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329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后货架(1)和车架(2),后货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4)与车架(2)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2)尾端居中的尾灯支座(2a)上通过螺栓(5)横向固定有后货架支架(3),后货架支架(3)为中部下凹成扁平板的钢管冲压件,该后货架支架(3)两端内孔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栓(6)与所述后货架(1)中部左右侧的支耳(1a)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摩托车座垫下方的左、右后围板装配容易、装配效率提高;而且后货架的维修、更换,也不需要拆除左、右后围板,维修、更换后货架更为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货架与车 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后货架已在弯梁摩托车上广泛使用,现有的后货架一般通过支耳和 螺栓固定在车架后部,如图1所示,在后货架1两侧的前伸臂lc,上分别设有前支耳10、后支耳11,前支耳10和后支耳11大致与前伸臂lc'相垂直并伸向车 架2后部两侧,通过螺栓4与车架2固定,采用此种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在装配时,必须先安装后货架,再安装覆盖件,当后货架安装到位后,可供覆 盖件安装的空间狭小,这就造成覆盖件装配困难、装配效率低,而且覆盖件也 容易被擦伤,影响外观质量。此外,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摩托车若需要维修 或更换后货架,必须先将覆盖件拆卸,才能对后货架进行维修或更换,造成后 货架维修、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方便,易于维修、更换 的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 后货架和车架,后货架前端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在所述车架尾端居中的尾灯支座上通过螺栓横向固定有后货架支架,后货架支架为中部下凹成 扁平板的钢管冲压件,该后货架支架两端内孔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栓与所述 后货架中部左右侧的支耳相连接。本技术通过在车架的尾灯支座顶面增加后货架支架,使后货架与车架 的安装位置发生了变化,由于后货架支架的两端螺孔位于覆盖件的后上方,从 而将原来通过后支耳向下装配螺栓,改为在车架尾部的两恻水平安装螺栓,将 后货架的后安装位置后移,并位于覆盖件外,避开了覆盖件的阻碍,由于后安 装点后移,前安装点也相应后移,安装支耳可以从覆盖件即左、右后围板后部 上边缘原本就有的缺口中插入,然后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这样,后货架的安 装就可在覆盖件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顺序发生变化,即先将覆盖件固定在车 架上,然后再安装后货架,从而使覆盖件安装容易、轻松,而后货架也拆装方 便,可在不拆除覆盖件的情形下对后货架进行维修、更换。所述后货架的主管呈"U"形,该主管的前部分向下折弯,形成对称的两折 弯段,在两折弯段的上部前侧表面上对称设有向前伸出的管状前支承,两前支 承的前部分别向后货架的对称面方向弯曲,且端部为扁平头,该扁平头通过螺 栓与车架连接。前支承的前部弯曲,并在端部形成扁平头状的支耳,以代替原 货架上的前伸臂和前支耳,使货架的结构得到简化。在所述后货架的主管靠近折弯段处的底面,向下延伸有与后货架对称面相 平行的支耳,在支耳上设有腰形安装孔,该安装孔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支耳 的中心线相垂直。支耳用于与后货架支架两端的端面相贴靠;当后货架的前端 与车架固定后,腰形安装孔更便于后货架的支耳与后货架支架的螺孔相连接。在所述后货架支架的扁平板中部开有让位的圆弧槽,该圆弧槽的槽口向后, 圆弧槽可避免后货架支架与尾灯灯座干涉。所述后货架的折弯段端部插入后搁脚踏板的尾端管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后搁脚踏板的前端套在与车架固定的平叉轴上,并通过螺母固定。本技术可与后搁脚踏板相连,形成大货架,从而使整车外形更加美观,而后货架 的负载能力也得到提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后货架的安装是在覆盖件安装完毕后进行,因而覆盖件装配容易、装配效率高;而后货架的维修、更换,也不需要拆除覆盖件,维修、更换后货架更为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安装在成车上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后货架1、车架2和后货架支架3组 成,其中后货架1的主管呈"U"形,该主管的前部分向下折弯,形成对称的两 折弯段lb,在两折弯段lb的上部前侧表面上对称设有向前伸出的管状前支承 lc,两前支承lc的前部分别向后货架1的对称面方向弯曲,且端部形成扁平头, 在该扁平头上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栓4穿过此安装孔后与车架2连接。在车 架2尾端居中的尾灯支座2a顶面通过两个螺栓5,横向固定有后货架支架3, 后货架支架3为左右对称的钢管冲压件,'其中部下凹且在该下凹部位的底部形 成扁平板,在该扁平板上靠近后方一侧开有让位尾灯灯座的圆弧槽3a,该圆弧 槽3a的槽口向后。在后货架支架3的两端内孔设有内螺纹,通过螺栓6穿过后货架1中部左右侧所设的支耳la后与此螺纹孔相连接。支耳la设在后货架1 主管上靠近折弯段lb的底面位置,支耳la向下延伸并与后货架1对称面相平 行,支耳la上的安装孔为腰形孔,该安装孔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支耳la的 中心线相垂直,当后货架1的前端与车架2固定后,腰形安装孔更便于后货架1 的支耳la与后货架支架3的两端螺孔相连接。如图5、图6所示,可将后货架1的折弯段lb端部插入后搁脚踏板7的尾 端管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后搁脚踏板7的前端套在与车架固定的平叉轴8上并 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将后货架1与后搁脚踏板7相连,形成大货架,使整车外 形更加美观,后货架1的负载能力也得到提高。本技术是这样安装的装配时,先在车架2上用螺栓4固定后货架支 架3,接着安装左、右后围板12,然后再将后货架1与车架2、后货架支架3螺 栓固定。由于左、右后围板12的后部上边缘设有缺口 12a (如图5所示),而后 货架支架3的两端从座垫锁盖9的两端伸出,后货架支架3的前支承lc和支耳 la可以方便地与车架2和后货架支架3装拆。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后货架(1)和车架(2),后货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4)与车架(2)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2)尾端居中的尾灯支座(2a)上通过螺栓(5)横向固定有后货架支架(3),后货架支架(3)为中部下凹成扁平板的钢管冲压件,该后货架支架(3)两端内孔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栓(6)与所述后货架(1)中部左右侧的支耳(1a)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货架(1)的主管呈"U"形,该主管的前部分向下折弯,形成对称的两 折弯段(lb),在两折弯段(lb)的上部前侧表面上对称设有向前伸出的管状前 支承(lc),该两前支承(lc)的前部分别向后货架(1)的对称面方向弯曲, 且端部为扁平头,该扁平头通过螺栓(4)与车架(2)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货架(1)的主管靠近折弯段(lb)处的底面,向下延伸有与后货架(1) 对称面相平行的支耳(la),在支耳(la)上设有腰形安装孔,该安装孔在长度 方向的中心线与支耳(la)的中心线相垂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货架支架(3)的扁平板中部开有让位的圆弧槽(3a),该圆弧槽(3a) 的槽口向后。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货架(1)的折弯段(lb)端部插入后搁脚踏板(7)的尾端管内,并通 过螺栓固定,所述后搁脚踏板(7)的前端套在与车架固定的平叉轴(8)上, 并通过螺母固定。专利摘要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货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后货架(1)和车架(2),后货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4)与车架(2)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2)尾端居中的尾灯支座(2a)上通过螺栓(5)横向固定有后货架支架(3),后货架支架(3)为中部下凹成扁平板的钢管冲压件,该后货架支架(3)两端内孔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栓(6)与所述后货架(1)中部左右侧的支耳(1a)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候君吴宗美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