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9676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颗粒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0~30、三七5~15、黄柏40~60、地榆10~30、透骨草20~50、厚朴30~50、连翘15~25、知母40~60、白鲜皮10~30、红花8~15、地丁5~10、土茯苓40~60、蒲公英10~20、全蝎1~5和石斛10~30。各药材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用于治疗肛肠类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且长期服用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适合病弱体虚者服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肛肠病主要包括:痔疮、便血、腹泻、便秘、肛瘘、肛裂、直结肠炎、肛周脓肿、直肠炎、结肠癌、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肛窦炎、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及其它传染性病毒性疾病。肛肠病的病因,不外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规律、饮食品种、慢性疾病等因素。如食物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改变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况,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引起肛门直肠疾病。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慢性疾病:如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肛肠疾病发生的诱因。临床上一般把痔分为四型:轻度(I型)、中度(II型)不需手术,因为患者发病不是很频繁、很严重,一般采取保守治疗,重在改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再配合一些中药外敷,一般能控制或减轻病情。痔疮为III型和IV型,此类痔疮患者如果频繁发作且饮食生活调理不能完全改善则需手术治疗。治疗痔疮,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术是外切内扎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克服了目前治疗这些病的效果不佳的情况,它药性温和,对治疗肛肠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长期服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所述中药颗粒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0~30、三七5~15、黄柏40~60、地榆10~30、透骨草20~50、厚朴30~50、连翘15~25、知母40~60、白鲜皮10~30、红花8~15、地丁5~10、土茯苓40~60、蒲公英10~20、全蝎1~5和石斛10~30。根据上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所述中药颗粒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2~28、三七10~15、黄柏45~55、地榆16~24、透骨草25~45、厚朴35~45、连翘18~22、知母45~56、白鲜皮16~26、红花9~12、地丁6~8、土茯苓45~56、蒲公英12~16、全蝎3~5和石斛15~25。根据上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所述中药颗粒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5、三七12、黄柏50、地榆18、透骨草30、厚朴40、连翘20、知母48、白鲜皮24、红花10、地丁7、土茯苓50、蒲公英15、全蝎4和石斛20。根据上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干净干燥后的各个原料,将各个原料分别粉碎成120~140目备用;(2)、按照上述配比称取步骤(1)中配各个原料混合均匀后置入煎煮釜中,加入原料总质量4~6倍量的去离子水,大火煎煮45~60min,再文火煎煮2~3h,再过滤煎液,收集滤液,浓缩,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03~1.14的稠膏;(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烘1~2小时,得烘干物,接着于温度为70~90℃干燥;(4)、将步骤(3)所得物按照中药颗粒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压制成颗粒。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剂中各味原料药的药理:金银花:味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经;胃经;心经;肺经;大肠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黄柏:味苦,性寒。归经:肾经;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地榆:苦酸;寒;无毒;入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透骨草:味甘、辛,性温;入肺、肝二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散瘀消肿。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月经闭止、痈肿疔毒、颈淋巴结核等病症。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功效: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连翘:味苦,微寒。归肺、心、胆经。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本品所含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剂有镇吐作用、抗肝损伤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疮毒,痰核瘰疬,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涩痛等。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红花: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地丁:味苦辛,寒;入心、脾经。功效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土茯苓:味甘淡,平;入胃经、脾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肠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肾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全蝎: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治病证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石斛:味甘,性微寒。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在组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专利技术人的长期临床实践,该药精选原料,配伍合理,功效互补,能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临床应用表明,该药对治疗痔疮、便血、腹泻、便秘等肛肠病可标本兼治,治愈后不反弹,疗效巩固,本专利技术制作工艺保存了药物的药性,大大的提高了疗效。(2)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药产品,安全,治疗费用低,见效快,一般1~2个疗程见效,患者痛苦小、不抗药,毒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受,避免了大剂量使用西药产生毒副作用的缺陷。(3)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剂克服了目前治疗这些病的效果不佳的情况,让病人不做手术,完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治愈这些病,减短了病痛的时间,节约了治疗费用,能够真正的为广大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帮助。用法用量使用时,小儿每天2~3次,每次口服5g本中药颗粒剂,成人每天3次,每次口服10g本中药颗粒剂,7天为一疗程。病例统计:专利技术人从2013~2015年共收治有记载的肛肠疾病的患者396例,男189例,女207例,共治愈355例,占89.6%;有效32例,占8.1%;治愈率为97.7%。典型病例:田女士,28岁,2014年2月来诊,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颗粒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0~30、三七5~15、黄柏40~60、地榆10~30、透骨草 20~50、厚朴30~50、连翘 15~25、知母40~60、白鲜皮10~30、红花8~15、地丁5~10、土茯苓40~60、蒲公英 10~20、全蝎1~5和石斛 1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颗粒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0~30、三七5~15、黄柏40~60、地榆10~30、透骨草20~50、厚朴30~50、连翘15~25、知母40~60、白鲜皮10~30、红花8~15、地丁5~10、土茯苓40~60、蒲公英10~20、全蝎1~5和石斛1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颗粒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2~28、三七10~15、黄柏45~55、地榆16~24、透骨草25~45、厚朴35~45、连翘18~22、知母45~56、白鲜皮16~26、红花9~12、地丁6~8、土茯苓45~56、蒲公英12~16、全蝎3~5和石斛15~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肛肠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作武张英高宗跃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