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03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包括一竖管、一前叉、一前管及一套接件,竖管供套接件以及前管套设,而该竖管与前叉的连结处为一曲线部,该套接件的下端与前叉的曲线部呈相对应形状,而套接件顶端外径则与前管底端外径相等,且套接件中央设有一套设孔,该套设孔用以套入竖管,并与竖管呈紧配合的结合状态,该套接件下端与曲线部接合,并与前管下端连成一体,保持外观平顺整体性,并方便组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可节省材料以及组装时间,并具有吸震效果的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具有能远行又兼顾环保的特性,而在注重休闲生活的今日,在户外从事休闲活动,体验大自然的风光,最合适亦最能达到运动健康的代步工具便是骑自行车。自行车兜风不但能锻炼体魄,还可怡情养性,是最适合现代人,且在周休二日的情况下,人们更增加了许多休闲时间。因此在生活水平提升的情况下,自行车的各种改良设计更被人们重视,随着使用者对自行车各种功能的重视,许多新设计也随之应运而生。请参阅台湾专利第547416号,『自行车前叉竖管结构』,其是当前市面上一般业者的自行车前叉以及竖管的设计方式,现有自行车上端的竖管与下端的前叉因管径相差约20mm,因此在前叉与竖管连接处具有一垂直的阶段差,因此在外表贴设碳纤维复合材时,因为该碳纤维复合材无法弯折,该处势必造成加工作业的困扰,并延长组装过程,再加上现今使用者求新求变,外形不佳的产品亦会严重影响成品销售量。而该前叉与竖管间的外径阶段差,不仅不符合流线造型设计,在外观上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亦不具有任何其它的附加功效,因此就整体而言,现有的自行车前叉与竖管结构设计实用性差,该前叉与竖管连接处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自行车前叉及竖管的设计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其可改善现有的前叉与竖管接合处不易贴设碳纤维、无避震缓冲等效果的缺点,本技术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消除结构应力,进而达到重量轻的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包括一竖管、一前叉及一前管;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套接件,所述竖管供套接件以及前管套设,而该竖管与前叉的连结处为一曲线部,该套接件的下端与前叉的曲线部呈相对应形状,而套接件顶端外径则与前管底端外径相等,且套接件中央设有一套设孔,该套设孔用以套入竖管,并与竖管呈紧配合的结合状态,该套接件下端与曲线部接合,并与前管下端连成一体,保持外观平顺整体性,并方便组装。前述的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其中套接件是用塑性材质制成,且具有避震缓冲的功效。本技术可改善现有的前叉与竖管接合处不易贴设碳纤维、无避震缓冲等效果的缺点,本技术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消除结构应力,进而达到重量轻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观透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竖管 11——前叉110——曲线部111——叉杆12——套接件 120——套设孔20——前管 21——前轮22——花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一竖管10、前叉11(其中该竖管以及前叉能够以复合材质制成,以发挥轻量化、高强度的特性)、前管20以及一套接件12,该套接件12是用具有塑性的材质制成,以达吸震缓冲的效果。上述竖管10为长直管状,并可供套接件12以及前管20套设,而竖管10下端是连结该前叉11,竖管10与前叉11连结处为一曲线部110,该曲线部110下端即为前叉11的二叉杆111,而该叉杆111是与自行车前轮21的花鼓22结合。上述套接件12为上端较细而逐渐向下扩张的流线造型,其上顶面为一平面,且该平面的外径是与前管20相等,而套接件12中央则形成一套设孔120,该套设孔120的孔径约略与竖管10外径相等,故可套设于竖管10上与竖管10呈紧配合的结合状态。而该套接件12下端则与前叉11曲线部110相对应,以便套设于竖管10底端时,可与曲线部110密切贴合,并以该塑性材质的特性得到缓冲的效果。该套接件12套入于竖管10底端后是如图2所示,其上端可承接前管20,而下端则与前叉11的曲线部110紧密接合,令其整体平顺而呈现十分完整的状态,且可免除前叉11与竖管10间贴合碳纤维等复合材的不便。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前管20是由竖管10上端套入,而该前管20套入竖管10后,该前管20底部是抵靠于套接件12顶端的平面,且套接件12顶端的外径与前管20的外径相同,因此前管20与套接件12的接合处十分平整,并不会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上述套接件12除具有方便组装免除复合材质在设置阶段差处的不便,亦可提供避震缓冲等效果,且在成型过程中亦可印上厂商的商标或文字等图标,以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亦或搭配各种图案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包括一竖管、一前叉及一前管;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套接件,所述竖管供套接件以及前管套设,而该竖管与前叉的连结处为一曲线部,该套接件的下端与前叉的曲线部呈相对应形状,而套接件顶端外径则与前管底端外径相等,且套接件中央设有一套设孔,该套设孔用以套入竖管,并与竖管呈紧配合的结合状态,该套接件下端与曲线部接合,并与前管下端连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是用塑性材质制成。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包括一竖管、一前叉、一前管及一套接件,竖管供套接件以及前管套设,而该竖管与前叉的连结处为一曲线部,该套接件的下端与前叉的曲线部呈相对应形状,而套接件顶端外径则与前管底端外径相等,且套接件中央设有一套设孔,该套设孔用以套入竖管,并与竖管呈紧配合的结合状态,该套接件下端与曲线部接合,并与前管下端连成一体,保持外观平顺整体性,并方便组装。文档编号B62K21/00GK2790894SQ20052000557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育玄 申请人:胜捷复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前叉竖管结构,包括一竖管、一前叉及一前管;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套接件,所述竖管供套接件以及前管套设,而该竖管与前叉的连结处为一曲线部,该套接件的下端与前叉的曲线部呈相对应形状,而套接件顶端外径则与前管底端外径相等,且套接件中 央设有一套设孔,该套设孔用以套入竖管,并与竖管呈紧配合的结合状态,该套接件下端与曲线部接合,并与前管下端连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玄
申请(专利权)人:胜捷复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