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70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谋求质量向机动二轮车车身中央的集中化。在将发动机(14)配置在前后轮之间的机动二轮车中,从侧面观察,将功能部件(第一水箱(31)、燃料泵(79)、后缓冲单元(23))配置在以曲轴(59)为中心、以从曲轴(59)到所述发动机(14)最远部的油盘(60)的角部(60a)为止的距离为半径(R)的圆周上,将机动二轮车的功能部件集中到距发动机曲轴大致相等距离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二轮车的改良。
技术介绍
已知现有技术中有这样的机动二轮车,其将水箱配置在发动机的前方,在水箱和发动机之间配置电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91873号公报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是这样的车辆,其在前轮42和后轮17之间配置V型发动机13,在前轮42和发动机13之间配置水箱48,在水箱48的后方、发动机13的油盘52前方配置电瓶51,将排气管23~25从设于发动机13前侧的气缸部的气缸盖21的前部向后方延伸,将这些排气管23~25集中之后连接到右消声器26,将排气管31、32从设于发动机13后侧的气缸部的气缸盖28向后方延伸,将这些排气管31、32集中之后连接到中央消声器33,在发动机13的后部上方配置内装有燃料泵36的燃料箱35,在发动机13的后方配置后缓冲单元16。
技术实现思路
例如用于赛车等的比赛车辆中,为了提高转弯性等的行驶性能而对上述水箱48、电瓶51、排气管23~25、31、32、燃料泵36、后缓冲单元16等功能部件的配置进行了重新认识,谋求质量进一步向车身中央的集中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谋求质量向机动二轮车车身中央的集中化。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为,一种机动二轮车,所述机动二轮车将发动机配置在前后轮之间,其特征在于,从侧面观察,功能部件被配置在以曲轴为中心、以从曲轴到所述发动机最远部为止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上。其作用是,从侧面观察,将机动二轮车的功能部件集中到距发动机曲轴大致相等距离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功能部件为水箱、燃料泵、后轮缓冲单元。其作用是,把作为重量大的功能部件的水箱、燃料泵、后轮缓冲单元排列在以曲轴为中心、以从曲轴到所述发动机最远部为止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上,提高了质量集中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周的内侧配置了电压·电流调整用的调节器和电瓶。其作用是,由于调节器距离发动机近,所以,在用导线将附设在发动机上的AC发电机与调节电压·电流用的调节器连接时,导线可以缩短。而且,由于电瓶离发动机近,所以提高了质量集中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周上设有排气管的排出口。其作用是,由于排气管末端的排出口位于圆周上,所以重量大的排气管的大部分被配置在圆周的内侧,提高了质量集中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部件中,至少一个部件和所述调节器及/或所述电瓶的纵向大致沿着所述圆周。其作用是,例如即使将功能部件和调节器及/或电瓶配置在圆周上,当功能部件和调节器及/或电瓶的纵向在半径方向延伸时,功能部件和调节器及/或电瓶的一部分被配置在从圆周离开的位置上,会削弱质量集中的效果,而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将功能部件和调节器及/或电瓶配置在圆周上,或配置在圆周近处的位置上,所以提高了质量集中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V型发动机。其作用是,将包含调节器、电瓶的功能部件围着V型发动机进行配置,从而可以良好地平衡重量而且使质量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从侧面观察,将功能部件配置在以曲轴为中心、以从曲轴到所述发动机最远部为止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上,因此,可以将质量集中在大致配置在车身中心的发动机的附近,例如可以提高机动二轮车的转弯性等的行驶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功能部件为水箱、燃料泵、后轮缓冲单元,所以,通过将重量大的水箱、燃料泵、后轮缓冲单元配置在圆周上,可以提高质量集中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在所述圆周的内侧配置了电压·电流调整用的调节器和电瓶,所以可以缩短附设在发动机上的AC发电机和调节器的距离,可以缩短连接AC发电机和调节器的导线,可以谋求轻量化。另外,由于电瓶离发动机近,所以可以提高质量集中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在所述圆周上设有排气管的排出口,所以,可以将重量大的排气管的大部分配置在圆周的内侧,可以有效地将质量向车身中心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所述多个功能部件中,至少一个部件和所述调节器及/或所述电瓶的纵向大致沿着所述圆周,所以,功能部件和调节器及/或电瓶各自的大致整体可以配置在圆周上或圆周近处的位置,容易将质量向车身中心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所述发动机为V型发动机,所以可以良好地平衡重量并集中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前侧排气装置以及后侧排气装置的轴测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第一水箱以及第二水箱的轴测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瓶支承结构的轴测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发动机以及功能部件的布置的说明图。图7是图2的7-7线截面图。图8是图2的8-8线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附图按附图标记的朝向观察。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机动二轮车10包括左右一对主车架12、13(仅示出面前侧的附图标记12),安装在这些主车架12、13下部的V型发动机14,在构成主车架12、13后部下部的轴支板部(ピボツトプレ一ト)16、17(仅仅示出面前侧的附图标记16)上上下摆动自如地安装着的摆臂18,安装在所述摆臂18的后端的后轮21,一端安装在摆臂18的前部上部而且另一端通过连杆机构22安装在轴支板部16、17的下端的缓冲单元23,转向自如地安装在在主车架12、13的前端安装着的头管25上的前叉26,安装在该前叉26的下端的前轮27,安装在前叉26上端的操纵手柄28,配置在发动机14前方的第一水箱31以及第二水箱32,通过支承部件33安装在发动机14前部下部的电瓶34,和通过车座导流罩36安装在主车架12、13上部的燃料箱37。主车架12、13设有支承发动机14前部的发动机悬吊装置45,和支承发动机14后部的发动机支承部46、47。发动机14设有设于上部的前侧气缸部51和后侧气缸部52,安装在这些前侧气缸部51和后侧气缸部52各自之间的进气装置53,安装在前侧气缸部51的前部的前侧排气装置54,和安装在后侧气缸部52的后部的后侧排气装置56,在后部一体地设置着变速器58。附图标记59表示发动机14的曲轴,60表示设于发动机14的下端部的油盘。变速器58设有向侧方突出的输出轴61,在该输出轴61上安装着驱动链轮62。后轮21一体地设有被动链轮64,在上述驱动链轮62和被动链轮64上挂着链条65。附图标记71表示盖罩,72表示挡风板,73表示前挡泥板,74表示前轮用的盘式制动器,76表示在主车架12、13的上方、燃料箱37的前方配置着的发动机控制单元,77表示通过配线78连接在发动机控制单元76上的电压·电流调整用的调节器,79表示内装在燃料箱37中的燃料泵,81表示安装在车座导流罩36上的车座,82表示在用来摆动自如地安装摆臂81的轴支板部16、17上设置着的枢轴,83表示后挡泥板。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摆臂18在前部上部设有缓冲器上端安装部91,在该缓冲器上端安装部91上安装后缓冲单元23的上端部92。连杆机构22由第一连杆95和三角形的第二连杆98构成,该第一连杆95的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设于摆臂18下部的下方突出部94、94(仅示出面前侧的附图标记94)上,该三角形的第二连杆98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二轮车,所述机动二轮车将发动机配置在前后轮之间,其特征在于,从侧面观察,多个功能部件被配置在以曲轴为中心、以从曲轴到所述发动机最远部为止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熊孝则国分信一中田正人横山健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