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547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其支架(1)呈“L”型,支座(2)固定在支架(1)的上部,卡爪(3)固定在支座(2)的上部,使卡爪(3)与支座(2)之间形成一个与接触轨(15)轨顶形状相吻合的型腔(10),托块(4)卡装在接触轨(15)的轨顶,防护罩(5)卡装在托块(4)上,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稍大于防护罩(5),且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邻两个防护罩(5)的端头处,使接触轨(15)整体位于防护罩(5)和防护罩接头(6)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接触轨下部授电方式,使接触轨得到很好的防护,并发挥玻璃钢材质轻、高强度的优点,兼顾经济性和美观,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地铁采用接触轨授电方式向列车提供电力,应将接触轨支撑起来,并有绝缘防护装置。因此绝缘支撑装置不但起着绝缘和支承接触轨的作用,而且要承受运行状态下动态和静态的负荷,并要保证接触轨系统所有带高压的部分不会被意外碰触。目前采用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并没有将接触轨完全罩住,防护效果不很理想。此外,其接触轨是利用单个的压块固定于绝缘支柱上,安装和维修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一是便于现场安装、调试和维修,不但能保证接触轨的水平安装距离,而且能上下微调接触轨的安装尺寸,使得接触轨随温度变化伸缩自如。二是能防止支座、卡爪沿接触轨敷设方向左右摆动。三是防护罩、托块和接触轨成为一个整体,便于手工安装,可靠定位,能有效提高防护效果。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支座(2)、卡爪(3)、托块(4)、防护罩(5)及防护罩接头(6),支架(1)呈“L”型,支座(2)固定在支架(1)的上部,卡爪(3)固定在支座(2)的上部,使卡爪(3)与支座(2)之间形成一个与接触轨(15)轨顶形状相吻合的型腔(10),托块(4)卡装在接触轨(15)的轨顶,防护罩(5)卡装在托块(4)上,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稍大于防护罩(5),且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邻两个防护罩(5)的端头处,使接触轨(15)整体位于防护罩(5)和防护罩接头(6)内。卡爪(3)左端和底部的内壁上分别制有弧形凸起(7),支座(2)左端的外壁上制有与弧形凸起(7)相对应的两弧形凸起(8),使接触轨(15)轨顶的两侧及底部与弧形凸起(7)(8)形成线接触。支架(1)的底部制有长条孔(17),顶部制有长条孔(18),支座(2)上制有固定孔(9),螺栓(14)依次穿过止退垫圈(11)、方垫板(12)、长条孔(18)、固定孔(9)后旋装在多边形防转螺母(13)上,且使止退垫圈(11)的尖端插入方垫板(12)上的小孔(16)内,并将止退垫圈(11)朝外弯折90°。此外,多边形防转螺母(13)也可制在支座(2)上,与支座(2)为一整体结构。支座(2)与支架(1)之间的两个接触面上均制有水平齿槽(9),并使支架(1)与支座(2)通过其接触面上的水平齿槽(9)咬合。防护罩(5)和防护罩接头(6)的截面形状呈倒“U”形,通过其底部的圆角与托块(4)底部的圆角相扣卡装在托块(4)上。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支架的底部和顶部均制有长条孔,使支架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可调整距离,保证接触轨的相关安装距离。支架与支座通过各自接触面齿槽咬合,不仅垂直限位,并可上下微调接触轨的安装尺寸。螺栓与方垫板、多边形防转螺母、止退垫圈形成防松锁紧止退机构,并可用一个扳手紧固,保证接触轨随着温度变化伸缩自如。2、支座、卡爪与接触轨线接触,防止其沿接触轨敷设方向左右摆动。3、托块与接触轨安装后转位跨坐在接触轨上,从护罩两侧同时加压,使托块、防护罩和接触轨成为一个整体,手工安装,定位可靠。