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41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其能提高车室内的美观度并防止小物品落下。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填充形成于多个座椅靠背的后方的空间,其包括:被配置在座椅靠背(15,16)后方的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被能摆动地安装在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的前端,用于填充形成在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与多个座椅靠背(15,16)之间的空间的多个折板(33,34);设在多个折板(33,34)的相邻的端面上,并以前端为支轴,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自由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折板的遮蔽部件(42,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4支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车辆用座椅的后方,用于提高车室内的 美观度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公知有在旅行轿车、箱式小型 客车的行李箱空间内设置隔板或阻挡视线的罩等的结构。这种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能够提高车室内的美观度,或使行李箱空间变化成各种形态以提高使用便利性。作为这样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公知有在座椅靠背进行 倾斜动作时逐渐填充形成于座椅靠背后部的空间的结构(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0835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是,在车身上设有座垫, 并且设有能够独立于该座垫倾斜的左右的座椅靠背,当这些座椅靠 背进行倾斜动作时,逐渐填充形成于后部的空间,所述车辆用后座 后部遮盖装置由设在左右的座椅靠背后方的后座后部遮盖主体、分 别架设在该后座后部遮盖主体与左右的座椅靠背之间的左、右片状 部件、和使这些片状部件的相邻的边以具有垂弛的状态连接的连接 片构成。然而,在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中,由于连接片由氯乙烯片 等材料形成,因此,在左、右片状部件展开的状态下,连接片的左、 右座椅靠背侧端面未必确实地抵接在左、右座椅靠背上。因此,小 物品有可能从左、右座椅靠背侧端面落下。进一步,在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中,例如,在只使左侧的座椅靠背后倾斜的状态下,在右侧,片状部件被保持展开的状态, 左侧的片状部件的中心部成为向下方产生垂弛的状态,因此美观度 变差,并且连接片与左右的片状部件相连地展开,连接片的左、右 座椅靠背侧端面的抵接状态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使得车室内的美观度好且能够防止小 物品落下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第一方案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车辆用后座 后部遮盖装置填充形成于多个座椅靠背的后方的空间,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具有被配置在座椅靠背的后方的后座后部遮盖主体;被能够摆动地安装在后座后部遮盖主体的前端,用于填充形成于后座后部遮盖主体与多个座椅靠背之间的空间的多个折板;以及设在所述多个折板的相邻的端面上,并以前端为支轴, 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自由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折板上的遮蔽部件。第二方案的专利技术是,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还具有设在车身 上的支承架,支承架支承后座后部遮盖主体,并将遮蔽部件的后端 能够滑动地支承。第三方案的专利技术是,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包 括设在折板的前端,并将遮蔽部件以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支承的 支轴;设在支承架上,并将遮蔽部件的后端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 支承的导向槽;设在遮蔽部件的前端,并嵌合在支轴上的轴承部; 以及设在遮蔽部件的后端,并嵌合在导向槽中的导向柱。第四方案的专利技术是,当座椅靠背最大限度地后倾斜时,遮蔽部 件被收纳在折板内。专利技术的效果在第 一方案的专利技术中,填充形成于多个座椅靠背的后方的空间 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包括后座后部遮盖主体、填充形成 在后座后部遮盖主体与多个座椅靠背之间的空间的多个折板、以及设在所述多个折板的相邻的端面上,以前端为支轴,以能够在上下 方向上自由摆动的方式被支承的遮蔽部件,因此,能够由遮蔽部件 覆盖当折板的摆动角度不同时所产生的间隙。其结果是,能够防止 物品落到折板的下方,并且由于不会产生间隙,所以能够提高车室 内的美观度。在第二方案的专利技术中,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还具有设在车 身上的支承架,支承架支承后座后部遮盖主体,并将遮蔽部件的后 端能够滑动地支承,因此,能够随着折板的移动使遮蔽部件相对于 折板摆动。其结果是,能够由折板调整遮蔽部件的突出量。在第三方案的专利技术中,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包括设在折 板的前端,并将遮蔽部件以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支承的支轴;设在 支承架上,并将遮蔽部件的后端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支承的导向 槽;设在遮蔽部件的前端,并嵌合在支轴上的轴承部;以及设在遮 蔽部件的后端,并嵌合在导向槽中的导向柱,因此,能够容易地实 现随着折板的移动使遮蔽部件相对于折板摆动的动作。在第四方案的专利技术中,当座椅靠背最大限度地后倾斜时,遮蔽 部件被收纳在折板内,因此,能够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 设定折板的摆动角度。其结果是,能够谋求车室和行李箱的空间效 率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2部放大图。图3是使图2所示的后部座椅的一个倾斜的立体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方看到的图4所示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支承架的放大图。图7是图5的7部放大图。 图8是图5的8部放大图。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左侧的折板 的前端落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IO是表示图8所示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动作的作用说明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比较研究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lO---车辆ll—--车身14—--座垫15、16——左、右座椅靠背30—一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31 —--支承架32—--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3、34----左、右折板42、52---左、右遮蔽部件45、55…-支轴82、92--轴承部83、93----导向柱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附图是 按照附图标记的朝向来看的。图1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2部放大图,图3是使图2所示的后部座椅的一 个倾斜的立体图。车辆10包括设在车身11上(车室12内)的后部座椅13、和设 在该后部座^" 13后方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30。后部座椅13是由座垫14、能够独立于该座垫14倾斜地安装的 左、右座椅靠背15、 16、和设在这些座椅靠背15、 16上的左、右头 枕17、 18组成的倾斜座^"。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30是以设置在后部座椅13的座椅靠 背15、 16后方的后座后部遮盖主体(后座后部遮盖板)32、和能够 摆动地安装在该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上的左、右折板33、 34为主 要结构的装置,如图3所示,例如,当使一个(左侧的)座椅靠背 15倾斜时,随着座椅靠背15的倾斜状态使一个(左侧的)折板33 摆动。下面对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30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从 下方看到的图4所示的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的立体图。如图4和图5所示,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30具有设在车 身11 (参照图1 )上的支承架31;安装在该支承架31上,并大致水 平地配置在座椅靠背15、 16 (倾斜座椅)的后部的后座后部遮盖主 体32;能够摆动地安装在该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的前端,用于填充 形成在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与左侧的座椅靠背15之间的空间的左 侧折板33;将左侧折板33能够自由摆动地安装到后座后部遮盖主体 32上的左侧铰链35、 35;能够摆动地安装在该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 的前端,用于填充形成在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与右侧座椅靠背16 之间的空间的右侧折板34;以及将右侧折板34能够自由摆动地安装 到后座后部遮盖主体32上的右侧铰链36、 36。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其填充形成于多个座椅靠背的后方的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后座后部遮盖装置具有: 被配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后方的后座后部遮盖主体; 被能够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后座后部遮盖主体的前端,用于填充形成于 后座后部遮盖主体与所述多个座椅靠背之间的空间的多个折板;以及 设在所述多个折板的相邻的端面上,并以前端为支轴,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自由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折板上的遮蔽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俊彦清野祝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