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车厢连接器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3781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轨车厢连接器系统和方法。一种有轨车厢连接器(100)包括连接器头部,其从杆部(112)延伸。连接器头部被构造为连接至第一连接器关节,所述第一连接器关节用于将有轨车厢连接器(100)连接至相邻的有轨车厢的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连接器头部包括前端部(116)和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从前端部(116)延伸,并用于与连接至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关节配合。连接器头部包括从前端部(116)朝向杆部(112)延伸的安全臂部(110)。所述安全臂部(110)包括的最小宽度(w5)小于在安全臂部(110)与杆部(112)相遇处杆部(112)的宽度(w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轨车厢连接器(100)包括连接器头部,其从杆部(112)延伸。连接器头部被构造为连接至第一连接器关节,所述第一连接器关节用于将有轨车厢连接器(100)连接至相邻的有轨车厢的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连接器头部包括前端部(116)和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从前端部(116)延伸,并用于与连接至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关节配合。连接器头部包括从前端部(116)朝向杆部(112)延伸的安全臂部(110)。所述安全臂部(110)包括的最小宽度(w5)小于在安全臂部(110)与杆部(112)相遇处杆部(112)的宽度(w6)。【专利说明】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80050957.5、申请日为2007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6年12月5日递交的题为“Railcar Coupler System andMethod”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1/567,101的优先权。此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而全文结合于此。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有轨车厢,并更具体而言,涉及。
技术介绍
有轨车厢连接器布置在轨道车厢的每个端部处,以能够将这种轨道车厢的一个端部接合到另一个轨道车厢的相邻布置的端部。这些连接器中各自的可配合部分在轨道交通领域被公知为关节。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024,958 ;4,206,849 ;4,605,133 ;和5,582,307中教导了轨道运输车厢连接器关节。 在有轨车厢连接器失效时的许多情况下,必须从远在至少列车长度至少一部分处的机车搬运用于替换的连接器,这在长度上可能远达25、50甚至100节轨道车厢。失效连接器的修理可以是高劳动强度的,并有时可能在非常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进行,并可能引起列车晚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基本消除或减少了现有系统和方法相关的一些缺点和问题。 根据具体实施例,一种有轨车厢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头部,其从杆部延伸。所述连接器头部被构造为连接至第一连接器关节,所述第一连接器关节用于将所述有轨车厢连接器连接至相邻的有轨车厢的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头部包括前端部和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从所述前端部延伸,并用于与连接至所述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关节配合。所述连接器头部包括从所述前端部朝向所述杆部延伸的安全臂部。所述安全臂部包括的最小宽度小于在所述安全臂部与所述杆部相遇处所述杆部的宽度。 所述安全臂部可以包括在所述安全臂部与所述前端部相遇处的前端宽度。所述前端宽度可以小于所述前端部的宽度。所述安全臂部可以包括不具有腔体开口的顶表面。可以在铸造所述连接器头部之后,所述安全臂部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头部。所述安全臂部可以被铸造为不具有内腔体。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制造有轨车厢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铸造连接器头部,其从杆部延伸。所述连接器头部被构造为连接至第一连接器关节,所述第一连接器关节用于将所述有轨车厢连接器连接至相邻的有轨车厢的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头部包括前端部和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从所述前端部延伸,并用于与连接至所述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关节配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铸造安全臂部;以及将所述安全臂部连接至所述连接器头部,使得所述安全臂部从所述前端部朝向所述轴部延伸。