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26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安装在车顶大梁上。一个以折叠状态被外罩包围的安全气囊通过安装片紧固在车辆的车身上,且被保持在坡道中,坡道位于B柱饰板的上端附近。该坡道通过紧固部件固定到车辆的车身上,该紧固部件具有固定到外罩上的一端。在该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中,可以防止安装在B柱饰板的上端上的坡道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能 够防止安全气囊的展开被B柱饰板(B-pillar trim)的上端干涉或妨碍 的侧帘式(side curtain)安全气囊单兀。
技术介绍
正如本领域公知的,侧帘式安全气囊安装在车顶大梁(roof side rail)上并且在发生碰撞时展开以保护乘客的头部。侧帘式安全气囊从A柱穿过B柱向C柱展开。展开时,侧帘式安 全气囊很可能被B柱饰板的上端干涉,从而引起侧帘式安全气囊展开 延迟或或者展开不充分。因此,为了防止侧帘式安全气囊展开延迟或 者展开不充分,在B柱饰板的上端附近安装一个坡道(mmp)或偏转 板(deflector)。以图1、 2A和2B为参考描述了一种迄今为止还未公开的侧帘式 安全气囊单元。参考图1和2A,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在头部衬套1的外侧安装在 车辆的车身3上,也就是车顶侧内面板上。安全气囊10的安装片11 直接紧固到车辆的车身3上。安全气囊10被容纳并被保持在坡道30 中,坡道30放置在B柱饰板2的上端附近。包围安全气囊10的外罩 20由一种在安全气囊10充气时容易撕开的材料制成。参考图2B,坡道30的折叠部分31帮助安全气囊10展开,从而 使得充气的安全气囊10能够可靠地展开进入车辆的车厢而不会受到B 柱饰板2的上端的干涉。在图2A中,附图标记G表示分隔线。然而,在按上述方式构造的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内,由于坡道30只是和安全气囊10 —起从车辆的车身3悬挂下来,而并不紧固在车辆 的车身3上,坡道30在正常的时间很可能产生格格响的噪声,或者在 安全气囊10充气过程中振动,从而引起安全气囊10展开不充分。同 样,当组装头部衬套l时,坡道30的位置会变化,从而引起安全气囊 IO展开不充分。同时,可以被认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公开了的相关技术包括美国专 利第6,305,707号(日期为2001年10月23日)和美国未审专利公开 第20070132217号(日期为2007年6月14日)和第2007018242号(日 期为2007年8月9日)。在
技术介绍
这个部分中揭示的信息仅用来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 解,并不应该被作为对于该信息构成已经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现 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一直在考虑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其能够防止安装在B柱饰 板的上端上的坡道的振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侧帘式 安全气囊单元,包括以折叠状态被外罩包围的安全气囊;至少一个安 装片,从安全气囊延伸出来并紧固在车辆的车身上;坡道用于将安全 气囊保持在其中,该坡道位于B柱饰板上端附近,以确保安全气囊展 开不被B柱饰板的上端干涉;以及紧固部件,其具有固定在外罩上的 一端和穿过坡道并固定到车辆的车身上的另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紧固部件固定到外罩上从而构成一个组 件,安全气囊以折叠状态容纳在该外罩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紧固部件的一端穿过外罩并固定在外罩 的内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紧固部件包括具有多个箭头形楔子的紧 固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车辆的车身上限定出一个紧固孔,紧固件穿过其中,该紧固孔的尺寸使得紧固件的楔子能够穿过该紧固孔 并且在该紧固孔周围与车辆的车身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紧固件由塑料制成。同时,只要坡道具有使得安全气囊展开不被B柱饰板的上端干涉 的结构,那么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具有各种形状的传统坡道。附图说明现在将以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某些例示性实施方案为参考,具体 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在下文中该例示性实施方案仅以说明 性的方式给出,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其中图1是描述车辆B柱饰板结构的图;图2A和2B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图;图3是类似于图2A的图,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 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图4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紧固部件的安装方式的图;以及图5和6是描述组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 的方法的立体图,其中图5示出了组装前的状态,图6示出了组装后 的状态。