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茅鸿勇专利>正文

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952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9:50
一种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包括插管(1)、套管(2),所述套管(2)外能转动地套置有与后轮的连接架(31)相连接的套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下部内腔中径向设置有定位杆(5),所述插管(1)的下端面设置有能嵌入定位杆(5)中的缺口(11),在所述插管(1)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能放便将插管(1)从套管(2)中脱卸的脱卸机构,当插管(1)插入套管(2)中时,所述插管(1)下端面的缺口(11)为嵌入定位杆(5)中而使插管(1)与套管(2)相互固定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只要将插管插入套管中,就能将把手与车头固定,既稳定又牢固,并且杜绝了把手左右扭转的情况,使用十分方便,灵活,更不会出现插管与套管之间的相互磨损,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包括插管(1)、套管(2),所述套管(2)外能转动地套置有与后轮的连接架(31)相连接的套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下部内腔中径向设置有定位杆(5),所述插管(1)的下端面设置有能嵌入定位杆(5)中的缺口(11),在所述插管(1)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能放便将插管(1)从套管(2)中脱卸的脱卸机构,当插管(1)插入套管(2)中时,所述插管(1)下端面的缺口(11)为嵌入定位杆(5)中而使插管(1)与套管(2)相互固定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只要将插管插入套管中,就能将把手与车头固定,既稳定又牢固,并且杜绝了把手左右扭转的情况,使用十分方便,灵活,更不会出现插管与套管之间的相互磨损,使用寿命更长。【专利说明】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制作
,尤其指一种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320083021.5名称为《自行车把手套锁紧机构》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圈、扶把以及把手套,所述的锁紧圈的一个端面设有凸台,所述的把手套与扶把连接的端面设有卡槽,锁紧图的凸台与把手套的卡槽镶嵌配合,所述的扶把上具有锁紧环,所述的锁紧圈设置在该锁紧环内。该专利技术自行车把手套锁紧机构,避免了扶把和自行车车把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小因扶把的反复使用对车把的磨损,同时,提高了产品使用时的舒适性和产品的美观性。但其缺点是设计还不够合理,更没有通过插管与套管之间的方式来实现定位,牢固性不好,且使用寿命也不长,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结构巧妙、固定后的把手与前轮车架不会相对转动且能将把手方便从前轮车架中脱卸的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包括上端与把手相固定的插管、下端与安装前车轮的支架相固定的套管,所述套管外能转动地套置有与后轮的连接架相连接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下部内腔中径向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插管的下端面设置有能嵌入定位杆中的缺口,在所述插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有能放便将插管从套管中脱卸的脱卸机构,当插管插入套管中时,所述插管下端面的缺口为嵌入定位杆中而使插管与套管相互固定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定位杆有上定杆和下定杆可交叉状叠置在一起,所述插管下端的缺口为四个,其中四个缺口中为两个深、两个浅,深的两个缺口与上定位杆相卡扣在一起,浅的两个缺口与下定位杆卡扣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上定杆和下定杆可优选为十字形上下叠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脱卸机构包括弹簧座、弹簧、能在插管的内腔中上下移动的活块、位于插管上部内腔中能上下移动的压杆,所述套管的上部内腔中径向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插管上下贯通,所述弹簧座固定于插管中部的内腔中,所述活块上部分别设置有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上台级柱和下台级柱,所述上台级柱与下台级柱之间的过渡面为斜面,在位于上台级柱外周面位置的对应插管中径向分布有卡孔,所述卡孔中能活动地嵌有圆珠,所述圆珠的球面能伸出卡孔,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弹簧座相支撑,而所述弹簧上端与活块的底面相支撑,且所述弹簧保持活块向上移动的推力,所述活块的顶部与压杆下端脱卸式相连接,而压杆的上端从插管的内腔中延伸至插管的上端,所述圆珠在位于上台级柱的外周面时,圆珠的球面位于插管的外表面内,当所述圆珠位于下台级柱的外周面时,所述圆珠被下台级柱对应外周面顶触而使圆珠的球面伸出卡孔与套管的环形凹槽卡扣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活块的下部还可设置有底部开口的弹簧腔,所述弹簧座为由底盘和凸柱组,所述凸柱从的底盘的上表面中部向上延伸,所述弹簧为筒形弹簧,所述弹簧为套置于凸柱中,下端与底盘相支撑,而所述弹簧外部置于活块的弹簧腔中,所述弹簧的上端伸入弹簧腔中与弹簧腔的顶面相支撑。