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后背门连接结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747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后背门连接结构、车辆。所述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包括背门框外板、后背门撑杆安装件、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其中,所述背门框外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叠加固定连接;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固定支撑在所述D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内板之间,并能够与后背门撑杆的穿过所述背门框外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以有效地利用车辆的D柱来提升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的结构强度,确保车辆后背门的正常开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一种后背门连接结构、以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的后背门与背门框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后背门的后背门撑杆,特别是在一些越野车辆中,车体框架的后部设置有D柱,而背门框则固定安装在D柱上。例如,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后背门撑杆的一种车身安装点结构中,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背门框外板1、后背门撑杆安装板14、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后背门撑杆安装板14设置为平板状并焊接在背门框外板1的内侧面上,后背门撑杆安装板14则与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保持间隔。然而,现有这样的安装点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当后背门开启时,后背门撑杆对该后背门撑杆安装板14产生的应力将直接作用在背门框外板1和后背门撑杆安装板14上,使得两者承受的应力集中,当支撑强度不够时,将使得该安装点的背门框外板1和/或后背门撑杆安装板14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影响车辆后背门的正常开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以有效地利用车辆的D柱来提升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的结构强度,确保车辆后背门的正常开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该支撑安装结构包括背门框外板、后背门撑杆安装件、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所述背门框外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叠加固定连接;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固定支撑在所述D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内板之间,并能够与后背门撑杆的穿过所述背门框外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的连接件固定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中,由于背门框外板和D柱加强板叠加固定连接,并且用于连接后背门撑杆的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固定支撑在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之间,也就是,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同时与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固定连接,这样,在后背门开闭过程中,后背门撑杆施加在背门框外板上的力通过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分解传递到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上,使得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也能够承受该作用力,从而有效地利用车体框架后部设置的D柱来显著地提升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内形成有空腔。进一步地,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形成为U形板,该U形板的底板与所述D柱加强板面接触,该U形板两侧的侧板分别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形成所述空腔。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至少一端形成有端板,该端板与两侧的所述侧板连接封闭所述空腔的端部,并且所述端板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U形板的边缘处形成有向外伸出并围绕所述空腔延伸的裙部,所述裙部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背门框外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上形成有供所述后背门撑杆的连接件穿过的开口,并且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上形成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装配孔。进一步地,所述背门框外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上的供所述后背门撑杆的连接件穿过的所述开口形成为与所述装配孔对应的通孔。优选地,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的朝向所述D柱内板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母,该螺母的螺纹孔与所述装配孔同轴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背门连接结构,该后背门连接结构包括后背门、后背门撑杆和以上所述的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后背门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背门,所述后背门撑杆的另一端的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背门框外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并与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固定连接。这样,在后背门开闭过程中,后背门撑杆施加在背门框外板上的力通过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分解传递到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上,使得车辆的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也能够承受该作用力,从而有效地利用车体框架后部设置的D柱来显著地提升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的结构强度。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以上所述的后背门连接结构。如上所述,由于该后背门连接结构能够将后背门撑杆施加在背门框外板上的力通过后背门撑杆安装件分解传递到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上,使得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也能够承受该作用力,从而有效地利用车体框架后部设置的D柱来显著地提升后背门撑杆的车身安装点的结构强度,这样,可以良好地确保车辆的后背门正常可靠开闭,提高车辆的整体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后背门撑杆的一种安装点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后背门撑杆安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腔未显示;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背门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后背门未显示。附图标记说明:1-背门框外板,2-后背门撑杆安装件,3-D柱加强板,4-D柱内板,5-空腔,6-底板,7-侧板,8-端板,9-裙部,10-开口,11-装配孔,12-螺母,13-后背门撑杆,14-后背门撑杆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包括背门框外板1、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其中,背门框外板1和D柱加强板3叠加固定连接,例如背门框外板1焊接或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D柱加强板3上,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固定支撑在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之间,也就是,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D柱加强板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D柱内板4,以在装配后背门撑杆时,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能够与后背门撑杆的穿过背门框外板1和D柱加强板3的连接件固定连接。这样,由于背门框外板1和D柱加强板3叠加固定连接,例如,两者焊接或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用于连接后背门撑杆的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固定支撑在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之间,也就是,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同时与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固定连接,这样,在后背门开闭过程中,后背门撑杆施加在背门框外板1上的力通过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分解传递到D柱内板4和D柱加强板3上,使得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也能够承受该作用力,从而有效地利用车体框架后部设置的D柱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所述支撑安装结构包括背门框外板(1)、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框外板(1)和所述D柱加强板(3)叠加固定连接;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固定支撑在所述D柱加强板(3)和所述D柱内板(4)之间,并能够与所述后背门撑杆的穿过所述背门框外板(1)和所述D柱加强板(3)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后背门撑杆的支撑安装结构,所述支撑安装结构包括背门框
外板(1)、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D柱加强板(3)和D柱内板(4),其
特征在于,
所述背门框外板(1)和所述D柱加强板(3)叠加固定连接;
所述后背门撑杆安装件(2)固定支撑在所述D柱加强板(3)和所述D
柱内板(4)之间,并能够与所述后背门撑杆的穿过所述背门框外板(1)和
所述D柱加强板(3)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撑杆
安装件(2)内形成有空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撑杆
安装件(2)形成为U形板,所述U形板的底板(6)与所述D柱加强板(3)
面接触,所述U形板两侧的侧板(7)分别与所述D柱内板(4)固定连接,
且所述底板(6)和所述侧板(7)形成所述空腔(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5)
的至少一端形成有端板(8),所述端板(8)与两侧的所述侧板(7)连接封
闭所述空腔(5)的端部,并且所述端板(8)与所述D柱内板(4)固定连
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的
边缘处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常同点冉红彬孙计晨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