4、发挥玻璃钢材质轻、高强度的优点,采用BMC模压制造技术,兼顾经济性和美观,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松锁紧止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的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卡爪的结构示意图,图7、图8为本技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2、3、4、5、6、7、8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支座(2)、卡爪(3)、托块(4)、防护罩(5)及防护罩接头(6),支架(1)呈“L”型,支架(1)的底部制有长条孔(17),顶部制有长条孔(18),支座(2)上制有固定孔(9),支座(2)与支架(1)之间的两个接触面上均制有水平齿槽(9);螺栓(14)依次穿过止退垫圈(11)、方垫板(12)、长条孔(18)、固定孔(9)后旋装在方螺母(13)上,并使止退垫圈(11)的尖端插入方垫板(12)上的小孔(16)内,再将止退垫圈(11)朝外弯折90°,从而将支座(2)固定在支架(1)的左上部,并使支架(1)与支座(2)通过接触面上的水平齿槽(9)咬合。卡爪(3)固定在支座(2)的上部,使卡爪(3)与支座(2)之间形成一个与接触轨(15)轨顶形状相吻合的型腔(10),且卡爪(3)左端和底部的内壁上分别制有弧形凸起(7),支座(2)左端的外壁上制有与弧形凸起(7)相对应的两弧形凸起(8),使接触轨(15)轨顶的两侧及底部与弧形凸起(7)(8)形成线接触。托块(4)卡装在接触轨(15)的轨顶,防护罩(5)卡装在托块(4)上,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稍大于防护罩(5),使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邻两个防护罩(5)的端头处,防护罩(5)和防护罩接头(6)的截面形状呈倒“U”形,通过其底部的圆角与托块(4)底部的圆角相扣卡装在托块(4)上,使接触轨(15)整体位于防护罩(5)和防护罩接头(6)内。其中,支架、支座、卡爪、托块采用玻璃钢模压工艺制造。防护罩、防护罩接头采用玻璃钢拉挤工艺制造。方垫板采用不锈钢1Cr18Ni9冲压成型。螺栓采用不锈钢1Cr18Ni9加工制造。止退垫圈采用不锈钢1Cr18Ni9加工制造。多边形防转螺母为方螺母,可与支座制成一体。使用时,先将支架置于轨枕上预埋好的地脚螺栓处固定,将螺栓依次穿入止退垫圈、方垫板、支架、支座、方螺母,使止退垫圈的尖插入方垫板的小孔内,只用一个紧固扳手即可拧紧螺栓,再将止退垫圈朝外弯折90°,将支座与支架、方垫板、止退垫圈、方螺母连接起来,并使支架与支座通过各自接触面齿槽咬合。方垫板与方螺母、止退垫圈形成防松锁紧止退机构。将复合轨置于卡爪和支座之间的型腔中,并与两零件的凸起圆弧段线接触。穿入螺栓,将卡爪和支座连接紧密,拧紧螺栓。将托块手工卡装在接触轨的轨顶,转位跨坐在接触轨上。将防护罩套装在接触轨的轨顶上,并从护罩两侧同时加压卡装在托块上,使托块、防护罩和接触轨成为一个整体。最后将防护罩接头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邻两个防护罩的端头处,使接触轨整体位于防护罩和防护罩接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支座(2)、卡爪(3)、托块(4)、防护罩(5)及防护罩接头(6),其特征是:支架(1)呈“L”型,支座(2)固定在支架(1)的上部,卡爪(3)固定在支座(2)的上部,使卡爪(3)与支座(2)之间形成一个与接触轨(15)轨顶形状相吻合的型腔(10),托块(4)卡装在接触轨(15)的轨顶,防护罩(5)卡装在托块(4)上,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稍大于防护罩(5),且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邻两个防护罩(5)的端头处,使接触轨(15)整体位于防护罩(5)和防护罩接头(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支座(2)、卡爪(3)、托块(4)、防护罩(5)及防护罩接头(6),其特征是支架(1)呈“L”型,支座(2)固定在支架(1)的上部,卡爪(3)固定在支座(2)的上部,使卡爪(3)与支座(2)之间形成一个与接触轨(15)轨顶形状相吻合的型腔(10),托块(4)卡装在接触轨(15)的轨顶,防护罩(5)卡装在托块(4)上,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稍大于防护罩(5),且防护罩接头(6)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邻两个防护罩(5)的端头处,使接触轨(15)整体位于防护罩(5)和防护罩接头(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卡爪(3)左端和底部的内壁上分别制有弧形凸起(7),支座(2)左端的外壁上制有与弧形凸起(7)相对应的两弧形凸起(8),使接触轨(15)轨顶的两侧及底部与弧形凸起(7)(8)形成线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甲第赵戈红赵金凤周琳郭爱军吴文军胡安静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宝鸡器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