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9734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3:54
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其具备:座椅靠背(2);附属部件(7),其被轴支撑于该座椅靠背(2),能够在容纳于贯通座椅靠背(2)的缓冲垫(11)而形成的容纳凹部(4)中的收纳位置(A)和向座椅靠背(2)的前方突出的突出位置(B)之间转动;和内部板(26),其将容纳凹部(4)的后方开口面封闭,在座椅靠背(2)的框架(10)安装有板支撑部件(20),所述板支撑部件(20)具有从上方与该内部板(26)的下端部嵌合的保持槽(21),其中,在保持槽(21)和与之嵌合的内部板(26)的下端部的对置面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别形成有彼此卡合而抑制内部板(26)向上方移动的卡定突起(22)和卡定槽(24)。由此,不采用铆钉等特别的固定部件就能够简单地抑制与板支撑部件的保持槽嵌合的内部板的下端部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座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装置的改进,所述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座椅靠背;附属部件,其被轴支撑于该座椅靠背,能够在容纳于容纳凹部中的收纳位置和向座椅靠背的前方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容纳凹部贯通座椅靠背的缓冲垫而形成;和内部板,其将所述容纳凹部的后方开口面封闭,在座椅靠背的框架安装有板支撑部件,所述板支撑部件具有从上方与该内部板的下端部嵌合的保持槽。
技术介绍
这样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被公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119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中,为了抑制与板支撑部件的保持槽嵌合的内部板的下端部脱离,将内部板钉于板保持部件。但是,由于该铆钉作业必须在座椅靠背下方的狭窄的地方进行,因此很困难且需要熟练。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所述车辆用座椅装置:不采用铆钉(tacker)等特别的固定部件就能够简单地抑制与板支撑部件的保持槽嵌合的内部板的下端部脱离。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座椅靠背;附属部件,其被轴支撑于该座椅靠背,能够在容纳于容纳凹部中的收纳位置和向座椅靠背的前方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容纳凹部贯通座椅靠背的缓冲垫而形成;和内部板,其将所述容纳凹部的后方开口面封闭,在座椅靠背的框架安装有板支撑部件,所述板支撑部件具有从上方与该内部板的下端部嵌合的保持槽,所述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槽和与之嵌合的所述内部板的下端部的对置面中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别形成有彼此卡合而抑制所述内部板向上方移动的卡定突起和卡定槽。另外,上述附属部件对应于后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扶手7。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板的侧面,在其左右方向整个宽度范围形成所述卡定槽,在所述保持槽的内侧面形成所述卡定突起。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或者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卡定突起呈肋状与所述板支撑部件一体成型。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或者第三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在于,利用底壁部、从该底壁部的前后两侧缘立起而在彼此之间限定所述保持槽的前壁部和后壁部构成所述板支撑部件,以从该前壁部和后壁部中的一方的上端部向所述保持槽侧弯曲的方式形成所述卡定突起,所述板支撑部件和卡定突起一体成型。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第四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壁部形成所述卡定突起,所述前壁部形成为比所述后壁部更高地延伸。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五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在于,在后面板设置有通过从后方切起成型而向前方突出的支撑片,所述后面板固定于所述框架并覆盖座椅靠背的后表面,所述板支撑部件夹持在该支撑片与所述后面板之间,在所述后面板,能够通过所述支撑片的切起痕迹的开口部而目视确认所述支撑片和后面板对所述板支撑部件的夹持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由于在板支撑部件的保持槽和与之嵌合的内部板的下端部的对置面中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别形成有彼此卡合而抑制内部板向上方移动的卡定突起和卡定槽,因此仅将内部板的下端部与保持槽嵌合就能够通过卡定突起与卡定槽的卡合来抑制内部板向上方移动,因此,即使有时内部板承受来自后方的载荷而向前方挠曲,也能够防止内部板从保持槽脱离。并且,不需要用于抑制内部板从保持槽中脱离的特别的固定部件,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结构的简化和装配性提高,能够有助于降低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内部板的侧面,在其左右方向整个宽度范围形成卡定槽,在保持槽的内侧面形成卡定突起,因此,在内部板的沿着左右方向的哪个位置都能够使卡定突起与卡定槽卡合,能够使装配性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由于将卡定突起呈肋状与板支撑部件一体成型,因此不仅能够避免由卡定突起引起的部件数量增加,而且卡定突起成为加强肋而强化板支撑部件的刚性,能够提高与卡定槽的卡合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利用底壁部、从该底壁部的前后两侧缘立起而在彼此之间限定保持槽的前壁部和后壁部构成板支撑部件,以从该前壁部和后壁部中的一方的上端部向保持槽侧弯曲的方式形成卡定突起,板支撑部件和卡定突起一体成型,因此,带有卡定突起的板支撑部件构成一个部件,能够有助于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结构的简化。