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87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主要是在前上管、前下管以及后管的端点形成弧形的嵌槽,该嵌槽分别与前管或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令该前上管、前下管、后管可与前管或坐管相套合,最后再将各嵌槽接合处以碳纤维材质包覆,藉由碳纤维将其紧密结合,如此不仅组装成本费用较便宜,且变换形式时不需要更换大型模具,并更具有足够的耐冲击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将自行车的车架本体分段制造、组装,以降低成本并减少组装时间的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具有能远行又兼顾环保的特性,而在注重休闲生活的今日,在户外从事休闲活动,体验大自然的舒畅,最合适亦最能达到运动健康的即是骑自行车,自行车兜风不但能锻链体魄,还可怡情养性,是最适合现代人的运动,且在政府实施周休二日的政策下,人们更增加了许多休闲时间,因此在生活水平提升的情况下,自行车的各种改良设计更被人们重视,随着使用者对自行车各种功能的重视,许多新设计也随之应运而生。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82352号,“自行车的一体式(ONE-PIECE)前三角车架”,其主要是将该自行车的车架以铝合金材质一体成形,然而欲将如此大的车架以一体成形式做出,势必需要相当大的模具,如此大的模具所需的成本相当高,为了满足使用者求新求变的消费型态,因此自行车的车架在销售一段时间后,便需要改变造形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而每次欲改变车架的形状时,皆需换一新模具,此种一体成形式车架的模具成本相当高,经常更新则产品成本必然提高,进而反应在产品售价上,并影响销售量。由此可见,上述现有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自行车的车架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改善车架组装过程麻烦,模具变换不易、成本较高等缺失,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自行车的车架本体,该车架本体是由前管、坐管、前上管、前下管以及后管所组成,其中该前管以及坐管为铝合金材质制成;该前上管前端形成有嵌槽,该嵌槽是与前管的外径弧度相对应,而该前上管后端则形成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的嵌槽;该前下管前端形成有嵌槽,该嵌槽是与前管的外径弧度相对应,而该前下管后端则形成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的嵌槽;该后管的两端形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的嵌槽;令该前上管、前下管以相对应的嵌槽与前管、坐管套合,而该后管则以相对应的嵌槽与坐管套合;并在该嵌槽的接合处以碳纤维材质将其包覆固定,令前管、前上管、前下管、坐管、后管形成一稳固的车架本体。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前上管、前下管以及后管为碳纤维材质。前述的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前上管、前下管以及后管为铝合金材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车架装置的组装成本费用较便宜,且变换形式时不需要更换大型模具,并更具有足够的耐冲击性,因此本技术实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创作,相当值得产业界来推广,并公诸于社会大众。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结构的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改善习用的车架组装过程麻烦,模具变换不易、成本较高等缺失,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的结构分解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的车架本体组装后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的组装完成另一示意图。1前管 2前上管3前下管 4坐管41轴孔 5、6后管51、61定位部21、22、31、32、52、53、62、63嵌槽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这种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车架本体,且该车架本体是由前管1、前上管2、前下管3、坐管4以及两对称的后管5、6所组成,其中该前管1是以铝合金材质制成,且前管1可与自行车的前叉组设;该坐管4亦为铝合金材质制成,顶端可与自行车的座垫结合,而坐管4最底端形成有一轴孔41,该轴孔41供的曲盘以及脚踏板枢设之用;该前上管2与前下管3前端分别形成有一弧形的嵌槽21、31,该前上管、前下管2、3前端的嵌槽21、31与前管1外径弧度相对应,而可与前管1相套合;而该前上管、前下管2、3后端分别形成有另一弧形的嵌槽22、32,该嵌槽22、32则与坐管4的外径弧度相对应,而可与坐管相套合;该后管5、6中端设有供自行车后轮轴设的定位部51、61,而二后管5、6两端则分别形成有一弧形的嵌槽52、53、62、63,该嵌槽52、53、62、63与坐管4的外径弧度相对应,而可与坐管相套合;该前上管2、前下管3以及后管5、6可藉由相对应的嵌槽21、22、31、32、52、53、62、63与前管1以及坐管4套合,形成如图2的形态,而在套合处并可先以粘着剂将其做初步固定,以利后续的组装步骤;该前上管2、前下管3以及后管5、6可为铝合金材质或碳纤维材质制成,而于本实施例中则是采用碳纤维材质为结构说明。续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车架本体在组装时,是先将前上管、前下管2、3与前管1以及坐管4套合,并以粘着剂将其做初步结合,续将后管5、6与坐管4套合,以粘着剂将其做初步结合,套合粘固完成后的车架本体各嵌槽21、22、31、32、52、53、62、63接合处以碳纤维材质将其包覆,并经由模具将该处封闭加热,令其碳纤维化,而藉由碳纤维材质将该嵌槽21、22、31、32、52、53、62、63接合处紧固,令车架本体形成一完整的结构状态,如此便完成本技术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车架本体的组装,组装完成后的车架本体如图3、图4所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自行车的车架本体,该车架本体是由前管、坐管、前上管、前下管以及后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前管以及坐管为铝合金材质制成;    该前上管前端形成有嵌槽,该嵌槽是与前管的外径弧度相对应,而该前上管后端则形成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的嵌槽;    该前下管前端形成有嵌槽,该嵌槽是与前管的外径弧度相对应,而该前下管后端则形成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的嵌槽;    该后管的两端形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的嵌槽;    令该前上管、前下管以相对应的嵌槽与前管、坐管套合,而该后管则以相对应的嵌槽与坐管套合;并在该嵌槽的接合处以碳纤维材质将其包覆固定,令前管、前上管、前下管、坐管、后管形成一稳固的车架本体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装置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自行车的车架本体,该车架本体是由前管、坐管、前上管、前下管以及后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前管以及坐管为铝合金材质制成;该前上管前端形成有嵌槽,该嵌槽是与前管的外径弧度相对应,而该前上管后端则形成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的嵌槽;该前下管前端形成有嵌槽,该嵌槽是与前管的外径弧度相对应,而该前下管后端则形成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对应的嵌槽;该后管的两端形有与坐管外径弧度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胜捷复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