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海泉专利>正文

双燃料摩托车的油箱、燃气瓶、座垫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910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燃料摩托车的油箱、燃气瓶、座垫的安装结构,油箱、座垫分设于车架前、后部,座垫的前端压住油箱的后端,车架的两根对称的主纵梁之间设置用于固定燃气瓶的抱箍,燃气瓶通过抱箍固定在车架的两根主纵梁之间位于车架前部,油箱跨骑在燃气瓶上方用螺栓与两根主纵梁固定连接,燃气瓶的上部位于油箱下部的凹腔中,燃气瓶的瓶口向后,位于座垫下方,车架的两根主纵梁之间设有一支撑限位装置,该支撑限位装置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位于燃气瓶的瓶颈下面套住燃气瓶的瓶颈,座垫与卡锁配合锁定在车架上。它实现了跨骑式双燃料摩托车的油箱、燃气瓶、座垫的合理布置及安装,又使座垫能够方便地与车架装配和拆卸,有利于加气的方便操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跨骑式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跨骑式双燃料摩托车的 油箱、燃气瓶、座垫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现有的以燃油和燃气为燃料的双燃料跨騎式摩托车,其汽油箱通 常是安装在摩托车车架的前部,用螺栓固定在车架的前梁上,座垫安装在车架 后部,用螺栓固定在车架的后梁上,燃气瓶位于车架后部两侧,安装在座垫后 部下方固定在车架上的框架中。这种双燃料摩托车的燃气瓶通常为体积相对较 小的液化气瓶,以避免因设置气瓶而导致摩托车的横向宽度过宽,和车后重量 过重,导致重心偏后,影响摩托车的行驶,埋下安全隐患。由于这种结构的摩 托车的燃气瓶体积相对较小,燃气储量也就相对较少,其加一次气的行驶里程 也相对较近,不利于双燃料摩托车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燃料摩托车的油箱、 燃气瓶、座塾的安装结构,它通过将燃气瓶用抱箍固定在车架前部安装的油箱 下方,座垫采用插接锁定结构固定在车架后部,既实现了跨骑式双燃料摩托车 的油箱、燃气瓶、座垫的合理布置及安装,又使座垫能够方便地与车架装配和 拆卸,有利于加气的方便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油箱设于车架上前部,座垫设于车架上 后部,座垫的前端压住油箱的后端,所述车架的两根对称的主纵梁之间设置用 于固定燃气瓶的抱箍,燃气瓶通过抱箍固定在车架的两根主纵梁之间位于车架 前部,油箱跨骑在燃气瓶上方用螺栓与两根主纵梁固定连接,燃气瓶的上部位 于油箱下部的凹腔中,燃气瓶的瓶口向后,位于座垫下方,车架的两根主纵梁 之间设有一支撑限位装置,该支撑限位装置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位于燃气瓶的瓶颈下面套住燃气瓶的瓶颈,座垫与卡锁配合锁定在车架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车架的两根对称的主纵梁之间设置用于固定燃气 瓶的抱箍,燃气瓶通过抱箍固定在车架的两根主纵梁之间位于车架前部,这样 可以利用车架两根对称的主纵梁之间的空间安装体积相对较大的压缩天然气 瓶,以增大燃气的储量,使摩托车加一次气后能够行驶较远的里程,有利于环 保形的双燃料摩托车的推广。同时,燃气瓶通过抱箍固定在车架的两根主纵梁 之间,使燃气瓶的重量位于摩托车前后轮之间的摩托车重心范围内,有利于摩 托车重心的稳定,又不会导致摩托车车身的宽度过宽的状况,消除由此产生的 安全隐患。所述油箱跨骑在燃气瓶上方用螺栓与两根主纵梁固定连接,燃气瓶 的上部位于油箱下部的凹腔中,这样可缩小燃气瓶与油箱的叠加高度,减小两 者所占据的空间,使摩托车油箱、燃气瓶的安装空间更加紧凑。车架的两根主 纵梁之间设有 一 支撑限位装置,该支撑限位装置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位于燃气瓶 的瓶颈下面套住燃气瓶的瓶颈,弧形弯曲部可对燃气瓶进行支撑,增加燃气瓶定位的稳固性;并且该支撑限位装置还可以对燃气瓶进行限位,防止行车过程 中摩托车受到振动时燃气瓶发生轴向位移。座垫与卡锁配合安装固定在车架上, 这种固定的方式使座垫能够方便安装在车架上,保持牢固的稳定性,又能够从 车架上方便的取下,为燃气瓶加气时提供宽敞的操作空间。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中的支撑限位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l为油箱,la为凹腔,2为燃气瓶,3为座垫,3a为底板,4为主 纵梁,5为插块,6为插舌,7为卡锁,8为连接板,9为锁舌,9a为锁定部, 9b为限位部,IO为锁定开关块,11为拉簧,12为限位装置,13为车头立管, 14为抱箍,15为支撑限位装置,15a为弧形弯曲部。