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家集专利>正文

旋转运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8229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供气装置、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供气装置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连通,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气腔和第四气腔,第一气腔与第四气腔相连通,第二气腔与第三气腔相连通,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位于第二气腔内,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位于第四气腔内,第一换向阀与第一气腔对应设置,第二换向阀与第三气腔对应设置,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具有能够结构简单,方便控制,降低生产成本,驱动力矩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旋转运动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运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气动控制系统在机械行业广泛应用,有气动马达驱动运动机构旋转运动,摆动气缸驱动运动机构摆动运动,气缸驱动运动机构直线运动。但现有的气动控制系统在控制外界运动机构做旋转运动时,整个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安装维修不方便,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运动控制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供气装置、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供气装置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连通,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气腔和第四气腔,第一气腔与第四气腔相连通,第二气腔与第三气腔相连通,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位于第二气腔内,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位于第四气腔内,第一换向阀与第一气腔对应设置,第二换向阀与第三气腔对应设置,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可以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中的各气腔的进气量,从而控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移动方向;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中的气腔交叉相连通,使得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两者运动方向相反,由此,可以使得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可以带动外界的运动部件做旋转运动,结构简单;通过对换向阀的控制实现外界运动部件的旋转运动,控制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设有第一锥套,第一锥套和第一活塞杆分别位于第一活塞的相对两侧,第一锥套位于第一气腔内,第一锥套与第一换向阀对应设置。由此,设有第一锥套可以使得第一活塞在移动至第一换向阀处时,第一锥套能够推动第一换向阀进行换向,进而控制相应气腔内的进气量,改变第一活塞杆的运动方向,方便控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活塞设有第二锥套,第二锥套和第二活塞杆分别位于第二活塞的两侧,第二锥套位于第三气腔内,第二锥套与第二换向阀对应设置。由此,设有第二锥套可以使得第二活塞在移动至第二换向阀处时,第二锥套能够推动第二换向阀进行换向,进而控制相应气腔内的进气量,改变第二活塞杆的运动方向,方便控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换向阀可以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一阀芯,第一阀芯套设在第一阀体内,第一阀芯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一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回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回气口均与第一连通孔相对应,第一阀芯的一端位于第一气腔内,与第一锥套相对应。由此,第一阀芯设有第一连通孔,通过第一阀芯的移动使第一进气口或第一回气口与第一连通孔相连通,从而使第一气腔进气或排气,更方便控制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换向阀包括第二阀体和第二阀芯,第二阀芯套设在第二阀体内,第二阀芯设有第二连通孔,第二阀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回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回气口均与第二连通孔相对应,第二阀芯的一端位于第三气腔内,与第二锥套相对应。由此,第二阀芯设有第二连通孔,通过第二阀芯的移动使第二进气口或第二回气口与第二连通孔相连通,从而使第三气腔进气或排气,更方便控制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锥套的径向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一锥套的底端设于第一活塞上,第一锥套底端的径向宽度大于顶端的径向宽度。由此,方便第一锥套更好的推动第一阀芯,使第一换向阀实现换向,保证了正常换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锥套的径向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二锥套的底端设于第二活塞上,第二锥套底端的径向宽度大于顶端的径向宽度。由此,方便第二锥套更好的推动第二阀芯,使第二换向阀实现换向,保证了正常换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气装置包括气源和空气调节器,气源和空气调节器相连通,空气调节器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相连通。