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梁式摩托车的边盖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864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弯梁式摩托车边盖支撑架,该支撑架至少包括有各自独立的二相对称的纵向侧支架以及一横支架,该侧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及第二固定孔,并在该侧支架的下端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柱,该横支架的二侧向上延设有固接座,该固接座上穿设有固接孔,该固定座上的固定柱穿过该固接孔锁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二侧支架可以各自独立锁固在车体盖单元上,可提高支撑架在组装及锁固时的便利性,并可使检修或更换火花塞更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弯梁式摩托车的边盖支撑架
技术介绍
摩托车常因区域性的消费者消费习性的不同,而有不同型态及种类的发展,因此摩托车制造业者为了符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开发出了如速克达型摩托车、弯梁式摩托车...等不同样式及功能的摩托车,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藉以提升其市场的占有率。就弯梁式摩托车1而言,如图1、2所示,该弯梁式摩托车1至少包括有设于摩托车1前端的转向机构11,该转向机构11的下端设有前轮FW,转向机构11的上方设有转向把手111,一支持摩托车1全部构件的车架单元12,该车架单元12的后侧上方设有可供驾驶乘坐的承座部13,另车架单元12的下方枢设有动力单元14,在动力单元14的后方,且于车架单元12的后下方设有后轮RW,另为提升摩托车的商品性及外观性,在车架单元12的外侧盖设有车体盖单元15,该车体盖单元15至少包括有设于转向机构11前端的前面板151,设于转向机构11后侧,并于承座部13前方的中央盖板152,一左右对称并设中央盖板152二侧的边盖153、153a,以及设于承座部12下方,且于摩托车1二侧的侧盖154、154a。该中央盖板152及二边盖153、153a恰可形成一遮膝罩A。次请参阅图1、2所示,该车体盖单元15的固结方式,其前面板151是固设于车架单元12的转向头管121上,中央盖板152则固接于车架单元12的弯梁管122上,该弯梁管122后侧下方延设有引擎吊架123,该引擎吊架123恰可供动力单元14的吊挂,另车体盖单元15的侧盖154、154a则固设于车架单元12的侧车架124上,藉此来令车体盖单元15的各构件有一稳定的定位。但,如图3、4A、4B所示,边盖153、153a是由转向机构11的转向把手111的下方,并自中央盖板152的二侧边向下延设,另侧盖154、154a则由摩托车的二侧向中央盖板152方向延设,因此中央盖板152、边盖153、153a及侧盖154、154a三者会形成相互交接处,由于该交接处恰位于车架单元12的弯梁管122下方,动力单元14的前方,因此必须藉由中央盖板152、边盖153、153a,侧盖154、154a互相锁固,请再次配合参阅图1,该侧盖154是藉由螺固元件S锁固在中央盖板152上(图示中P1点),而边盖153则同样的以螺固元件S锁固在侧盖154上(图示中P2点),此种藉由中央盖板152、边盖153以及侧盖154相互间锁固的方式,由于该三构件间没有其他支持构件的支撑,造成了该三车体盖构件交接处的张力强度不足,当摩托车在行驶时,容易被风吹向动力单元14而迫压动力单元14,造成晃动。为此,摩托车业者设计出了,如图3所示的支撑架2,该支撑架2是一体成型的ㄩ型状架体,在二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二固定孔21、21a、22、22a,藉此当中央盖板152,边盖153、侧盖154要相互锁固时,同时将支撑架2锁固,藉由支撑架2的刚性强度,来增加边盖153下端处的刚性强度,此种藉由支撑架2来增加边盖153下端处的刚性强度,固然已解决习知边盖153下端刚性强度不足的缺失。但,该支撑架2是一体成型,因此该支撑架2在组装锁固时,必须同时对准二侧的固定孔21、21a、22、22a与中央盖板152、边盖153、153a、侧盖154、154a的螺固孔位,因此习用的一体式支撑架2的组装工程变得非常困难,另支撑架2的一侧边于组装后,与动力单元14的火花塞141的距离非常贴近,造成了火花塞141的日常检修工作必须先拆下支撑架2才能动作,因此也造成了火花塞141检修工程的困难度也提升。是以,习用的支撑架2的设计固然能补强边盖153下端处的强度,却产生了组装困难及阻碍火花141检修工作的缺失,而有改善的必要。