然而,应了解的是,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而是呈现说明本专利技术 的基本原理的各种优选特征的某种简化表现形式。此处揭示的本专利技术 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 由具有特定目的的应用方式和使用环境所确定。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在所有附图中指代本专利技术中相同或相等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具体地以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为参考,该实施方案的一 个例子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说明。在结合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对本 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时,应该了解到,当前的描述并不打算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 该例示性实施方案。相反的,本专利技术意在不只覆盖该例示性实施方案,还覆盖各种替代形式、修改形式、等效形式和其他实施方案,这些都 可以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畴内。以图3为参考,概括性地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包括安全气囊10、坡道30和紧固件40。安全气囊10被外罩20包围并处于折叠状态。用于将安全气囊10 悬挂在车辆的车身3上的安装片11形成于安全气囊10上。多个安装 片11 (在图中只示出其中一个)配备在安全气囊10的长度方向上,在 穿过外罩20后其紧固在车辆的车身3上。坡道30位于B柱饰板2的上端附近,以保证安全气囊10能够展 开而不被B柱饰板2的上端干涉。安全气囊10被容纳并被保持在坡道 30中,安全气囊10的安装片11穿过在坡道30的上端32中限定出来 的槽35。当安全气囊被充气的时候,坡道30的折叠部分31帮助安全 气囊10展开。紧固件40作为将坡道30和安全气囊10 —起紧固到车辆的车身3 上的部件。紧固件40的一端固定到包围安全气囊10的外罩20上,具 体地,固定到外罩20的内表面,紧固件40的另一端穿过坡道30并固 定到车辆的车身3上。在紧固件40的主体部分上形成多个箭头形状的 楔子41。该箭头形状的楔子41穿过在车辆的车身中限定出来的紧固孔 3a并与车辆的车身接合。对于这一点,车身3中的紧固孔3a必须被限 定为其尺寸使得紧固件40的楔子41能够穿过紧固孔3a并与车辆的车 身3接合。优选地,紧固件40由塑料制成。下面以图4至6为参考具体地描述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侧帘式安全 气囊单元的部分的结构和组装过程。参考图4,安全气囊10以折叠状态容纳在外罩20中。安装片11 从折叠安全气囊10的上端向上伸出。外罩20的上端限定有让安装片 11穿过的狭缝21。安装片11可以是安全气囊10的一个整体部分,或 者是缝在安全气囊10的上端上的一个部件。紧固件40提前组装到外罩20上,折叠的安全气囊10以这种方式 容纳在具有组装好的紧固件40的外罩20内。附图标记Sl和S2表示 缝合线。沿着缝合线Sl和S2缝合外罩20,外罩20具有容纳在其中的 安全气囊10。参考图5和6,其中容纳有安全气囊10的外罩20组装到坡道30 上。该组装的方式使得带有容纳在其中的安全气囊10的外罩20装配 到坡道30的内部空间S内。由于坡道30能够具有本领域通常公知的 各种形状,该组装方法能够以各种方式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前实施方案的坡道30由朝向车辆车厢的折叠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包括: 以折叠状态被外罩包围的安全气囊; 至少一个安装片,从安全气囊延伸出来并紧固在车辆的车身上; 坡道,用于将安全气囊保持在其中,该坡道位于B柱饰板上端附近,以确保安全气囊展开不被B柱饰板的上端干涉;以及 紧固部件,其具有固定在外罩上的一端和穿过坡道并固定到车辆的车身上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7-9-28 10-2007-00979391、一种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包括以折叠状态被外罩包围的安全气囊;至少一个安装片,从安全气囊延伸出来并紧固在车辆的车身上;坡道,用于将安全气囊保持在其中,该坡道位于B柱饰板上端附近,以确保安全气囊展开不被B柱饰板的上端干涉;以及紧固部件,其具有固定在外罩上的一端和穿过坡道并固定到车辆的车身上的另一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帘式安全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紧 固部件固定到外罩上以构成一个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大荣金应晚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