由此,设有气源可以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移动提供足够的气体;设有空气调节器可以增加气体的压力,保证气源的气体能够正常进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内,保证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正常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气装置还可以包括调速阀,空气调节器通过调速阀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相连通。设有调速阀,可以增大或减小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进气速度,从而控制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移动速度,实现了对外界运动部件转动速度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中的第一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中的第二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中的第一换向阀与第一气缸相作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中的第二换向阀与第二气缸相作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供气装置1、第一换向阀2、第二换向阀3、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5,供气装置1与第一换向阀2和第二换向阀3连通。第一气缸4包括第一活塞41和第一活塞杆42,第一活塞4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腔6和第二气腔7,第一气腔6与第二气腔7通过第一活塞41分隔开。第一活塞杆42的一端位于第二气腔7内,并套设在第一活塞41内固定,另一端伸出第一气缸4的缸体外部,与外界的旋转运动部件相连接。其中,供气装置1包括气源11和空气调节器12,气源11和空气调节器12通过气管相连通,空气调节器12与第一换向阀2和第二换向阀3相连通。供气装置1还包括调速阀13,空气调节器12通过调速阀13与第一换向阀2和第二换向阀3相连通。第二气缸5包括第二活塞51和第二活塞杆52,第二活塞5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气腔8和第四气腔9,第三气腔8与第四气腔9通过第二活塞51分隔开。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5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使第一气腔6与第四气腔9通过气管相连通,第二气腔7与第三气腔8通过气管相连通。第二活塞杆52的一端位于第四气腔9内,并套设在第二活塞51内固定,另一端位于第二气缸5外部,与外界的旋转运动部件相连接。第一气腔6与第四气腔9相连通,可以使第一气腔6内的气体通过气管与第四气腔9内的气体相互流通;第二气腔7与第三气腔8相连通,可以使第二气腔7与第三气腔8内的气体通过气管相互流通。为了保证外界的旋转运动部件能够实现转动,第一活塞杆42的伸出缸体外部的一端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运动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其中,包括供气装置(1)、第一换向阀(2)、第二换向阀(3)、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5),所述供气装置(1)与第一换向阀(2)和第二换向阀(3)连通,所述第一气缸(4)包括第一活塞(41)和第一活塞杆(42),所述第一活塞(4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腔(6)和第二气腔(7),所述第二气缸(5)包括第二活塞(51)和第二活塞杆(52),所述第二活塞(5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气腔(8)和第四气腔(9),所述第一气腔(6)与第四气腔(9)相连通,所述第二气腔(7)与第三气腔(8)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42)的一端位于第二气腔(7)内,所述第二活塞杆(52)的一端位于第四气腔(9)内,所述第一换向阀(2)与第一气腔(6)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换向阀(3)与第三气腔(8)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活塞杆(42)和第二活塞杆(52)的运动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其中,包括供气装置(1)、第一换向阀(2)、
第二换向阀(3)、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5),所述供气装置(1)与
第一换向阀(2)和第二换向阀(3)连通,所述第一气缸(4)包括第一活
塞(41)和第一活塞杆(42),所述第一活塞(4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
腔(6)和第二气腔(7),所述第二气缸(5)包括第二活塞(51)和第二
活塞杆(52),所述第二活塞(5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气腔(8)和第四
气腔(9),所述第一气腔(6)与第四气腔(9)相连通,所述第二气腔(7)
与第三气腔(8)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42)的一端位于第二气腔(7)
内,所述第二活塞杆(52)的一端位于第四气腔(9)内,所述第一换向阀
(2)与第一气腔(6)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换向阀(3)与第三气腔(8)
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活塞杆(42)和第二活塞杆(52)的运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活塞(41)
设有第一锥套(10),所述第一锥套(10)和第一活塞杆(42)分别位于第
一活塞(4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锥套(10)位于第一气腔(6)内,所
述第一锥套(10)与第一换向阀(2)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活塞(51)
设有第二锥套(20),所述第二锥套(20)和第二活塞杆(52)分别位于第
二活塞(51)的两侧,所述第二锥套(20)位于第三气腔(8)内,所述第
二锥套(20)与第二换向阀(3)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换向阀
(2)包括第一阀体(21)和第一阀芯(22),所述第一阀芯(22)套设在
第一阀体(21)内,所述第一阀芯(22)设有第一连通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集黄共才
申请(专利权)人:吴家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