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自行车快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315 阅读:5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调整功能且锁固方式方便快速的折叠式自行车快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折叠端其装置锁扣处各内凹设有一凹陷部,其中钩掣座锁固在其中一折叠端的凹陷部上,连接座则锁固在另一折叠端的凹陷部上,扳手内端的内侧面分设有两组耳座,其中一耳座与连接座相连接,另一耳座则联结有一螺杆,扣钩内端与扳手内端相对,在内侧面设有一螺接座,螺杆末端则螺固在螺接座上,扣钩外端的外缘朝内倒勾形成一倒勾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快锁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调整功能且锁固方式方便快速的折叠式自行车快锁结构。折叠自行车是目前最便利,又可减少占用空间,且符合环保需求的交通工具,因此,以自行车做为代步或中途替换的交通工具,甚至用以休闲、健身,已广为人们接受,消费者在使用的要求上,除了加强车身的结构安全外,对折叠拆装的快锁结构的使用方便性亦愈来愈重视。然而,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以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快锁结构为例(台湾专利第84215939号“脚踏车折叠机构改良”),其用以拴固自行车车架1的两折叠端2的元件主要是以一组锁合杆3构成,该锁合杆3在一端设有一偏心凸轮301的扳手302,该扳手302设有一扣紧件303,另一端为螺纹段304,下端为弧形凹槽305的固定件306,拴套一弹性元件307后,再拴过一连结件4的穿透孔401,与一锁合件308螺固,配合如3所示,使该锁合杆3在扳手302旋转下,两固定座5的两半锥凸体501可嵌合束结,使车架1的两折叠端2稳固衔接,达到组合折叠自行车的目的。上述构造虽可达到折叠或组合自行车车架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以下缺陷有待解决由于现有折叠自行车的锁合杆3设置在车架1的外侧壁101上,当锁合杆3组装两折叠端2并固定后,该组锁合杆3凸出于车架1外侧壁101,这时,虽锁合杆3位于车架1外侧壁101底部,仍有不小心碰撞勾伤或者衣服被勾扯的缺点,同时现有折叠自行车的锁合杆3由偏心凸轮301配合弹性元件307才达到定位效果,因此,该弹性元件307在频繁使用下,会产生弹性疲乏而导致锁固不确实以致松脱,另外,如图4所示,现有的两折叠端2虽可借助锁合杆3予以对接锁固,但是在自行车受到严重震动(因路面凹凸不平)或是自行车摔倒后,该锁合杆3的结构则会松脱,而使锁固两折叠端2的稳定度降低,导致两折叠端2间的衔接空隙201增大,且使折叠组接的车架1在骑乘中两折叠端2产生相互碰撞的“喀喀喀”撞击声,这时,因锁合杆3无可缩小两折叠端2衔接空隙201的调整构造,故不仅会产生噪音,使骑乘者产生不安全感,而且现有锁合杆3无调整衔接空隙201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调整功能且锁固方式方便快速的折叠式自行车快锁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快锁结构,它在折叠式自行车的两折叠端对接处一侧装置一组锁扣,其特征在于两折叠端其装置锁扣处各内凹设有一凹陷部,将两折叠端对接后,两凹陷部即并合成一浅槽,该锁扣主要由一钩掣座、一连接座、一扳手及一扣钩组成,其中钩掣座锁固在其中一折叠端的凹陷部上,连接座则锁固在另一折叠端的凹陷部上,扳手其内端宽度较宽,而自中段处渐渐缩小,使外端缩长形成一握持部,扳手内端的内侧面分设有两组耳座,其中一耳座与连接座相连接,另一耳座则联结有一螺杆,扣钩内端与扳手内端相对,在内侧面设有一螺接座,螺杆末端则螺固在螺接座上,扣钩外端的外缘朝内倒勾形成一倒勾部,借助扣钩的倒勾部勾放在钩掣座上,将扳手向内压扣,使螺杆将扣钩朝扳手方向拉动,这样即可使两折叠端稳固衔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锁扣容置在浅槽后,锁扣外侧壁则与折叠端外侧相切齐;钩掣部底部外端与扣钩的倒勾部相扣接处设有一内斜的斜面;扳手与扣钩外侧面呈浑圆状。