并且,由底壁部、前壁部和后壁部构成的一体的板支撑部件形成刚性高的槽形截面结构,能够牢固地支撑内部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在板支撑部件中,在后壁部形成卡定突起,前壁部形成为比后壁部更高地延伸,因此,当内部板的中间部由于来自后方的载荷的作用而向前方挠曲时,在板支撑部件中,内部板以高度高的前壁部的上端为支点而向前方倾斜,与之相应地,内部板后表面的卡定槽更牢固地与高度低的后壁部上端部的卡定爪卡合,能够有效地抑制内部板向上方脱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在后面板设置通过从后方切起成型而向前方突出的支撑片,所述后面板固定于框架并覆盖座椅靠背的后表面,板支撑部件夹持在该支撑片与后面板之间,因此,不使用特别的支撑部件就能够将内部板安装于框架,能够进一步有助于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结构的简化,并且,在后面板,能够通过支撑片的切起痕迹的开口部而目视确认支撑片和后面板对板支撑部件的夹持状态,因此,不在后面板设置专用的窥视窗就能够目视确认内部板的支撑状态,能够防止装配不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座椅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座椅靠背的框架周边部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3-3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4-4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箭头5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图5中的要部立体图。图7是图3中的箭头7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与图7对应的、内部板的作用说明图。图9是沿图2中的9-9线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沿图2中的10-10线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内部板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与图6的对应图。标号说明S:座椅2:座椅靠背4:容纳凹部7:附属部件(扶手)10:框架11:缓冲垫15:后面板20:板支撑部件20a:底壁部20b:前壁部20c:后壁部21:保持槽22:卡定突起23:开口部24:卡定槽25:支撑片26:内部板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汽车为基准而言。在图1中,座椅S在图示例中是设置于汽车的地板上的三名乘客用的后部座椅,其由座椅座垫1和从其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座椅靠背2构成,在座椅靠背2的上部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地配备有三名乘客用的三个头枕3a、3b、3c。此外,在座椅靠背2的中央部设置有容纳凹部4,扶手7经枢轴6而被支撑于在该容纳凹部4内的下部配设的左右一对托架5、5(参照图3和图4),所述扶手7能够在容纳在容纳凹部4中的收纳位置A(参照图3)和向前方突出而被载置于座椅座垫1上的突出位置B之间转动。在该扶手7,在其突出位置B的上表面设置有杯架8。在图1~图3、图5和图6中,座椅靠背2由框架10和被支撑于该框架10的缓冲垫11构成,缓冲垫11的表面被皮革或者合成皮革制的表皮12包覆。所述容纳凹部4贯通缓冲垫11的中央部,在该容纳凹部4的上方和下方残存有缓冲垫11的上侧垫部11a和下侧垫部11b。所述框架10由以下部分构成:以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座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该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座椅靠背(2);附属部件(7),其被轴支撑于该座椅靠背(2),能够在容纳于容纳凹部(4)中的收纳位置(A)和向座椅靠背(2)的前方突出的突出位置(B)之间转动,所述容纳凹部(4)贯通座椅靠背(2)的缓冲垫(11)而形成;和内部板(26),其将所述容纳凹部(4)的后方开口面封闭,在座椅靠背(2)的框架(10)安装有板支撑部件(20),所述板支撑部件(20)具有从上方与该内部板(26)的下端部嵌合的保持槽(21),所述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槽(21)和与之嵌合的所述内部板(26)的下端部的对置面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别形成有彼此卡合而抑制所述内部板(26)向上方移动的卡定突起(22)和卡定槽(2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07 JP 2012-1753551.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该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座椅靠背(2);附属部件(7),其被轴支撑于该座椅靠背(2),能够在容纳于容纳凹部(4)中的收纳位置(A)和向座椅靠背(2)的前方突出的突出位置(B)之间转动,所述容纳凹部(4)贯通座椅靠背(2)的缓冲垫(11)而形成;和内部板(26),其将所述容纳凹部(4)的后方开口面封闭,在座椅靠背(2)的框架(10)安装有板支撑部件(20),所述板支撑部件(20)具有从上方与该内部板(26)的下端部嵌合的保持槽(21),所述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槽(21)和与之嵌合的所述内部板(26)的下端部相对置的对置面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别形成有彼此卡合而抑制所述内部板(26)向上方移动的卡定突起(22)和卡定槽(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板(26)的侧面,在其左右方向整个宽度范围形成所述卡定槽(24),在所述保持槽(21)的内侧面形成所述卡定突起(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田卓治佐藤竹志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