再改进,所述活块的顶部与压杆下端脱卸式相连接的结构可选择为:所述活块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卡固孔,所述压杆的下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插置于卡固孔中而使压杆与活块相互固定在一起。再改进,所述活块的顶部与压杆下端脱卸式相连接的结构可选择为:所述活块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压杆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压杆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孔相螺接而使压杆与活块相互固定在一起。再改进,所述弹簧座可通过下部的轴销径向与插管相互固定在一起。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脱卸机构可选择包括弹簧座、弹簧、能在插管的内腔中上下移动的活块、位于插管上部内腔中能上下移动的压杆,所述套管的上部内腔中径向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插管至少下端开口,所述弹簧座固定于插管中部的内腔中,所述活块上部分别设置有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上台级柱和下台级柱,所述上台级柱与下台级柱之间的过渡面为斜面,在位于上台级柱外周面位置的对应插管中径向分布有卡孔,所述卡孔中能活动地嵌有圆珠,所述圆珠的球面能伸出卡孔,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弹簧座内腔底部相支撑,而所述弹簧上端与活块的底面相支撑,且所述弹簧保持活块向上移动的推力,所述活块的顶部与压杆下端脱卸式相连接,而压杆的上端从插管的内腔中延伸至插管的上部与设置插管上部的按压部相连接,所述圆珠在位于上台级柱的外周面时,圆珠的球面位于插管的外表面内,当所述圆珠位于下台级柱的外周面时,所述圆珠被下台级柱对应外周面顶触而使圆珠的球面伸出卡孔与套管的环形凹槽卡扣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按压部包括插销板、压头,在所述插管的上部两侧面开有相对称的竖向腰形孔,所述插销板插穿于两个腰形孔之中,所述压头分别位于插管的外侧面与伸出插管腰形孔处的插销板对应端固定在一起,所述压杆的上端通过横向的穿孔与位于插管内腔位置插销板穿套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套管下部内腔中径向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插管的下端面设置有能嵌入定位杆中的缺口,在所述插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有能使插管从套管中拔出的脱卸机构。当插管插入套管中时,所述插管下端面的缺口为嵌入定位杆中而使插管与套管相互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只要将插管插入套管中,就能将把手与车头固定,既稳定又牢固,并且杜绝了把手左右扭转的情况,还有,只要按一下脱卸机构就能将把手从套管中拔出,即能从车头中脱卸,重新组装时,只要将插管插入套管中又能将插管与套管相互锁定,即将把手重新固定于车头上,使用十分方便,灵活,更不会出现插管与套管之间的相互磨损,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和安全的连接机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车体上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将套筒去掉后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分解图;图4是图1中插管与套管从竖向去掉半边后的立体图(圆珠与环形凹槽卡扣在一起的状态);图5是图4中圆珠缩入卡孔状态中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分解图;图7是图6的进一步分解图;图8是图1中插管的立体图;图9是图3中I部的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车体上插管另一定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插管(去掉半边)的后部设置有按压部的结构图;图12是图10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包括上端与把手10相固定的插管1、下端与安装前车轮41的支架4相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把手与车头的连接机构,包括上端与把手(10)相固定的插管(1)、下端与安装前车轮(41)的支架(4)相固定的套管(2),所述套管(2)外能转动地套置有与后轮的连接架(31)相连接的套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下部内腔中径向设置有定位杆(5),所述插管(1)的下端面设置有能嵌入定位杆(5)中的缺口(11),在所述插管(1)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能放便将插管(1)从套管(2)中脱卸的脱卸机构,当插管(1)插入套管(2)中时,所述插管(1)下端面的缺口(11)为嵌入定位杆(5)中而使插管(1)与套管(2)相互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鸿勇
申请(专利权)人:茅鸿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