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技术整组锁扣20完整躲入车架10的浅槽13中,使该锁扣20的外侧面231、241与车架10外侧面15相切齐,使用者不会撞击而受伤或衣物被勾到发生意外,另外,该锁扣20的扣钩24与扳手23借助螺杆25联结的结构,不仅可达到最为稳固确实的扣装效果,且锁固动作迅速方便,再加上可缩小调整两折叠端11、12产生衔接间隙14的距离,故本技术锁扣20快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易于操作,且具有调整以增进功效的优点。图1是现有折叠自行车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折叠自行车锁扣的组合立体图。图3是现有折叠自行车锁扣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现有折叠自行车锁扣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锁扣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调整示意图。现有技术图中的参照号数1车架 101 外侧壁2折叠端201 衔接空隙3锁合杆301 偏心凸轮 302 扳手303 扣紧件304 螺纹段305 弧形凹槽 306 固定件307 弹性元件 308 锁合件4连结件 401 穿透孔5固定座 501 半锥凸体本技术图中的参照号数10车架11折叠端111 凹陷部12折叠端121 陷部13浅槽 14 衔接空隙15外侧面20锁扣21钩掣座211 外端212 斜面 213 穿孔214 螺柱 22 连接座221 穿孔 222 螺柱223 连接耳座 224 铆钉23扳手231 外侧面232 内端233 外端 234 握持部235 内侧 236 耳座237 耳座 24 扣钩241 外侧面242 内端243 螺接座244 弹簧245 迫紧螺帽 246 外端247 倒勾部25螺杆 251 螺纹段252 耳座 253 铆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5、6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快锁结构,在折叠式自行车10的两折叠端11、12对接处一侧装置一组锁扣20,其中两折叠端11、12的装置锁扣20处各内凹设有一凹陷部111、121,将两折叠端11、12对接后,两凹陷部111、121即并合在一浅槽13。锁扣20主要由一钩掣座21、一连接座22、一扳手23及一扣钩24组成,钩掣座21呈匚型,其顶部外端211设有一内斜的斜面212,且中心设有一组穿孔213,借助一组螺柱214锁固在其中一折叠端11的凹陷部111上,连接座22上设有数穿孔221,数螺柱222锁固在另一折叠端12的凹陷部121上,其顶部一侧凸设有一组连接耳座223,而该扳手23外侧面231呈浑圆状,其内端232宽度较宽,而自中段处渐渐缩小,使外端233缩长形成一握持部234,扳手23内端232的内侧面235分设有两组耳座236、237,其中一耳座236与连接座22相连接,另一耳座237则联结有一螺杆25,该扣钩24外侧面241呈浑圆状,内端242与扳手23内端232相对,且在内侧面242设有一螺接座243,供一弹簧244穿置,再以螺杆25末端的螺纹段251贯穿螺接座243及弹簧244,并配合一迫紧螺帽245予以螺合,使螺杆25与螺接座23锁接为一体,扣钩24外端246的外缘则朝内倒勾形成一倒勾部247。本技术实际组装使用情况如图5、6所示,首先钩掣座21及连接座22分别以数螺柱214、222锁固在折叠端11、12的凹陷部111、121上,该扳手23分别借助一铆钉224穿经扳手23的耳座236及连接座22的连接耳座223,并且铆固,再将螺杆25的耳座252与扳手23的耳座237相对,并以一铆钉253铆固,再将螺杆25的螺纹段251穿经螺接座243及弹簧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快锁结构,它在折叠式自行车的两折叠端对接处一侧装置一组锁扣,其特征在于:两折叠端其装置锁扣处各内凹设有一凹陷部,将两折叠端对接后,两凹陷部即并合成一浅槽,该锁扣主要由一钩掣座、一连接座、一扳手及一扣钩组成,其中钩掣座锁固在其中一折叠端的凹陷部上,连接座则锁固在另一折叠端的凹陷部上,扳手其内端宽度较宽,而自中段处渐渐缩小,使外端缩长形成一握持部,扳手内端的内侧面分设有两组耳座,其中一耳座与连接座相连接,另一耳座则联结有一螺杆,扣钩内端与扳手内端相对,在内侧面设有一螺接座,螺杆末端则螺固在螺接座上,扣钩外端的外缘朝内倒勾形成一倒勾部,借助扣钩的倒勾部勾放在钩掣座上,将扳手向内压扣,使螺杆将扣钩朝扳手方向拉动,这样即可使两折叠端稳固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克布鲁士杨聪尧
申请(专利权)人: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