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20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浙贝母、牡蛎、莪术、枳壳、红花、薏苡仁、黄芩、野菊花、栀子、生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组方合理,辨证给药,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散结的作用,对于痤疮尤其是痰湿瘀滞型痤疮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比如过多食用油腻的食物、熬夜、 精神压力大等,痤疮的发病已从青年向中年和少年扩展,但其患病率仍以青春期男女最高。 痤疮又称粉刺,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 《医宗金鉴》记载:"肺风粉刺,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肩,色赤 肿痛,破出白粉汁。"本病多由内生痰湿,郁热化火,上蒸头面而发。 痤疮的病因复杂,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发病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毛囊、皮脂腺大 量分泌,微生物感染,免疫学因素,饮食,情绪,物理,化学等因素有关。西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是:消除毛囊内的细菌和炎症;抑制皮脂腺分泌过剩;改善毛囊和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主 要应用抗生素、维甲酸类、皮质类固醇激素、雌激素、雄性激素诘抗剂、维生素等。严重者可 联合用药。西药治疗粉刺副作用大,复发率高。 中医多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经验,辨证分型,辩证施治,运用中药内服加外用相配 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因此,发挥中医药特色,寻求简便易行、副作用小、 疗效可靠的中药药物组合物是我们研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痤疮的新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起效快,疗效好,毒 副作用小,它由以下原料制得:浙贝母、牡蛎、莪术、枳壳、红花、薏苡仁、黄芩、野菊花、栀子、 生地。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 份配比的药物原料组成:浙贝母5-10份、牡蛎10-20份、莪术8-14份、枳壳10-20份、红花 1-8份、薏苡仁15-20份、黄芩10-20份、野菊花5-10份、栀子2-6份、生地5-10份。 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浙 贝母7份、牡蛎15份、莪术11份、枳壳15份、红花4份、薏苡仁18份、黄芩15份、野菊花8 份、栀子4份、生地8份。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 的原料浙贝母、牡蛎、莪术、枳壳、红花、薏苡仁、黄芩、野菊花、栀子、生地分别粉碎成粗粉 后,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量的水,浸泡60分钟后,煎煮60分钟,滤过,并将滤液减压浓缩至 稠膏即得。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制得的本专利技术药物活性成分基础上直接入药使用或加入 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常规工艺制备成所需制剂。如可以制成常用的片剂(分散片、泡 腾片、口腔崩解片、含片、咀嚼片、泡腾片)、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滴 丸剂)、散剂等固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也可以制成糖衆、口服液、水剂、合剂、汤剂等液体 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因此,该药物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外,还可以含有药学上可以接受的 辅料。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口服液、水剂、冲剂、胶囊剂或 散剂等。 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特别是在制备治疗痰湿瘀滞 型痤疮药物中的用途。通过临床试验可知,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 率为62. 5 %,对照组为33. 3 %,治愈率比较,P值均< 0. 05,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治疗组 为97. 9%,对照组为81. 3%,,总有效率比较,P值均< 0. 05,有显著性差异。 在安全性评价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无异常变化,治 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且无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 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方解如下:所述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清热散结, 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牡蛎,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憚瘕痞块,瘀血经闭,食 积胀痛;早期宫颈癌。枳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 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 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 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 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 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野菊花,苦、辛,微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 晕。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 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紐,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生地,甘,寒。归心、肝、肾 经。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 血,衄血,发斑发瘆。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以清热解毒、养阴散结为治疗原则,方中浙贝母、牡蛎养阴清 热、化痰散结;莪术、枳壳、红花活血化瘀,贯通经络;薏苡仁、黄芩解毒消痈、清热利湿;野 菊花、栀子、生地凉血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本专利技术药物组方合理,辨证施治,起到了标本同 治的效果,可有效治愈痤疮特别是痰湿瘀滞型痤疮病症。经临床应用验证,疗效确切,药性 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及严重不良反应,安全系数高,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到95 %以上,值 得进一步研宄及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 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变更、 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专利技术各原料:浙贝母7份、牡蛎15份、莪术11份、枳壳15份、 红花4份、薏苡仁18份、黄芩15份、野菊花8份、栀子4份、生地8份。 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浙贝母、牡蛎、莪术、枳壳、红花、薏苡仁、黄 芩、野菊花、栀子、生地分别粉碎成粗粉后,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量的水,浸泡60分钟后,煎 煮60分钟,滤过,并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即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入 药使用或加入辅料用常规制剂工艺制得口服液、水剂、冲剂、胶囊剂或散剂等常用的口服制 剂。 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治疗痤疮症时,服用所制备的冲剂或散剂,每袋含生药量 3g,每日3次,每次1袋,饭后半小时服。 实施例2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专利技术各原料:浙贝母5份、牡蛎10份、莪术8份、枳壳10份、 红花1份、薏苡仁15份、黄芩10份、野菊花5份、栀子2份、生地5份。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专利技术各原料:浙贝母10份、牡蛎20份、莪术14份、枳壳20份、 红花8份、薏苡仁20份、黄芩20份、野菊花10份、栀子6份、生地10份。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按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浙贝母5‑10份、牡蛎10‑20份、莪术8‑14份、枳壳10‑20份、红花1‑8份、薏苡仁15‑20份、黄芩10‑20份、野菊花5‑10份、栀子2‑6份、生地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
申请(专利权)人:陈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