具体实施方式5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双燃料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的两根对称的主纵梁4的前端弯曲后与车头立管13焊接固定,在车架的两根对称的主纵梁4之间 设置用于固定燃气瓶的抱箍14,燃气瓶通过抱箍固定在车架的两根主纵梁之间 位于车架前部,所述用于固定燃气瓶的抱箍14至少设有两对,每对用于固定燃 气瓶的抱箍14由两个圆弧状箍条组成,两个圓弧状箍条将燃气瓶抱夹后通过螺 栓紧固连接。本实施例设为两对抱箍14,两对抱箍14之间相距有一定距离,使 其能够将燃气瓶平稳地抱夹住。所述用于固定燃气瓶的抱箍14的位于下部的圓 弧状箍条与车架的两根主纵梁4焊接固定,或者与车架的两根主纵梁4通过铆 接或螺栓连接固定,抱箍14的位于上部的圓弧状箍条将放置在下部圆弧状箍条 中的燃气瓶夹住,通过螺栓将上下圆弧状箍条紧固,使抱箍14把燃气瓶2紧紧 的抱夹固定。油箱1设于车架上前部,所述油箱1跨骑在燃气瓶2上方用螺栓 与两根主纵梁4固定连接,或者油箱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两根主纵梁4或横 梁(横梁为车架的惯常结构,故未图示)上焊接的小支架上。油箱1的下部为 凹腔la,燃气瓶2的上部位于油箱1的凹腔la中,使油箱1和燃气瓶2的叠加 高度缩小,减小两者的占位空间。座垫3设于车架上后部,座垫3的前端压住 油箱1的后端,燃气瓶2的瓶口向后,位于座垫3下方。车架的两根主纵梁之 间设有一支撑限位装置15,该支撑限位装置15的左右两端与车架的两根主纵梁 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支撑限位装置15的中部设有一弧形弯曲部15a, 该弧形弯曲部15a位于燃气瓶的瓶颈下面套住燃气)f瓦的^f瓦颈,由此形成对燃气 瓶的支撑及轴向限位,防止燃气瓶轴向产生位移。座垫3与卡锁7配合安装固 定在车架上。座垫3底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用于插入卡锁的有锁 口的插块5和沿座垫纵向水平延伸的用于插入限位装置的插舌6。所述插块5和 插舌6通过焊接固定在座垫3底板3a的底面,或者采用铆接或螺钉固定在座垫 3底板3a的底面,能够达到相同效果。所述用于插入限位装置的插舌6上端固 定于座垫3底板3a的底面,下端经折转后水平延伸。所述用于插入限位装置的 插舌6设于座垫3底板3a的底面的后部,该插舌6的水平延伸部向摩托车的后 方延伸,用于插入卡锁的有锁口的插块5设置于座垫3底板的底面的前部。座垫3通过用于插入限位装置的插舌6与设于车架上的限位装置12插接固定,该 限位装置12为焊接在车架横梁上的设有插孔的限位块或角钢,用于插入限位装 置的插舌6的下端经折转后水平延伸部插入限位块的插孔中形成座垫3后端的 限位固定,或插入角钢的折转部下方形成限位固定;座垫3通过用于插入卡锁 的有锁口的插块5与固定在车架上的卡锁7锁定,卡锁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 车架横梁上。所述卡锁7的连接板8的上端中部设有供插块5插入的插口,卡 锁7的锁舌9铰接在连接板8上,卡锁7的锁定开关块10铰接在连接板8上, 锁舌9和锁定开关块10分别位于供插块5插入的插口两旁,锁舌9与锁定开关 块10之间连接拉簧11,锁舌9的锁定部9a和限位部9b的呈弧形,锁定部9a 用于插入插块5的锁口中限制插块5退回,限位部9b用于与锁定开关块10相 抵形成限位,通过拉簧11的拉力形成定位,限制锁舌9推出锁口。本实施例的 燃气瓶2为压缩天然气瓶,其体积大于一般的燃气瓶。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用于插入限位装置的插舌6也 可设于座垫3底板3a的底面的前部,该插舌6的水平延伸部向摩托车的前方延 伸,插舌6的水平延伸部插入对应焊接在车架横梁上的限位装置12形成限位固 定,或者插舌6的水平延伸部插入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燃料摩托车的油箱、燃气瓶、座垫的安装结构,油箱设于车架上前部,座垫设于车架上后部,座垫的前端压住油箱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两根对称的主纵梁之间设置用于固定燃气瓶的抱箍,燃气瓶通过抱箍固定在车架的两根主纵梁之间位于车架前部,油箱跨骑在燃气瓶上方用螺栓与两根主纵梁固定连接,燃气瓶的上部位于油箱下部的凹腔中,燃气瓶的瓶口向后,位于座垫下方,车架的两根主纵梁之间设有一支撑限位装置,该支撑限位装置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位于燃气瓶的瓶颈下面套住燃气瓶的瓶颈,座垫与卡锁配合锁定在车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程海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