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型主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69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会损害密封环(70)的耐久性、可实现减少无效冲程及防止剩余压力的柱塞型主缸。主缸的活塞(91)在外周面上设有凹部(93),在该凹部(93)中设有溢流口(900)。密封环(70)在内周唇(701)的前端部的内周设有密封结合部(70s)。密封结合部(70s)在制动非工作状态时位于活塞(91)侧的溢流口(900)开口的部分。从密封结合部(70s)到溢流口(900)的距离很小。进一步,密封环(70)在内周唇(701)的内周面上设有第1及第2突起部(7006、7002),因此,能确保内周唇(701)内周侧的工作液的流动通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等所使用的柱塞型主缸,特别是关于适于与驾驶者进行的制动控制分别进行的制动控制(例如,车辆姿势控制用的自动制动控制或车辆加速时控制驱动轮制动力的牵引力控制等)的主缸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柱塞型主缸,是所谓的在经过缸体的缸孔内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活塞上设有溢流口、用于开闭溢流口的密封环的耐久性高的缸。作为这种柱塞型主缸的主要技术课题,第1是减少随着制动的操作所产生的无效冲程;第2是防止非制动工作时制动液压残留在液压室(所谓残留液压)的事情发生。相关的现有技术有例如DE19536325A1公报(特别是参照其图1),是作为实现第1的减少无效冲程的技术,在具有溢流口20的活塞13的前端设有小径部分40,在该小径部分上配置有密封环11。另外,特开2000-108878号公报(特别是参照其图2),依然是作为实现第1的减少无效冲程的技术,在活塞13的外周面上的溢流口56的开口部后侧设置有控制锥面86,利用该锥面86,密封杯形密封46的内周。进一步,特开2001-146157号公报(特别是参照其图2),是作为实现第2的防止剩余压力的技术,相对活塞4,除了设置有溢流口4c外,在该溢流口的后侧还设有安全孔4e,借助于该安全孔,可靠地开放液压室的压力。本专利技术者在为了解决减少无效冲程的和防止剩余压力的两个课题的技术开发阶段,注意到到目前为止的柱塞型主缸,都有共同点。发觉活塞与密封其周围的密封环的位置关系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当主缸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密封环的内周唇至少其前端部从轴线方向看位于溢流口的前侧,与此相对,当主缸处于工作状态时,该密封环的内周唇位于溢流口的后侧。因此,主缸反复进行非工作—工作的各种状态时,密封环的内周唇、至少该内周唇的前端部横切溢流口的开口前侧的第2缘和溢流口的开口后侧的第1缘的两个缘。从轴线方向看,溢流口的前侧是靠近液压室的一侧,后侧是靠近缸孔开口的一侧。在活塞上敞开的溢流口例如是直径为2mm左右的孔,孔加工方面,溢流口开口部的缘是有棱角的。因此,横切这个缘,要不了几次,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唇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疲劳现象,并劣化。结果,出现了有损于密封环的耐久性的问题。另外,在活塞上设置安全孔,虽然防止剩余压力方面好一些,但是,如果可能,人们还是希望相对活塞进行的孔加工应尽可能地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损害密封环的耐久性、可解决减少无效冲程及防止剩余压力两个课题的柱塞型主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活塞进行的孔加工会尽可能地少且有效地进行剩余压力的防止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从以下的说明中会更好地理解。在本专利技术中,考虑采用下述方案,即通过使密封环的内周唇和活塞侧的溢流口处于特定的位置关系,提高密封环的耐久性,同时有效地解决减少无效冲程及防止剩余压力的两个课题。该考虑方案的基本特征在于下述的特征1、2及3各点,进一步的附加特征在于后述的特征4及5。特征1.在活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从轴线方向看从溢流口开口的第2缘(靠近液压室侧一侧的缘)至溢流口开口的第1缘(离开液压室侧一侧的缘),进而从该溢流口开口的第1缘到距离缸孔开口的第1端部侧有给定距离的部分,而且遍及活塞圆周方向全体的凹部。特征2.密封环的内侧唇是处于自由端的前端部一侧的直径小于基座部一侧的根部的直径,因此,密封环是与活塞的外周壁面密封结合的密封结合部位于直径小的内侧唇的前端部的内周,而且,在从该密封结合部到根部的内侧唇的内周与活塞的外周壁面之间,设有与上述凹部相结合、将溢流口与连通通路连通的空隙。特征3.密封环的内侧唇前端部的密封结合部,在主缸处于非工作位置时,其面对活塞侧的溢流口的部分进入该溢流口的开口。由于设置有特征1的活塞外周部的凹部;设置有特征2的密封环的密封结合部以及内侧唇的内周与活塞外周壁面之间的空隙,所以,在主缸处于非工作时,能将液压室与油箱侧连通。