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50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仪表装置损坏以及附着上涂层粉的摩托车。后罩(63)包括周壁(63h),其围绕仪表装置(25)的周壁,周壁(63h)围绕仪表装置(25)前部的至少一部分周壁前部(63i)包括进入前罩(62)内部的第一部分(63j)和从前罩(62)后缘(62e)与仪表装置(25)之间露出的第二部分(63k),第一部分(63j)和第二部分(63k)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尺寸相同,或者第二部分(63k)小于第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包括环绕转向车把的车把罩和布置在车把罩上的仪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轻便型摩托车通常被构造成使车把罩环绕车辆转向车把的前后侧,仪表装置布置在车把罩上。例如,专利文献1考虑到了应用大尺寸仪表单元而采用了下述结构。车把罩被分成前罩和后罩,后罩形成一开口,围绕仪表装置的外周表面,在该开口的前缘上形成有加强壁。前罩的后缘朝着仪表装置延伸,可以罩住加强壁的上部,使得延伸的后缘临接仪表装置的透镜。专利文献1JP-A-2005-119392
技术实现思路
顺便介绍一下,上述传统的摩托车采用一种结构,其中前罩中向后延伸越过后罩加强壁的后缘临接仪表装置的透镜。因此,在组装车把罩时或者由于行驶时所产生的振动,而存在前罩与透镜干涉而损坏透镜和使前罩粘结透镜的涂层粉的隐患。通常,前罩采用例如ABS树脂,其与后罩相比硬度更高,并且在其上施加涂层来改善外观。撞击透镜,使前罩会损块透镜以及其上粘附涂层粉。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传统设计所存在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采用大尺寸的仪表单元并且防止仪表装置损坏以及粘附涂层粉的摩托车。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摩托车,其包括从车辆前方罩住转向车把的前罩和从车辆后方罩住转向车把的后罩以及布置成被该后罩和前罩所围绕的仪表装置,其中该后罩包括环绕仪表外周的周壁,周壁的围绕仪表装置前部的至少一部分周壁前部包括进入前罩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从前罩后缘与仪表装置之间露出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尺寸相同,或者第二部分小于第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围绕仪表装置前侧的后罩前部周壁的第二部分,暴露在前罩后缘和仪表装置之间的外侧,在前罩和仪表装置之间具有一个被周壁前部从下方遮盖的间隙,从而可以防止前罩与仪表装置干涉。因此,可以防止损坏仪表装置以及防止涂层粉粘附仪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该摩托车的正视图。图3是摩托车车把罩的正视图。图4是车把罩的剖面图(沿图3中线IV-IV截取的剖面图)。图5是车把罩前罩的俯视图。图6是该前罩的侧视图。图7是车把罩后罩的俯视图。图8是该后罩的后视图。图9是该后罩的侧视图。图10是车把罩的剖面图(沿图3线X-X截取的剖面图)。图11是车把罩的剖面图(沿图3线XI-XI截取的剖面图)。图12是车把罩的剖面图(沿图3线XII-XII截取的剖面图)。图13是布置在车把罩上的仪表装置的俯视图。图14是仪表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至14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的视图。另外,实施例中所指的前后左右表示坐在车座上的状态下所看到的前后左右。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一种轻便型摩托车,包括下弯架式(underbone type)车架2、由位于车架2前方的头管3枢转支撑以左右转向的前叉4、枢转支撑在车架2中间以垂直摆动的摇臂式发动机单元5和安装在发动机单元5上方的车架2上的跨骑式双人骑座6。前轮7由前叉4的下端可转向地连接,前叉4的上端固定杆式转向车把8。前挡泥板22布置在前叉4上以罩住前轮7的上部。后轮9由发动机单元5的后端可转向地连接,后减震器10布置在发动机单元5和车架2之间。储物箱30和油箱31分别纵向平行布置在车座6下方。车座6的前端由储物箱30支撑从而可以垂直转动。