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悬架装置,特别涉及下控制臂总成、悬挂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多连杆悬架主要以四连杆和五连杆为主,这些悬架大多会采用一个下控制臂作为弹簧的安装支撑,就如在公告号为CN201023405Y的技术专利中所公开了一种“汽车下控制臂总成”,包括下控制臂上体、下体,两者构成下控制臂总成的主体,在下控制臂上体的凹陷处设置弹簧座,下控制臂上体与下控制臂下体之间为焊接固定,弹簧座同样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但由于下控制臂主要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其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现有的下控制臂在结构上设计不够合理,导致焊接后的下控制臂强度往往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个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控制臂总成,通过改变控制臂上体、控制臂下体固定架以及弹簧固定座的结构使得焊接固定后强度更高,更为稳定。本技术的第一个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上体、控制臂下体以及弹簧固定座,所述控制臂下体与控制臂上体互相卡合固定,所述控制臂下体具有朝向控制臂上体凸起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控制臂上体开设有一容置孔,于容置孔的边缘向控制臂下体方向弯曲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上体(1)、控制臂下体(2)以及弹簧固定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下体(2)与控制臂上体(1)互相卡合固定,所述控制臂下体(2)具有朝向控制臂上体(1)凸起的第一连接部(21),所述控制臂上体(1)开设有一容置孔(11),于容置孔(11)的边缘向控制臂下体(2)方向弯曲形成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12)形成上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弹簧固定座(3)呈盘形,其中部开设有通孔(33),且通孔(33)的边缘向上弯曲形成定位部(32),于定位部(32)的外围形成第三连接部(31),其中弹簧固定座(3)被容纳于容置槽内,且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上体(1)、控制臂下体(2)以及弹簧固定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下体(2)与控制臂上体(1)互相卡合固定,所述控制臂下体(2)具有朝向控制臂上体(1)凸起的第一连接部(21),所述控制臂上体(1)开设有一容置孔(11),于容置孔(11)的边缘向控制臂下体(2)方向弯曲形成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12)形成上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弹簧固定座(3)呈盘形,其中部开设有通孔(33),且通孔(33)的边缘向上弯曲形成定位部(32),于定位部(32)的外围形成第三连接部(31),其中弹簧固定座(3)被容纳于容置槽内,且第三连接部(31)抵接于第一连接部(21)处,第三连接部(31)的外壁(311)抵接于第二连接部(12)处,第三连接部(31)与第一连接部(21)以及第三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12)之间均采用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上体(1)的两边相向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4),控制臂下体(2)的两边相向翻折形成第二翻边(24),其中控制臂上体(1)两侧的第一翻边(14)部分置于控制臂下体(2)内且抵接于第二翻边(2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全达,王永亮,申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锐泰悬挂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