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晓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208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21-36份,木香12-18份,白藓皮11-16份,凤凰衣19-23份,郁金13-18份,青黛9-16份,冰片5-9份,石榴皮3-8份,焦术1-6份,柴胡2-8份,沙参1-6份,百合3-7份,甘草11-16份,赶风柴10-16份,吴茱萸13-18份,瓦楞子21-30份,紫河车粉23-28份,象贝母13-18份,灵脂18-26份,黄连5-15份,蒲公英15-30份,黄柏1-10份,牛羊草结1-10份,山油柑肉2-10份,鸡内金5-15份,麦芽2-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纯中药方剂,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疗程短,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且其药源广、成本低、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属于中药制备

技术介绍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转化等特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中医认为主要是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胃,饮食内伤、脾胃受损,遗传因素或某些药物所致。其临床表现除了脘腹疼痛外,尚伴有泛酸、呕吐、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少数病人可无先兆,以出血或穿孔为首见症状。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的有关医学资料表明,无论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效果虽明显,但治愈后二年内的复发率达95%以上,给人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复发的问题一直是医学界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医临床上多采取辩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香砂平胃丸、左金丸、香砂六君丸等,但这些药物存在疗程长,见效慢,效果不明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化性溃疡治愈后不复发的中药散剂,同时还提供一种制备中药散剂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21-36份,木香12-18份,白藓皮11-16份,凤凰衣19-23份,郁金13-18份,青黛9-16份,冰片5-9份,石榴皮3-8份,焦术1-6份,柴胡2-8份,沙参1_6份,百合3-7份,甘草11-16份,赶风柴10-16份,吴茱萸13-18份,瓦楞子21-30份,紫河车粉23-28份,象贝母13-18份,灵脂18-26份,黄连5-15份,蒲公英15-30份,黄柏1-10份,牛羊草结1_10份,山油柑肉2-10份,鸡内金5-15份,麦芽2-13份。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25-30份,木香13-16份,白藓皮12-15份,凤凰衣20-22份,郁金14-17份,青黛10-15份,冰片6-8份,石榴皮4-7份,焦术2-5份,柴胡3_6份,沙参2_5份,百合4_5份,甘草12-15份,赶风柴12-14份,吴茱萸14-16份,瓦楞子22-28份,紫河车粉24-26份,象贝母15-16份,灵脂20-22份,黄连9-11份,蒲公英19-25份,黄柏4_7份,牛羊草结3_6份,山油柑肉4-7份,鸡内金10-12份,麦芽6-8份。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28份,木香15份,白藓皮13份,凤凰衣21份,郁金15份,青黛12份,冰片7份,石榴皮5份,焦术4份,柴胡5份,沙参3份,百合4份,甘草13份,赶风柴13份,吴茱萸15份,瓦楞子26份,紫河车粉25份,象贝母15份,灵脂21份,黄连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6份,牛羊草结5份,山油柑肉5份,鸡内金11份,麦芽7份。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25份,木香13份,白藓皮12份,凤凰衣20份,郁金14份,青黛10份,冰片6份,石榴皮4份,焦术2份,柴胡3份,沙参2份,百合4份,甘草12份,赶风柴12份,吴茱萸14份,瓦楞子22份,紫河车粉24份,象贝母15份,灵脂20份,黄连9份,蒲公英19份,黄柏4份,牛羊草结3份,山油柑肉4份,鸡内金10份,麦芽6份。