车架2朝向头管3的前侧由前罩15罩住,后侧由腿部挡风板16罩住。同样,车座6下部外围由左右侧罩17、17所覆盖,后挡泥板18布置在左右侧罩17、17的下侧以罩住后轮9的上部。而且,乘客可以放脚的脚踏板19布置在腿部挡风板16和左右侧罩17之间,脚踏板19下侧由底罩20覆盖。而且,尾灯装置27布置在左右侧罩17、17的后端。头灯装置26设置在前罩15上。头灯装置26包括从车辆前方看大致成V形的透镜52,设置在透镜52中间的头灯灯泡53,和设置在透镜52的V形的左右上端的闪光灯灯泡56a、56a。而且,V形的喇叭开口15f形成在前罩15的透镜52的V形上,且空气管部分15e、15e形成在前罩15的左右下端上。车把罩21安装在转向车把8上以环绕转向车把8的外周。车把罩21罩住车把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使得转向车把8上的左右把手8a、8a和制动杆8b、8b露在外面。仪表装置25布置在车把罩21上,包括速度表25a、燃油余量表25b等。仪表装置25被构造成使得指示面板66、速度指示器67、燃油余量指示器68和驱动各指示器67、68的驱动单元67a、68a都布置在仪表壳体65内,并且由丙烯酸树脂制成的透明透镜69盖住仪表壳体65。速度指示器67和燃油余量指示器68的支撑件由罩70罩住。透明透镜69大致为碗形,包括环绕仪表壳体65外周缘的周壁部分69a、和罩住仪表壳体65上部的上壁部分69b。周壁部分69a分别在左右侧和后部上设有安装件69e、69e、69f,在下缘上具有台阶69d,以限制后罩63的向下移动,下面将进行介绍。遮护板形状的(visor-shape)突起部分69c’形成在周壁部分69a的前壁部分69c上以向上伸出到上壁部分69b上方。突起部分69c’在手把罩21上方突起。突起部分69c’是弯曲的,使得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间是最高的,然后从中间部分向左右两侧高度逐渐下降,从而从上方看时大致为向后的弓形。另外,前壁部分69c以及突起部分69c’斜向后倾斜以限定出一从侧面看去大致平行于前罩62的前侧壁部分62a的平面。从而,行驶气流沿着前壁部分69c和透明透镜69的突起部分69c’从前罩62的前侧壁部分62a向上流动,使得前罩62和透明透镜69的前部起到遮护板的作用。手把罩21分成用ABS树脂制成以从车辆前方罩住转向车把8的前罩62和用PP树脂制成以从车辆后方罩住转向车把8的后罩63。从将车把罩21安装到转向车把8上状态看去(图10),前罩62从模子中取出的方向a大致水平,后罩63从模子中取出的方向b略向后向上倾斜。前罩62的横截面从侧面看大致为鸟嘴形,且包括向前向下倾斜以盖住转向车把8前部的前侧壁部分62a,和从前侧壁部分62a下端向后伸出以盖住转向车把8下部的底壁部分62b,从而向后敞开。在前盖62表面上施加涂层以改进其外观。后罩63包括盖住转向车把8上部的上壁部分63a,和从上壁部分63a后端向下延伸以罩住转向车把8后部的后壁部分63b,从而向前敞开。在前罩62的开口边缘上垂直左右间隔地设置多个前安装座62c。在后罩63的对应各前安装座62c的部分上设有后安装座63c。前罩62从前面组装到后罩63上,并且通过将前罩62的各前安装座62c用安装螺钉71固定到各后安装座63c上来可拆卸地连接到后罩63上。在后罩63的左右侧上形成有向前伸出的圆柱形固定部分63d。通过从前方插入的安装螺钉(未示出)将各固定部分63d夹到转向车把8的支架(未示出)上,从而将后罩63可拆卸地固定到转向车把8上。向前伸出的圆柱形安装凸台63e、63f形成在后罩63上对应透明透镜69的安装件69e、69e、69f的相应部分上。通过从前方插入的螺钉(未示出)将各安装凸台69e、69f夹到后罩63的安装凸台63e、63e、63f上,来将仪表装置25固定到后罩63上。为了组装车把罩21,将仪表装置25组装到后罩63上,后罩63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包括从车辆前方罩住转向车把的前罩,从车辆后方罩住转向车把的后罩,以及布置成被该后罩和前罩所围绕的仪表装置,    其中该后罩包括围绕所述仪表装置外周的周壁,该周壁围绕所述仪表装置前侧的周壁前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进入所述前罩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前罩后缘与所述仪表装置之间露出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相同,或者该第二部分小于第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雅文下村唯志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