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特别是针对折叠式自行车的把手立管予以改良设计,提供一种得以向下降缩方式来收合把手立管,并能调整把手高度的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
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针对 申请人:先前所申请的第201320471200.6号专利予以进一步改良设计,该第201320471200.6号专利主要在于将把手立管设计成得以向下缩降收合于折叠式自行车的前车架右侧,使把手立管上端的把手可缩降于折叠后的车架上方,并可将把手旋转成与折叠后的车架平行,以能更方便的收合把手立管及把手,而能进一步缩小折叠后的车架宽度与体积,有助于减少储运空间及更方便的携带。但查,该第201320471200.6号专利由于把手高度成固定设计,因此无法视骑乘者身材调整把手高度,所以无法提供骑乘者最佳的骑乘姿势,进而将会造成骑乘的不适,甚至发生骑乘的危险缺失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改善上述第201320471200.6号专利所存在的缺失,提供一种得以向下降缩收合把手立管,能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折叠式车架,折叠式车架的前车架前端设有一前轮叉架,前轮叉架上端设有第一快拆组接件,第一快拆组接件一端束接于前轮叉架上端,第一快拆组接件另一端设有一束接口,该束接口束接有一竖管,竖管上端设有第二快拆组接件,竖管上端套接有一把手立管,把手立管可依位于竖管内上下伸缩,把手立管上端组接有一把手;其中:第一快拆组接件,其一端以向右向后偏移角度束接于前轮叉架上端,令第一快拆组接件另一端用以束接竖管的束接口恰位于前车架右侧,束接口设有一上下贯通的导槽,束接口上缘并设有一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导槽呈90度角错位;竖管,其外管壁设有一由上往下延伸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折叠式车架,折叠式车架的前车架前端设有一前轮叉架,前轮叉架上端设有第一快拆组接件,第一快拆组接件一端束接于前轮叉架上端,第一快拆组接件另一端设有一束接口,该束接口束接有一竖管,竖管上端设有第二快拆组接件,竖管上端套接有一把手立管,把手立管可依位于竖管内上下伸缩,把手立管上端组接有一把手;其中: 第一快拆组接件,其一端以向右向后偏移角度束接于前轮叉架上端,令第一快拆组接件另一端用以束接竖管的束接口恰位于前车架右侧,束接口设有一上下贯通的导槽,束接口上缘并设有一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导槽呈90度角错位; 竖管,其外管壁设有一由上往下延伸的导轨,导轨恰对应于第一快拆组接件的束接口所设的导槽,导轨可依位于导槽内上下滑移,导轨与把手立管下管口端间设有一缺口,竖管内管壁并设有一由上往下延伸的导...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