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强专利>正文

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45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和占位检测电路,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气囊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占位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信号输出端与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本装置可自动判断非驾驶座是否有乘员,如此避免了非驾驶座安全气囊在没有乘员的情况下,仍然会启动,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车辆的维护费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前排双安全气囊系统已经成为轿车的基本配置,很多汽车还配备了后排乘客位的安全气囊系统。汽车的行驶离不了驾驶员,但非驾驶员席上却不一定必然坐着乘员,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即使非驾驶员席并未有乘员,非驾驶员席安全气囊仍然会启动;造成模块在无必要时启动,而安全气囊是一次性的,且价格很高,一经启动后该气囊不可重新利用,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有汽车设置了人工控制的非驾驶员席安全气囊模块手动开关,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一般人并不了解在意这种开关,也无习惯在坐上非驾驶座时专门去检查此开关,或者容易误操作,导致在发生碰撞,需要安全气囊启动的时候,气囊反倒被关闭而无法展开;有时在空位不需要时却又展开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自动、安全地选择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启闭的自动选择装置。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和占位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气囊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占位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信号输出端与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门电路6和控制门5,所述与门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气囊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信号输出端与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门的信号输入端与与所述占位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门5采用延时触发电路。或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门电路6,所述与门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气囊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占位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信号输出端与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占位检测电路包括占位传感器4和信号调理电路9,所述占位传感器设置于非驾驶座上,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占位传感器是重量传感器。或所述占位检测电路采用安全带卡扣触发开关。所述与门电路5包括第一与门U5、第二与门U3和第三与门U4,所述第一与门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安全气囊控制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与门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门输入端与所述占位检测电路信号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与门第二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本技术的装置可自动判断非驾驶座是否有乘员,根据此状态自动选择是否启动非驾驶座安全气囊,如此避免了非驾驶座安全气囊在没有乘员的情况下,发生碰撞时仍然会启动,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车辆的维护费用。同时避免了设置手动开关时容易造成相关人员误操作而导致在需要时被关闭禁用、不需要时仍启动的不良后果,可靠性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安全气囊系统是车辆的电子控制器ECU控制信号一路输出到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2,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2输出信号连接驾驶座安全气囊3;ECU控制信号同时输出到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7,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7输出信号连接非驾驶座安全气囊8;如此,一旦车辆发生碰撞,ECU作出识别判断,发出点火指令,同时启动驾驶座安全气囊3和非驾驶座安全气囊8。本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设了一个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包括一控制电路和占位检测电路,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受ECU的安全气囊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二输入端采集占位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7,控制电路只有在收到ECU的点火指令和检测到设置于非驾驶座上的占位传感器发出的乘员占位信息时,才会启动非驾驶座安全气囊。占位检测电路包括占位传感器4和信号调理电路9,占位传感器4采用重量传感器,当非驾驶座有乘员时,信号调理电路将重量传感器的应变信号调理为高电平,输出给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控制电路由与门电路6和控制门5。如附图3所示,控制门是一个延时触发电路,主要由双路D触发器U1与外围电路构成,U1选用74HC74芯片;控制门用来防止在发生碰撞的瞬时人体移动或跳动,造成传感器5出现信号变化或中断,维持不短于500毫秒时间内对占位的识别(保持高电平输出)。与门电路6由与第二与门U3、第三与门U4、第一与门U5组成,采用AND2模块,构成二级与门电路。当汽车发生前向碰撞进,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器(ECU)做出识别与判断,发出点火指令。一路直接送至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2,将驾驶员席气囊3展开。另一路送至与门电路6,而与门电路6能否开启要视副驾驶员席气囊有无乘员来决定。控制电路通过J7接线端采集设在副驾驶员坐席的占位传感器4的采样信号,当座位上有乘员时,占位传感器送出高电平到控制门5,从而保证了与门电路6得以开启,点火指令继续传递到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7,将副驾驶员席气囊8展开。当座位上无人时,占位传感器4送出的是低电平,与门电路6因之闭锁,点火指令无法传递下去,副驾驶员席气囊8相持不工作。占位传感器还可以采用对温度(人体温)或电磁场(人体的存在对电磁场有干扰影响)等敏感的传感器,按具体车型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例中,控制电路仅采用与门电路6,与门电路6一路输入接受ECU的控制指令,一路采集非驾驶座占位信息,而占位检测电路采用非驾驶座安全带卡扣触发开关,当非驾驶座有乘员时扣上安全带时,触发一高电平信号提供给与门电路;本例的电路大大简化。同样能够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控制电路和占位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气囊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占位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信号输出端与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门电路(6)和控制门(5),所述与门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气囊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信号输出端与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门的信号输入端与与所述占位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其特征是控制门(5)是延时触发电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门电路(6),所述与门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气囊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占位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信号输出端与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占位检测电路包括占位传感器(4)和信号调理电路(9),所述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控制电路和占位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安全气囊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占位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信号输出端与非驾驶座安全气囊点火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孙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