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能提升便于组装的支撑结构,实为摩托车制造业者极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梁式摩托车的边盖支撑架,可提高支撑架组装的便利性,并可使检修或更换火花塞更方便。本技术的一种弯梁式摩托车的边盖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至少包括有各自独立的二相对称的纵向侧支架以及一横支架,该侧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及第二固定孔,并在该侧支架的下端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柱,该横支架的二侧向上延设有固接座,该固接座上穿设有固接孔,该固定座上的固定柱穿过该固接孔锁固。所述的弯梁式摩托车的边盖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侧支架上端形成转折状。本技术的弯梁式摩托车的边盖支撑架,其二侧支架可以各自独立锁固在车体盖单元上,可提高支撑架在组装及锁固时的便利性,并可使检修或更换火花塞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弯梁式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习知弯梁式摩托车的车架单元侧视图。图3是习知支撑架立体图图4A是习用支撑架与车体盖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支撑架的分解图。图6A是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本技术主要是有关一种弯梁式摩托车的边盖支撑架,该弯梁式摩托车3的所有构件及构造皆与习知者相同,故此部分不再赘述,以下仅就改良处支撑架4部分加以说明,合先叙明。首先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的支撑架4,至少包括有一对相对称的纵向的侧支架41、42,以及一横支架43。该二侧支架41、42是成相对称状,该侧支架41是成倒L型,在其上端是成一转折状而形成垂直状,另在其端头处设有第一固定孔411,另在侧支架41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孔412,在侧支架41的下端于第二固定孔412的侧旁延设有固定座413,该固定座413上凸设有固定柱4131。由于二侧支架41、42是为相对称状,故另一侧支架42,同样的设第一固定孔421,第二固定孔422,以及在第二固定孔422旁延设有固定座423,并在固定座423上凸设有固定柱4231。该横支架43是一横杆在二端微向上弯起,而略成ㄩ字型,该横杆的二侧端向上微弯后形成二固接座431、432,固接座431上穿设有固接孔4311,另一固接座432上亦穿设有固接孔4321,该固接孔4311、4321恰可供侧支架41、42的固定柱4131、4231的穿设固定。本技术实施时,如图5、6A、6B所示,依序将二侧支架41、42分别锁固在车体盖单元31的构件,该侧支架41的第一固定孔411是与中央盖板311及侧盖312一起锁固,侧支架41的第二固定孔412则是与侧盖312与边盖313一起锁固,由于二侧支架41、42是成相对称状,故图示中仅示出侧支架41部分,另一侧支架42其锁固方式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及于图中示出。由于二侧支架41、42为独立构件,可以自行与车体盖单元31一起锁固,因此于锁固时无需考虑另一侧支架的固定孔对准问题,当二侧支架41、42分别锁固在车体盖单元31后,再将横支架43上的固接孔4311、4321分别穿套于侧支架41、42上的固定柱4131、4231上,再于固定柱4131、4231上用螺帽H螺固,即完成本技术支撑架4的组装。本技术的功效在于,藉由将支撑架4分解成二纵向的侧支架41、42,以及一横支架43三个独立构件,藉此可令支撑架4在锁固于车体盖单元31上时,二侧支架41、42可以各自独立锁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梁式摩托车的边盖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至少包括有各自独立的二相对称的纵向侧支架以及一横支架,该侧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及第二固定孔,并在该侧支架的下端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柱,该横支架的二侧向上延设有固接座,该固接座上穿设有固接孔,该固定座上的固定柱穿过该固接孔锁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豪李泰颖苏文铭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