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用座椅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辆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11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7
车辆用座椅(1)包括:一对下轨(10),彼此平行地配置;第一上轨(21)与第二上轨(22),在一对下轨(10)的各下轨(10)上沿其长边方向排列配置,且能够沿着下轨(10)移动;第一座椅(31),连结于第一上轨(21);第二座椅(32),连结于第二上轨(22);第一供电设备(51),对设于第一座椅(31)的电气零件(40)进行供电;以及第二供电设备52,对设于第二座椅(32)的电气零件(40)进行供电,其中,第一供电设备(51)与第二供电设备(52)在沿着下轨(10)的长边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地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等的车辆用座椅


技术介绍

1、以往,已知有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包括使座椅沿着轨道而电动地移动的电动滑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所述电动滑轨包括下轨及沿着下轨移动的上轨,在所述上轨连结有座椅,通过配设于上轨的马达的驱动,使上轨沿着下轨移动,从而使座椅朝前后滑动移动。

3、具体而言,配设于上轨的马达使卡合于沿着下轨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多个卡合孔(螺杆卡合部)的螺杆构件旋转,从而使上轨沿着下轨移动。

4、而且,已知有对电动滑轨中的马达等驱动部供给电力的供电设备的技术。

5、例如,已知有一种供电设备,其包括供电轨道与沿着供电轨道移动的母排(busbar)(移动体),可经由所述母排来对上轨的驱动部供给电力。所述供电设备中,通过使连接于平滑地伸缩的柔性扁平电缆的端部的母排沿着供电轨道移动,容易使所述总线等价追随于上轨的移动,从而能够实现适当的电力供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6、例如,已知有一种供电设备,其包括供电轨道与沿着供电轨道移动的滑动保护罩(移动体),可通过插通至所述滑动保护罩内部的线束来对上轨的驱动部供给电力。所述供电设备中,滑动保护罩以调整被收容在线束收容部中的线束的导出量的方式沿着供电轨道移动,由此,容易使线束追随于上轨的移动,从而能够实现适当的电力供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另外,滑动保护罩附设于上轨,且滑动保护罩沿着作为供电轨道的下轨移动。

7、并且,在设置于电动滑轨的座椅中安装空调用的加热器或风扇、安全带提醒器等各种电气零件的情况下,对于这些电气零件,也将通过所述供电设备来供给电力。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wo2020/141600号公报

11、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20-32862号公报

12、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6-1356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此外,近来,在长的电动滑轨上设置有多个座椅的车辆用座椅正在增加。

3、因此,期望对沿着轨道分别滑动移动的多个座椅(电气零件)适当地进行电力供给。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对沿着轨道移动的多个座椅的电力供给的车辆用座椅。

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6、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

7、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对下轨,彼此平行地配置;

9、第一上轨与第二上轨,在所述一对下轨的各下轨上沿其长边方向排列配置,且能够沿着所述下轨移动;

10、第一座椅,连结于所述第一上轨;第二座椅,连结于所述第二上轨;

11、第一供电设备,对设于所述第一座椅的电气零件进行供电;以及第二供电设备,对设于所述第二座椅的电气零件进行供电,其中,

12、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在沿着所述下轨的长边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地配置。

13、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14、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相对于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而言的相同的单侧。

15、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16、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所述一对下轨之间。

17、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18、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由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夹着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的位置。

19、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20、所述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与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邻接的位置,

21、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与所述一对下轨的另一个下轨邻接的位置。

22、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23、所述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后端的位置,

24、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的至少一部分上下或左右重叠。

25、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26、所述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后端的位置,

27、所述第一供电设备的后端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的前端相向。

28、技术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29、所述第一供电设备具有第一供电轨道与沿着所述第一供电轨道移动的第一移动体,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具有第二供电轨道与沿着所述第二供电轨道移动的第二移动体。

30、技术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31、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包括共同的供电轨道,

32、所述第一供电设备具有沿着所述共同的供电轨道移动的第一移动体,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具有沿着所述共同的供电轨道移动的第二移动体。

33、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34、第一座椅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一对下轨上的所述第一座椅的位置;以及第二座椅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一对下轨上的所述第二座椅的位置。

35、专利技术的效果

36、若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则第一供电设备与第二供电设备在沿着下轨的长边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地配置,因此能够将第一供电设备与第二供电设备配置成相对较紧凑的布局。

37、若为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则第一供电设备与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相对于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而言的相同的单侧,在所述下轨的相反侧可不配置供电设备,因此能够以将两个供电设备汇集的方式配置成相对较紧凑的布局。

38、若为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则第一供电设备与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一对下轨之间,在一对下轨的外侧可不配置供电设备,能够以将两个供电设备汇集的方式配置成相对较紧凑的布局。

39、若为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则第一供电设备与第二供电设备夹着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邻接于所述下轨而配设,因此能够以将两个供电设备汇集的方式配置成相对较紧凑的布局。

40、若为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则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与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邻接的位置,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与一对下轨的另一个下轨邻接的位置,因此能够在一对下轨之间确保空间。

41、通过像技术方案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那样使第一供电设备与第二供电设备的至少一部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下轨,彼此平行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相对于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而言的相同的单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所述一对下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由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夹着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与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邻接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后端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后端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具有第一供电轨道与沿着所述第一供电轨道移动的第一移动体,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具有第二供电轨道与沿着所述第二供电轨道移动的第二移动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包括共同的供电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椅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一对下轨上的所述第一座椅的位置;以及第二座椅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一对下轨上的所述第二座椅的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下轨,彼此平行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相对于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而言的相同的单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所述一对下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配设在由所述第一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二供电设备夹着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与所述一对下轨的其中一个下轨邻接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设备配设在偏靠所述下轨的前端的位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生佳成田一真杉田达弥小堤寛之樫野竜太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