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30份,木香16份,白藓皮15份,凤凰衣22份,郁金17份,青黛15份,冰片8份,石植皮7份,焦术5份,柴胡6份,沙参5份,百合5份,甘草15份,赶风柴14份,吴茱萸16份,瓦楞子28份,紫河车粉26份,象贝母16份,灵脂22份,黄连11份,蒲公英25份,黄柏7份,牛羊草结6份,山油柑肉7份,鸡内金12份,麦芽8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制备上述中药颗粒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照重量配比取石榴皮、焦术、柴胡、沙参、百合、甘草、赶风柴、吴茱萸、瓦楞子、紫河车粉、象贝母、灵脂,加入重量为药材总重量6-10倍的水,65-70摄氏度浸泡18-25个小时; (2)将步骤(I)中的水温梯度升高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0-30分钟,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3)将药渣重复步骤(I)和步骤(2)2-5次,合并所得的药液,将药液在5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烘干2-3小时,得到药物浸膏; (4)将海螵蛸、木香、白藓皮、凤凰衣、郁金、青黛、冰片研磨成500-800目的细粉末; (5)将黄连、蒲公英、黄柏、牛羊草结、山油柑肉、鸡内金、麦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6)将步骤(3)的药物浸膏、步骤(4)的药物细粉末和步骤(5)的药物挥发油混合,搅拌混着均匀,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分装既得。优选的,将步骤(I)中的药材研磨成粉末,粉末的大小在300-500目之间。所述的步骤(2)中的水温梯度升高到沸腾的方式是:水温每3-5分钟升高10摄氏度,并且每升高10摄氏度保持10分钟。优选的,步骤(5)中的药物研磨成300-500目的粉末。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颗粒剂益气健脾增强脾胃机能,可以止血、活血双向调节、使溃疡最下层的陈旧瘢痕组织减少或消失,服用后其药物中所含的胶质在溃疡面迅速形成保护膜,避免胃酸和蛋白酶的侵蚀。本专利技术用于临床,不仅快速消除临床症状治其标,而且在短期内使溃疡愈合治其本,所治病例复发率低,特别是对经过和中西药物治疗后病情反复发作的溃疡患者,口服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同样有彻底治愈不再复发的较好疗效,临床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而且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药方剂,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疗程短,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且其药源广、成本低、适于临床推广应用。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经临床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25例,服用按照实施例1制成的颗粒,每次服用30-40克,每天三次,连续使用15天为一个疗程,可连服2至4个疗程。疗效评价:治愈:症状消失不复发;显效: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症状未消失,无明显改变。治疗结果:治愈和显效共113例,有效率高达90%,3_5月后再随访,均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28份,木香15份,白藓皮13份,凤凰衣21份,郁金15份,青黛12份,冰片7份,石榴皮5份,焦术4份,柴胡5份,沙参3份,百合4份,甘草13份,赶风柴13份,吴茱萸15份,瓦楞子26份,紫河车粉25份,象贝母15份,灵脂21份,黄连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6份,牛羊草结5份,山油柑肉5份,鸡内金11份,麦芽7份。制备上述中药颗粒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照重量配比取石榴皮、焦术、柴胡、沙参、百合、甘草、赶风柴、吴茱萸、瓦楞子、紫河车粉、象贝母、灵脂,加入重量为药材总重量8倍的水,66摄氏度浸泡20个小时; (2)将步骤(I)中的水温梯度升高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6分钟,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3)将药渣重复步骤(I)和步骤(2)4次,合并所得的药液,将药液在5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烘干2-3小时,得到药物浸膏; (4)将海螵蛸、木香、白藓皮、凤凰衣、郁金、青黛、冰片研磨成600目的细粉末; (5)将黄连、蒲公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海螵蛸21‑36份,木香12‑18份,白藓皮11‑16份,凤凰衣19‑23份,郁金13‑18份,青黛9‑16份,冰片5‑9份,石榴皮3‑8份,焦术1‑6份,柴胡2‑8份,沙参1‑6份,百合3‑7份,甘草11‑16份,赶风柴10‑16份,吴茱萸13‑18份,瓦楞子21‑30份,紫河车粉23‑28份,象贝母13‑18份,灵脂18‑26份,黄连5‑15份,蒲公英15‑30份,黄柏1‑10份,牛羊草结1‑10份,山油柑肉2‑10份,鸡内金5‑15份,麦芽2‑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宋晓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