排气管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25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特征在是在一机车的排气管外侧面上组设有一护热盖,并再于护热盖上组设有一遮护条,且遮护条向后延伸至机车排气管的尾管。因此,由遮护条的配置,排气管的整体可有效受到保护,亦即可有效达到所谓的排气管防烫效果,且由遮护条的结构设计,可简化护热盖的设计而可以降低成本,并同时可符合造型设计与法规的要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管保护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的排气管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一般民众之生活而言,机车是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其具有方便行驶与停车的特性,但也因此,由于巷道狭窄的关系,停放机车的空间也就因此不足,故常可见到机车骑士于两辆机车的狭小缝隙中将其爱车停入的情况,也造就并排紧密停放的特有现象。然而,一般的机车往往具有一排气管,于行驶过后,其排气管仍会处于一高温状态,稍一不慎,常会造成机车骑士或行人遭受排气管烫伤的问题,也因此,目前我国的消保官提出所谓机车排气管的防烫法规的诉求,即排气管上的护热盖其温度需在60℃以下,而为因应此种严苛标准,目前国内设计生产机车的厂商已将排气管的护热盖改为塑料材质。但上述防烫对策仍是各厂商极力思考的问题,且传统单纯保护排气管侧面的护热盖并无法完全达到防烫作用,而在排气管的尾管附近,必须另外加上护热部品(例如后护热盖)保护而增加成本、或是牺牲造型设计而符合防烫法规的规定,而无法达到法规与造型兼顾的目的,实非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管保护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排气管保护结构是组设于一机车的排气管上,此排气管包括有一外侧面,且外侧面设置有复数个固定件,同时,排气管并包括有一尾管。此外,上述排气管保护结构包括有一护热盖、以及一遮护条,其中,护热盖包括有复数个固定部,此等固定部分别对应固设于排气管的固定件、并将护热盖固定于排气管的外侧面上,另外,遮护条组设于护热盖上,且遮护条向后延伸至上述排气管的尾管。上述的遮护条可包括有一反折部,此反折部可向后延伸并遮盖于排气管的尾管。此外,上述的遮护条可再包括有至少一组合件,此至少一组合件可对应组合于护热盖的固定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且此至少一组合件更可包括有一热绝缘件,而热绝缘件可为一橡胶套。另外,上述的护热盖可包括有一外面、一内面、以及一后侧开口,其中的后侧开口连通外面与内面,且遮护条可组设于护热盖的内面上、并向后穿出于后侧开口之外。又由上述可知,遮护条可直接组设于护热盖上,亦即遮护条可直接组设于护热盖的外面上,且遮护条的形状并不受限,而可为长条状或是其它形状。本技术的优点是借由遮护条的配置,排气管整体可有效受到保护,亦即可有效达到所谓的防烫效果,且由遮护条的结构设计,可简化护热盖的设计而可借以降低成本,并同时可符合造型设计与法规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机车1 排气管11 外侧面12固定件13尾管14 护热盖2固定部21外面22 内面23后侧开口24 遮护条3 反折部31组合件32热绝缘件321 螺丝4 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其中显示有一机车1,且此机车1包括有一排气管11,而此排气管11包括有一外侧面12,并于排气管11的外侧面12上设置有二个固定件13,同时,排气管11并包括有一尾管14。此外,于机车1排气管11的外侧面12上组设有一排气管保护结构,其包括有一护热盖2、以及一遮护条3。其中,护热盖2包括有二个固定部21,此等固定部21可分别对应固设于排气管11外侧面12的固定件13,并因此将护热盖2固定于排气管11的外侧面12上,同时,护热盖2并包括有一外面22、一内面23、以及一后侧开口24,且后侧开口24连通外面22与内面23。另外,遮护条3组设于护热盖2上,且遮护条3向后延伸至排气管11尾管14,于本实施例中,遮护条3包括有二个组合件32,此二个组合件32可分别对应组合于护热盖2的固定部21上,并因此将遮护条3组设于护热盖2上,同时,前述的组合件32分别包括有一橡胶套的热绝缘件321,故排气管11的热量并不会传导至护热盖2与遮护条3上。上述的排气管11的固定件13、护热盖2的固定部21、与遮护条3的组合件32等,分别为一螺孔,并分别由一螺丝4而将排气管11、护热盖2、与遮护条3彼此锁固,亦即将护热盖2组设于排气管11上,再将遮护条3组设于护热盖2上。又于本实施例中,遮护条3组设于护热盖2的内面23上,且遮护条3向后穿出于护热盖2的后侧开口24之外,同时,遮护条3并包括有一反折部31,此反折部31向后延伸,并且此反折部31遮盖于排气管11的尾管14。请同时参阅图1、图2、及图3,由上述遮护条3的配置,排气管11的整体可有效受到保护,亦即可有效达到排气管11的防烫效果,且排气管11的热量受到橡胶套的热绝缘件321的绝缘,而不会传导至护热盖2与遮护条3上,同时,由遮护条3的结构设计,可简化护热盖2的设计而可借以降低成本,并同时可符合造型设计与法规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组设于一机车的排气管上,该排气管包括有一外侧面,且该外侧面设置有复数个固定件,该排气管并包括有一尾管;其特征在于,排气管保护结构包括一护热盖,包括有复数个固定部,其分别对应固设于固定件、护热盖固定于排气管的外侧面上;一遮护条,组设于护热盖上,且该遮护条向后延伸至排气管的尾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遮护条并包括有一反折部,其向后延伸并遮盖于尾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遮护条并包括有至少一组合件,其对应组合于固定部的至少其中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合件更包括有一热绝缘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热绝缘件为一橡胶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护热盖并包括有一外面、一内面、及一后侧开口,后侧开口连通外面与内面,且该遮护条组设于内面上并向后穿出于后侧开口之外。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特征在是在一机车的排气管外侧面上组设有一护热盖,并再于护热盖上组设有一遮护条,且遮护条向后延伸至机车排气管的尾管。因此,由遮护条的配置,排气管的整体可有效受到保护,亦即可有效达到所谓的排气管防烫效果,且由遮护条的结构设计,可简化护热盖的设计而可以降低成本,并同时可符合造型设计与法规的要求。文档编号B62K19/30GK2815851SQ20052010669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进録, 洪国基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气管保护结构,其组设于一机车的排气管上,该排气管包括有一外侧面,且该外侧面设置有复数个固定件,该排气管并包括有一尾管;其特征在于,排气管保护结构包括:    一护热盖,包括有复数个固定部,其分别对应固设于固定件、护热盖固定于排气管的外侧面上;    一遮护条,组设于护热盖上,且该遮护条向后延伸至排气管的尾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録洪国基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