而且,由于特征3的主缸处于非工作位置时的密封结合部(或密封环内侧唇的前端部)的崭新且有特点的配置,所以,能实现密封耐久性的提高与无效冲程的减少。特别是,特征1~3彼此不会损坏其他特征,相互协作,有助于解决3个课题。特别是,主缸处于非工作时,密封环内侧唇的前端部位于溢流口开口中,这意味着随着主缸的非工作—工作的进行,密封环的密封结合部仅仅横切溢流口开口缘中的第1缘一侧的缘。因而,反复进行非工作—工作时,横切缘的次数可以减半,仅此有待于提高密封环的耐久性。溢流口的口径(开口的轴线方向的直径)例如是2mm左右,与此相比,随着主缸的动作的、密封环与活塞的相对运动(轴线方向的距离)虽然因制动的方式而变动,但是,轴线方向的冲程量为例如数mm~10mm左右。因此,通常工作时,密封环的密封结合部位于越过凹部的活塞的外周上,但是,在轻微的制动工作时,密封结合部也位于凹部中。活塞外周的凹部虽然在活塞的圆周方向上遍及活塞全体,但是,在轴线方向上只遍及溢流口周围的有限区域,因此,活塞在凹部前后具有直径大的部分。在更好的形式中,活塞的这些凹部前后的两部分通过缸体侧的活塞导向部导向。如果在凹部前侧配置活塞导向部的话,则由于是溢流口与进入其开口的密封环的密封结合部附近的位置,所以,在使密封环的沿圆周方向的密封力均匀化方面是有效的。由于密封环的内侧唇内周与活塞的外周壁面之间有空隙,通过该空隙及连通通路,可在油箱侧释放非工作时的剩余压力,通常还能由此防止剩余压力。但是,自动制动工作时,泵的作用通过液压室将油箱侧的工作液补给制动装置的车轮缸一侧时,由于工作液的液压变动等,使密封环的内侧唇摆动地变形,要构成通路的空隙变窄,液体补给性不足,这是应该考虑的。为了有效地保证这种液体补给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形式中,对于密封环进一步采用了下述的特征4和/或特征5。特征4.密封环在内侧唇的内周面上的根部与密封结合部之间,设有从内侧唇的内周面向活塞的外周面隆起的第1突起部,该第1突起部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因而,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1突起部之间设有轴线方向的流路。特征5.密封环能够以内侧唇以上述根部为中心向径向内侧及外侧摆动的方式变形,而且在基座部上,在内侧唇及外侧唇延伸的一侧的内部侧面,设有使基座部轴线方向的内侧唇一侧的壁厚大于外侧唇侧的壁厚的隆起部分,与没有设置该隆起部分的情况相比,内侧唇的摆动中心位于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2端部一侧的位置。此外,作为具有特征4的变形例,与第1突起部并列地设置有第2突起部(即是说根部与密封结合部之间的突起部为两列),因此,能可靠地确保内侧唇的内周侧的空隙。另外,特征4与特征5,即使单独作用,在确保液体补给性方面也能有效地作用。但是,两者并用的形式会更好。在本专利技术的主缸中,由于在缸体侧安装有密封环,因此,将滑动环插入缸孔的内周,借助于该滑动环的一端可支持密封的一侧,但是,最好是,在缸体的缸孔的内周壁面上直接设置用于组装、安装密封环的安装槽。这是由于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目,而且也能更高精度地确保活塞侧的溢流口与缸体侧的密封环的位置关系。密封环处于这样的安装槽中,基座部进入该安装槽中,内周唇的前端部内周的密封结合部从该安装槽向外突出。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一般的串联形式,而且也适用于单缸形式。另外,用于串联形式时,适用于主要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塞型主缸,包括:具有从口敞开的第1端部沿轴线方向延伸到口封闭的第2端部的缸孔及连通到油箱侧的连通通路的缸体;嵌合在该缸体的缸孔中,在所述口封闭的第2端部的一侧划分出液压室,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移动的活塞;位于所述缸体的一侧,用于将所述活塞的外周密封,具有基座部和从该基座部的内外周部分分别向所述液压室的一侧延伸的内侧唇与外侧唇的密封环;以及处于所述活塞的一侧,作为将所述连通通路与所述液压室连通的通路,使该通路的开口位于所述活塞的外周壁面的溢流口,该柱塞型主缸的特征包括下述各特征:特征1.设置有从所述轴线方向看处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上的至少从所述溢流口开口的所述第2端部侧的第2缘至所述溢流口开口的所述第1端部侧的第1缘,进而从该溢流口开口的第1缘到距离所述第1端部侧有给定距离的部分,而且遍及所述活塞圆周方向 全体的凹部;特征2.所述密封环的内侧唇是处于自由端的前端部一侧的直径小于所述基座部一侧的根部的直径,因此,所述密封环是与所述活塞的外周壁面密封结合的密封结合部位于直径小的所述内侧唇的前端部的内周上,而且,在从该密封结合部到所述根部的 所述内侧唇的内周与所述活塞的外周壁面之间,设有与所述凹部相结合、将所述溢流口与所述连通通路连通的空隙;特征3.所述密封环的内侧唇前端部的密封结合部,在所述主缸处于非工作位置时,位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活塞侧的溢流口开口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和良石渡一郎平和久益田哲也宫原稔柳久仁男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