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475447 阅读:5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钴盐和含氮有机配体分别加入到乙醇中,使两者充分反应形成钴络合物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材料,在油浴中回流反应,使钴络合物均匀吸附在碳材料表面;蒸发除去乙醇,将剩余物质研磨均匀,得到黑色粉末;将该黑色粉末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在600~900℃下热处理0.5~3小时,即可得到所述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该催化剂摒弃了贵金属铂,有效降低了燃料电池的制作成本,且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氧活性、较高的催化稳定性及良好的抗甲醇中毒性能,易于批量生产,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催化剂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的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要求我们尽快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具有清洁、高效、安全、可移动、操作条件温和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组成这类电池的两个电极反应是:阳极上发生的氢气氧化反应(HOR)以及阴极上发生的氧气还原反应(ORR)。和HOR相比,电化学ORR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反应过程,是燃料电池的重点研究对象。在不同催化剂材料、电解质、电位条件下,ORR的机理、途径及产物会大不相同。目前,人们认为ORR主要通过两种反应途径发生,即四氢四电子的完全还原生成水的过程和二氢二电子的部分还原生成过氧化氢的过程。ORR是一个动力学缓慢的过程,在铂催化剂上其交换电流密度较HOR小6到7个数量级,因此,为提高燃料电池的整体电流密度,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需要在阴极上负载更多的催化剂。目前为止,研究结果表明性能最好的阴极催化剂为贵金属铂及其合金,但这类催化剂成本高、储量低、而且易中毒,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和商业化发展。因此发展廉价、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ORR催化剂成为了现代燃料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自从2009年LimingDai等发现阵列形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对氧有非常高的还原活性和抗甲醇中毒性能(见KuanpingGong、FengDu、ZhenhaiXia、MichaelDurstock、LimingDai,Nitrogen-DopedCarbonNanotubeArrayswithHighElectrocatalyticActivityforOxygenReduction,Science,2009,323,760-764),各类掺杂的碳材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如氮、硼、磷、硫掺杂的石墨烯、石墨粉、碳纳米管等,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因此受到极大的发展。然而,后续的研究发现掺杂的碳材料很难去除制备过程中的金属元素,而微量的金属元素会极大的改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即使完全去掉了金属元素,切实可用的非金属催化剂需要特殊的结构才能保证其良好的性能。早在1964年,Jasinski就首次报道了酞菁钴对氧气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见RaymondJasinski,Anewfuelcellcathodecatalyst,Nature,1964,201,1212),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因此逐步走入科研界的视野。后来Gupta等(见S.Gupta,D.Tryk,I.Bae,W.Aldred,E.Yeager,Heat-treatedpolyacrylonitrile-basedcatalystsforoxygenelectroreduction,J.Appl.Electrochem,1989,19,19)发现用聚丙烯腈代替大环有机物与钴盐络合后,负载到高比表面的碳材料上,高温热处理即可得到性能良好的氧还原催化剂,且稳定性有极大提高,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因此受到广泛的研究。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制得的氧还原催化剂的效率仍然偏低,实用性不高,另外,稳定性也是限制该类催化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获得高反应活性且性能稳定的氧还原催化剂对推动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摒弃了贵金属铂,有效降低了燃料电池的制作成本,且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氧活性,较高的催化稳定性及良好的抗甲醇中毒性能,易于批量生产,可广泛用于燃料电池的制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钴盐和含氮有机配体分别加入到乙醇中,使两者充分反应形成钴络合物溶液;(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材料,在油浴中回流反应,使钴络合物均匀吸附在碳材料表面;(3)蒸发除去乙醇,将剩余物质研磨均匀,得到黑色粉末;(4)将该黑色粉末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在600~900℃下热处理0.5~3小时,即可得到所述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优选地,所述钴盐在所述乙醇中的质量浓度为2~4mg/mL,所述钴盐与所述含氮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2。优选地,以所述钴盐、所述含氮有机配体和所述碳材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碳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0%~60%。优选地,所述回流反应的时间为4~8小时。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优选地,所述钴盐为硝酸钴、醋酸钴或六水氯化钴。优选地,所述含氮有机配体为邻二氮菲、吡啶或联吡啶。优选地,所述碳材料为石墨烯、ECP600JD型炭黑或碳纳米管。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上述任一方法制备的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上述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制备的燃料电池。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摒弃了贵金属铂基催化剂,催化剂的原料成本低,有效降低了燃料电池的制作成本。2、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氧活性及催化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引入各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含氮有机配体,通过与钴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吸附到碳材料表面后,在高温热处理下形成活性中心,该活性中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氮掺杂的碳原子;(2)氮原子与钴原子配位形成的络合物;(3)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钴。3、具有良好的抗甲醇中毒性能。通过比较加入甲醇前后的循环伏安曲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氧的峰没有任何变化。4、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可广泛用于燃料电池的制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催化剂的循环伏安曲线;图2是现有商业化的Pt/C催化剂的循环伏安曲线;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催化剂和商业化的Pt/C催化剂的极化曲线;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催化剂和商业化的Pt/C催化剂的即时安培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的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钴盐和含氮有机配体分别加入到乙醇中,使两者充分反应形成钴络合物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材料,在油浴中回流反应,使钴络合物均匀吸附在碳材料表面;蒸发除去乙醇,将剩余物质研磨均匀,得到黑色粉末;将该黑色粉末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在600~900℃下热处理0.5~3小时,即可得到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具体地,钴盐在乙醇中的质量浓度为2~4mg/mL,钴盐与含氮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2,以钴盐、含氮有机配体和碳材料的总质量为100%计,碳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0%~60%。具体地,回流反应的时间为4~8小时。具体地,钴盐为硝酸钴、醋酸钴或六水氯化钴。具体地,含氮有机配体为邻二氮菲、吡啶或联吡啶。具体地,碳材料为石墨烯、ECP600JD炭黑或碳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钴盐和含氮有机配体分别加入到乙醇中,使两者充分反应形成钴络合物溶液;(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材料,在油浴中回流反应,使钴络合物均匀吸附在碳材料表面;(3)蒸发除去乙醇,将剩余物质研磨均匀,得到黑色粉末;(4)将该黑色粉末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在600~900℃下热处理0.5~3小时,即可得到所述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钴盐和含氮有机配体分别加入到乙醇中,使两者充分反应形成钴络合物溶液,其中,所述钴盐在所述乙醇中的质量浓度为2~4mg/mL,所述钴盐与所述含氮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2,所述含氮有机配体为邻二氮菲;(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材料,在油浴中回流反应,使钴络合物均匀吸附在碳材料表面;(3)蒸发除去乙醇,将剩余物质研磨均匀,得到黑色粉末;(4)将该黑色粉末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在600~900℃下热处理0.5~3小时,即可得到所述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基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钴盐、所述含氮有机配体和所述碳材料的总质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燕黄德康罗艳平王鸣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