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58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备后舱盖的舱背式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车顶,该车顶在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中具有从背视方向看呈上凸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α),在其从车顶(2)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L)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W)范围内,形成有比车顶基本形状(α)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后舱盖(3)的上端部,具有在后舱盖(3)闭合时与车顶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α)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20、21),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22),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与后舱盖中央凹部(22),形成相连续的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26)。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既可提高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又可减小气流的分离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车顶后方具备向上方开启的后舱盖(rear hatch)的舱背式(hatchback)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为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通过减小空气阻力系数Cd即可实现,现已知有通过缩小车身后部以减小气流分离的面积(分离面积),从而减小Cd的技术方案。关于车顶部,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120769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示,若在位于车身上部的车顶的后部,形成一个相当于以一定的斜切角度(10度左右较为理想)向车身后侧下方倾斜的切除部,即可获得较理想的减小Cd的效果。然而,为了在车顶后部的车宽方向全区域内形成上述切除部,而使整个车顶后端部下降时,虽具有可减小Cd的优点,但对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尤其是对侧视方向的外观有所损害,从而限制了设计的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提高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又可减小气流分离面积的车身后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用于具有后舱盖的舱背式车辆,其包括车顶,该车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从背视方向看呈上凸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在其从车顶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范围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范围内,形成有比上述车顶基本形状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上述后舱盖的上端部,具有在该后舱盖闭合时与车顶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形成相连续的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采用上述结构,在从上述车顶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范围内形成有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即,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为局部设置。在后舱盖一侧,具有与车顶基本形状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个两肩部,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所以该后舱盖中央凹部也为局部设置。而且,为了降低空气阻力系数Cd,使该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并使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后舱盖中央凹部相连续而形成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因此,既可提高车辆设计的外观性能,又可减小气流的分离面积。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还可包括跨越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扰流部(spoiler),使流过上述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的气流从上述扰流部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之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上述扰流部可提高空气动力性能。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与后舱盖上端部的两个肩部,大致在相同的高度相连续,并沿车宽方向延伸。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扰流部与后舱盖上端部的两个肩部大致在相同的高度相连续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因此可优化车辆的外观。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的下面部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底面部(即凹底部)均向车辆后方下降。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由扰流部的下面部与后舱盖中央上端凹部的底面部(即凹底部)所形成的气流通路向车辆后方下降,因此,可使从车顶上表面的中央部位流过气流通路的气流沿着后窗而向下引导,其结果可更好地防止泥水等附着在后窗上。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其内部可收容有向车辆后方照射亮光的光源部。上述光源部,可采用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即LED)。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有效地利用上述扰流部,可在车辆中央部位的可视性较高的部位设置高位制动灯(high mount stop lamp)。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扰流部,可包括构成其下面部并支撑上述光源部的基部,以及至少构成其后面部的红色透明体部,上述光源部,经上述红色透明体部向后方照射亮光。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外观上至少扰流部的后面部可用作红色的高位制动灯,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可视性。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舱盖,在车顶后端部的雨槽部,通过设置在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的铰链,向上开启可能地予以安装,该雨槽部的纵壁部,具有从车顶后端部直立向下的平直形状。采用上述结构,雨槽部的纵壁部的向前方隆起的凹状可予以废除,从而既可简化车顶的成形,又可减少加工工时,并降低成本。即,由于后舱盖,具有两个肩部,以及与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因而后舱盖开闭时,车宽方向中央部分的后舱盖上端边缘部的转动轨迹变小,因此,该后舱盖上端边缘部不会与车顶后端部的雨槽部的纵壁部发生干涉,从而该雨槽部的纵壁部的向前方隆起的以往结构可予以废除。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上端的高度,与上述铰链的铰链中心高度位置大致相等或小于上述铰链的铰链中心高度位置。在此,上述铰链中心是指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一对铰链的铰链销中心的虚拟线。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后舱盖中央凹部的车宽方向中心部位上端的高度予以设定,因此,可确实可靠地减小该后舱盖中央凹部的上端边缘部的轨迹,从而可确实可靠地废除雨槽部的纵壁部的向前方隆起的凹状。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和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车宽方向的中心部位低于两侧的“V”状。采用上述结构,虽然上述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由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后舱盖中央凹部相连续而予以形成,但上述各中央凹部从背视方向看大致呈“V”状,因此,可确保且增大流过上述气流通路的气流量。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上述车顶的车宽方向两个端部的交界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倾斜壁部。采用上述结构,由于通过上述倾斜壁部可容易地确保气流通路,同时,该倾斜壁部起到一个加强肋(bead)的作用,因此,可提高车顶刚性和车顶强度。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上述后舱盖可具有树脂材料的外板和树脂材料的内板。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树脂可容易地形成后舱盖的上述两个肩部和后舱盖中央凹部。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的舱背式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A-A线剖面图。图4是图2中B-B线剖视图。图5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6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局部背视图。图7是表示扰流器在分解状态下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LED排列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车辆行驶时的气流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1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车身后部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舱背式车辆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的从后方所看到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铰链安装部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沿B-B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剖视图,如图1~图4所示,该舱背式车辆1在车顶2的后端部安装有可向上方开启后舱盖3。如图1、图2所示,上述车顶2,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从背视方向看呈上凸(向上方突出的凸状)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α。而且,如图2所示,在从上述车顶2的后端部至车辆前方的规定距离L的范围内(例如,50cm左右的距离范围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W范围内,而且在后述的左右一对的铰链14、14(参照图5)之间,形成有比上述车顶基本形状α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4。如图3、图4所示,车顶2的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备后舱盖的舱背式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该车顶在其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从背背视方向看呈上凸的缓和圆弧形状的车顶基本形状,在其从车顶的后端部至前方的规定距离范围内、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规定宽度范围内, 形成有比上述车顶基本形状位于更低位置的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上述后舱盖的上端部,具有在该后舱盖闭合时与车顶后端部的车顶基本形状的高度基本一致的两个肩部,以及与车顶后方中央凹部的高度基本一致的后舱盖中央凹部,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 从其前端部向后方下降,上述车顶后方中央凹部与上述后舱盖中央凹部,形成相连续的车顶后端部气流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嘉男冈本哲冈田义浩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