铸造按前臂部的步骤可以包括铸造不具有内腔体的安全臂部。 具体实施例的技术优点包括,连接器具有的安全臂部比传统的安全臂部更小且更窄。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安全臂部可以不包括通过型芯形成的内腔体。因此,为确保连接器和相应的安全臂部满足期望标准和规格的检查处理变得容易。此外,在没有腔体和相关侧壁因而简化了安全臂部构造的情况下,尤其简化了对于连接器和安全臂部的精整处理。更小的安全臂部尺寸还可以减小连接器的总重。此外,一些实施例包括通过在已经铸造了连接器主体之后将安全臂部安装至连接器主体来制造连接器的处理,这减少了连接器制造处理的复杂度。此,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线托部,线托部位于安全臂部上并在铸造之后通过钻、冲或其他处理来形成,从而减少了在制造处理中的额外劳力和成本。 根据以下附图、说明和权利要求,其他技术优点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变得清楚。此外,虽然已经列举了具体优点,但是各种实施例可以包括所列举优点的中的全部或一些,或者不包括所列举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对以下说明进行参考,在附图中: 图1是通常的有轨车厢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有轨车厢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具有传统安全臂部的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具体实施例的具有安全臂部的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A是根据具体实施例的具有安全臂部和线托部(chain lug)的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B是图5A的连接器的另一个立体图;并且 图6是根据具体实施例的具有包括线托部孔的安全臂部的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图示了如标准连接器制造商机械委员会(Mechanic Committee ofStandard Coupler Manufactures)所述的标准规格的用于运输轨道车厢的连接器10。连接器10安装在紧固于轨道车厢中心底梁的每个端部处的轭部内,使得其可以在轨道车厢的端部下方向外延伸,以与在相邻轨道车厢的端部下方向外延伸的相似连接器配合。连接器10包括位于从杆部20延伸的前端部处的大体V形的连接器头部12。杆部20适于装配在紧固于中心底梁的每个端部处的轭部内并安装到所述轭部,所述中心底梁在纵轴线处在轨道车厢下方延伸过整个长度。 连接器头部12具有竖直关节14,竖直关节14以可旋转的方式钉在连接器头部12的外端部处,形成连接器头部12的第一腿部,而连接器头部12的第二腿部包括具有腔体17的固定且刚性的安全臂部16。连接器10还包括第一成角度接合表面18,当使两个相邻的轨道车厢合拢时,与连接器10相似的匹配连接器上的竖直关节14将冲撞所述第一成角度接合表面18。当竖直关节14冲撞另一个连接器的第一成角度接合表面18时,该竖直关节14与相对的竖直关节14每个都向内枢转到足以从各自后方将它们锁止到位的程度,使得连接器10正确地接合在一起。可滑动地布置在每个连接器头部12内的锁止构件被配合所激励而在连接器头部12内向下滑动,并将竖直关节14锁止到位,从而将两个轨道车厢接合在一起。连接器10还包括线托部15。 为了确保成功的连接,两个轨道车厢可以置于笔直的轨道长度上,并且类似于连接器10的两个连接器可以至少大体与轨道平行并与轨道车厢的端部垂直地取向,从而彼此面对。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器可以包括例如美国专利第6,148,733号中所示的延长的安全臂部之类的特征,其在轨道车厢置于弯曲的轨道长度上时或者彼此未对准时帮助轨道车辆的连接。 图3是具有传统安全臂部52的连接器50的等角投影图。安全臂部52从杆部54延伸至连接器50的前端部56。安全臂部52的斜度和构造给连接器50 (尤其是从前端部56朝向杆部54延伸的部分)提供了强度和稳定性。这降低了操作期间连接器失效的风险。 如图所示,传统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轨车厢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头部,其从杆部延伸,所述连接器头部被构造为连接至第一连接器关节,所述第一连接器关节用于将所述有轨车厢连接器连接至相邻的有轨车厢的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头部包括前端部和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从所述前端部延伸,并用于与连接至所述第二有轨车厢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关节配合;所述连接器头部包括从所述前端部朝向所述杆部延伸的安全臂部;所述安全臂部在所述安全臂部的一位置处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器头部在所述位置处的宽度;并且所述安全臂部不具有内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斯科特·莫提诺约瑟夫·L·盖格莱丁诺凯文·S·斯勒
申请(专利权)人:麦科恩威特尔莱伊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