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呈飞专利>正文

折叠式自行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210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14:46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包括:一本体、两把手;于所述本体的两端,各设一折叠结构结合对应的该两把手;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轴合部及第二轴合部并于其轴合处得串结一定位安全结构;所述第一轴合部、第二轴合部系互相对应分别装设于本体与两把手的结合部位;藉由此,提供一种可以折叠收合的自行车把手,有效解决习知自行车把手普遍为固定式结构无法折收,停放或收折携行相当不便并占用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包括:一本体、两把手;于所述本体的两端,各设一折叠结构结合对应的该两把手;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轴合部及第二轴合部并于其轴合处得串结一定位安全结构;所述第一轴合部、第二轴合部系互相对应分别装设于本体与两把手的结合部位;藉由此,提供一种可以折叠收合的自行车把手,有效解决习知自行车把手普遍为固定式结构无法折收,停放或收折携行相当不便并占用空间的问题。【专利说明】折叠式自行车把手
本案新型系属于自行车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
技术介绍
按,自行车把手系安装在自行车用以控车;惟,习知自行车把手均为一体式之固定形态,且其系与车架以直角安装,因此,无论是折叠式自行车或一般自行车,于停放或收折携行时,把手因无法折收而造成困扰,除不易携行之外,更会占用停放空间,因此,如何解决此一问题,实有其值得进一步研发之空间。有鉴于此,本案技术人特以长期从事自行车及其部品研发,所累积的丰富经验,深入分析研究,开发出本案「折叠式自行车把手J,且于实地试作验证后,发现其确可有效达到既定之实用功效目标,诚为一理想之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新型的内容,系针对如何解决习知自行车把手普遍为固定式结构无法折收,因此停放或收折携行不便并占用空间,造成困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包括:一本体;两把手;于所述本体的两端,各设一折叠结构结合对应的两把手;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轴合部及第二轴合部,该第一轴合部得与该第二轴合部轴合;所述第一轴合部、第二轴合部系互相对应分别装设于本体与两把手的结合部位;藉由此,提供一种可以折叠收合的自行车把手,有效解决现存问题。进一步指出者,所述的折叠结构,于第一轴合部,于轴接端面凸设有一定位栓;第二轴合部,于轴接端面该中间穿道侧凹设有一定位沟;于第二轴合部填植有一定位构件,其具有一中间穿孔,并于孔内缘分设有两个定位缺口,于该中间穿孔孔侧设有一定位沟对应开口 ;且其中间穿孔及定位沟对应开口系分别对应该第二轴合部的中间穿道及定位沟;该第一轴合部得与该第二轴合部系以其轴接端面对应靠合,并得以一结合轴轴串结合,其中,该第一轴合部的定位栓系对应穿入该第二轴合部的定位沟中。再指出者,于所述结合轴轴管内,得穿容一内轴,其轴身设有一凹部;于该结合轴轴身得设一珠孔,并得对应填容一定位珠;该内轴系以其轴身迫使所述结合轴的定位珠凸出于珠孔外,并对应嵌合于所述定位构件的定位缺口之一。又指出者,于所述第二轴合部轴身设一螺孔透穿至所述定位沟,并得螺合一紧位栓抵于所述第一轴合部的定位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外观图图2系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叠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实施例的构件分解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实施例折叠结构作动示意图之一图6系本技术实施例折叠结构作动示意图之二图7系本技术实施例折叠结构作动示意图之三图8系本技术实施例折叠结构作动示意图之四图9系本技术与习知把手比较示意图【符号说明】1 本体2 把手3折叠结构31第一轴合部311中间穿道312定位栓32第二轴合部321中间穿道322定位沟323螺孔324紧位栓33定位构件331中间穿孔3:31A、331B 定位缺口332定位沟对应开口34结合轴341珠孔342定位珠35内轴351凹部352按压组件353弹性组件4自行车把手5 车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把手,包括:一本体(1);两把手⑵;于所述本体⑴的两端,各设一折叠结构(3)结合对应的两把手⑵;参照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构件分解示意图所示,其中所述的折叠结构⑶,包括:第一轴合部(31),具有一中间穿道(311),于轴接端面凸设有一定位栓(312);第二轴合部(32),具有一中间穿道(321),且于轴接端面该中间穿道(321)侧凹设有一定位沟(322);一定位构件(33),其具有一中间穿孔(331),并于孔内缘分设有两个定位缺(331A)(331B);又于该中间穿孔(331)孔侧设有一定位沟对应开口(332);该定位构件(33)系填植于所述第二轴合部(32),且其中间穿孔(331)及定位沟对应开口(332)系分别对应该第二轴合部(32)的中间穿道(321)及定位沟(322);该第一轴合部(31)得与该第二轴合部(32)系以其轴接端面对应靠合,并得以一结合轴(34)轴串结合,其中,该第一轴合部(31)的定位栓(312)系对应穿入该第二轴合部(32)的定位沟(322)中;于该结合轴(34)轴管内,得穿容一内轴(35),其轴身设有一凹部(351),轴顶端结合有一按压组件(352),轴末端处则抵接一弹性组件(353);于该结合轴(34)轴身更得设一珠孔(341),并得对应填容一定位珠(342);该内轴(35)受其末端的弹性组件(353)顶推上升,以其轴身迫使所述结合轴(34)的定位珠(342)凸出于珠孔(341)外,并对应嵌合于所述定位构件(33)的定位缺(331A)(331B)之一;该第一轴合部(31)及第二轴合部(32),系对应分别装设于本体(I)与两把手(2)结合部位。是以,当按压所述按压组件(353)时,则该内轴(35)下降,当其轴身的凹部(351)对应所述定位珠(342)时,则珠体得缩入该凹部(351)中,并得随着把手(2)转动折叠收合或展开,移动到另一定位缺口(331A) ((331B))后,当施于按压组件(353)的外力消失后,则内轴(35)受弹性组件(353)顶推复归,再次以其轴身迫使所述结合轴(34)的定位珠(342)凸出于珠孔(341)外,并对应嵌合于所述定位构件(33)的定位缺(331A) ((331B)),参照图5?图7 ;而为确保于展开状态时,把手可以稳定不晃动,本技术特别于所述第二轴合部(32)轴身设一螺孔(323)透穿至所述定位沟(322),并得螺合一紧位栓(324),当把手(2)呈展开状态时,藉由该紧位栓(324)锁入抵紧所述第一轴合部(31)的定位栓(312),达到紧位的效果;参照图8。如图9所示,对照于习知自行车把手(4)(图上半)及本技术(图下半)结构安装于车架(5)的状态,可以清楚了解到,习知自行车把手⑷无法折叠收合,所占用之空间庞大;而本技术折叠收合后,两把手(2)得收靠于车架(5)旁,占用空间明显大幅度缩减。以上所述者,皆仅为本技术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修饰与置换,皆应属于本技术专利涵盖之范围内。【权利要求】1.折叠式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两把手; 于该本体的两端,各设一折叠结构结合对应的两把手; 其中 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轴合部及第二轴合部,该第一轴合部得与该第二轴合部轴合; 所述第一轴合部、第二轴合部系互相对应分别装设于本体与两把手的结合部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折叠结构,包括: 第一轴合部,具有一中间穿道,于轴接端面凸设有一定位栓; 第二轴合部,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两把手;于该本体的两端,各设一折叠结构结合对应的两把手;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轴合部及第二轴合部,该第一轴合部得与该第二轴合部轴合;所述第一轴合部、第二轴合部系互相对应分别装设于本体与两把手的结合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呈飞林金龙林汉凉
申请(专利权)人:林呈飞林金龙林汉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