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检测白色霞水母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1898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白色霞水母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引物是CN-F3、CN-B3、CN-FIP、CN-BIP;以CN-F3、CN-B3、CN-FIP、CN-BIP作为特异性引物,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反应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反应结果具有可视化等优点,在我国近岸海域有害水母白色霞水母不同生活史阶段野外样品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白色霞水母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隶属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旗口水母目(Semaeostomeae),霞水母科(Cyaneidae)。白色霞水母是我国沿海广泛分布的一种含毒水母,白色霞水母生长过程中分泌毒素并缠粘网具,暴发性增殖使海洋生态失衡,因此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白色霞水母触手上有大量刺丝囊,当受到刺激会释放刺丝和毒素,各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渔民或者涉海工作者被蜇伤。因此,白色霞水母已成为国家海洋局有害水母监测的重点海洋生物之一。然而,白色霞水母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其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螅状幼体、碟状幼体、幼水母及成体水母等不同阶段。不同生活史阶段形态差异较大,并且在采集过程中容易受损,使得传统形态鉴定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董婧等通过对白色霞水母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和结构研究发现,白色霞水母与海蜇的螅状幼体从形态上难以区分。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检测白色霞水母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引物是CN‑F3、CN‑B3、CN‑FIP、CN‑BIP;CN‑F3:5'‑ATGCCTGTTCTTATAGGAGG‑3'CN‑B3:5'‑CCATGTCTACAGATCCTCC‑3'CN‑FIP:5'‑TGTTAAGTCTGGGGAAAGCCATATTTGGTAACTGACTTATACCTTTG‑3'CN‑BIP:5'‑ATCAGCTTTAATAGAACAAGGTGCATGAATAGATGCTAAAGTGGGATA‑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检测白色霞水母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引物是CN-F3、
CN-B3、CN-FIP、CN-BIP;
CN-F3:5'-ATGCCTGTTCTTATAGGAGG-3'
CN-B3:5'-CCATGTCTACAGATCCTCC-3'
CN-FIP:5'-TGTTAAGTCTGGGGAAAGCCATATTTGGTAACTGACTTATACCTTTG-3'
CN-BIP:5'-ATCAGCTTTAATAGAACAAGGTGCATGAATAGATGCTAAAGTGGGATA-3'。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白色霞水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
CN-F3、CN-B3、CN-FIP、CN-BIP作为特异性引物,通过LAMP反应进行检测。
3.按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检测白色霞水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AMP
反应体系包括:0.5-2.0μL dNTPs(10mmol/L,终浓度范围:
0.2mmol/L-0.8mmol/L)、1.25-7.5μL甜菜碱(4mol/L,终浓度范围:
0.2mol/L-1.2mol/L)、0.5μL引物CN-F3(10μmol/L,终浓度:0.2μmol/L)、
0.5μL引物CN-B3(10μmol/L,终浓度:0.2μmol/L)、0.25-4μL引物
CN-FIP(20μmol/L,终浓度范围:0.2-3.2μmol/L)、0.25-4μL引物CN-BIP
(20μmol/L,终浓度范围:0.2-3.2μmol/L)、4μL MgSO4(36mmol/L,终
浓度:6mmol/L)、2.5μL 10×ThermoPol缓冲液、1μL Bst DNA聚合酶(大
片段,8U)、1μL DNA模板,加灭菌的去离子水至25μ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援董志军刘东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