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用糊剂及其应用。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织造时特别优选使用的经纱用糊剂、将该糊剂进行上浆而得到的附着糊剂的纱、以及使用该附着糊剂的纱进行的纺织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在纤维的织造中所使用的糊剂,要求有粘合力、耐水性、耐磨性、耐黏着性、精练性等各种性能。另外,在使用长丝纱进行织造时,为了谋求其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用织机进行织造(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最近,经纱的旦尼尔数逐渐变小(细旦尼尔化)。与一般的旦尼尔相比,旦尼尔数小的纱由于纱细且不结实,故织造时易造成经纱断裂。一般,为了防止织造时的经纱断裂,就增加黏糊量以提高单长丝彼此间的集束性。然而,若增加着糊量,存在发生引起织造时的经纱开口不良的黏着、或产生掉糊的问题。由此观点考虑,期盼开发出一种能够对纱线赋予足以抑制织造时的经纱断裂程度的粘合性以及能够抑制开口不良的耐黏着性,并能够抑制掉糊发生的糊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51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纱线赋予优异的粘合性与耐黏着性、且能够抑制掉糊的发生的纤维用糊剂;将该纤维用糊剂进行上浆而得到的附着糊剂的纱;以及使用该附着糊剂的纱进行的纺织品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是含有特定的共聚物r>及/或其中和物、蜡及水作为必要成分、并且将该糊剂中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2%后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在特定的范围的纤维用糊剂,则能够对纱线赋予优异的粘合性与耐黏着性,并能够抑制掉糊的发生。即,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用糊剂含有对含有(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及苯乙烯系单体的聚合性成分进行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及/或其中和物、蜡和水作为必要成分,将该糊剂中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2%后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0至60mN/m。优选所述(甲基)丙烯酸在聚合性成分中占有的重量比例为1至30重量%。同样地,优选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的重量比例为40至95重量%。同样地,优选所述苯乙烯系单体的重量比例为1至30重量%。优选所述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80000至200000。优选所述共聚物的酸价为90至200。优选所述(甲基)丙烯酸、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和所述苯乙烯系单体的总量在所述聚合性成分中占有的重量比例为95重量%以上。优选所述共聚物的中和物在所述纤维用糊剂的固形物中占有的重量比例为70至98重量%。同样地,优选所述蜡的重量比例为1至30重量%。优选将在所述纤维用糊剂中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后的水溶液的pH在7至10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附着糊剂的纱是将上述纤维用糊剂上浆于纱线而成。优选所述纱线为由聚酰胺或聚酯构成的复丝纱。另外,优选所述纱线是56分特以下的复丝纱。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将纤维用糊剂上浆于复丝纱而成的附着糊剂的纱,以下述式(1)定义的空间率表现为:当复丝纱的长丝数为3至7根时为3%以下,当复丝纱的长丝数为8至36根时为8%以下,空间率(%)=((N1/(N2×N3))×100 (1)N1:在附着糊剂的纱的截面中附着糊剂的纱内部的空间面积N2:在附着糊剂的纱的截面中单长丝的截面面积N3:长丝数。本专利技术的纺织品的制造方法包含使用织造机对包含上述附着糊剂的纱的经纱、和纬纱进行织造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纺织品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织造机为喷水织机时是合适的。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用糊剂能够对纱线赋予优异的粘合性与耐黏着性。另外,在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用糊剂时,能够抑制织造时掉糊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附着糊剂的纱因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用糊剂而具有优异的粘合性,能够抑制织造时经纱的断裂。另外,具有优异的耐黏着性,能够抑制织造时的经纱的开口不良及掉糊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纺织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在经纱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附着糊剂的纱,因此能够抑制在织造时的经纱断裂、经纱的开口不良及掉糊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附着糊剂的纱的截面概念图。符号说明N1 附着糊剂的纱截面中附着糊剂的纱内部的空间面积N2 附着糊剂的纱截面中单长丝的截面面积S 糊剂成分α 空间率具体实施方式[纤维用糊剂]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用糊剂含有特定的共聚物及/或其中和物(以下,也称为糊成分A)、蜡与水作为必要成分,并且将该糊剂中所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2%后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0至60m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用糊剂,能够使糊剂成分渗透在纱线内部,并能够抑制纱线表面的糊剂的附着异常部分。另外,也能够抑制糊剂的塑化。因此,认为能够对纱线赋予优异的耐黏着性,又能够抑制掉糊的发生。再者由于糊剂会渗透至纱线内部,因此认为集束性提高、粘合性提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含有糊成分A和水的液体称为糊成分液。糊成分液一般黏度高。在使用pH计直接测定糊成分液的pH时,有时在测定后的pH计清洗等会有妨碍,因此在20℃下测定将糊成分液所含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后的水溶液的pH,并将所得的值定义为糊成分液的pH。同样地,纤维用糊剂的pH是指在20℃下测定将纤维用糊剂中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后的水溶液的pH而得到的值。对于将重量浓度调整成1%的方法,无特别限定,但可以列举:对糊成分液、纤维用糊剂添加蒸馏水、离子交换水的方法;进行加热及/或干燥从而除去水、亲水性溶剂等挥发性成分的方法等。此处,固形物是指从糊成分液、纤维用糊剂中除去水、亲水性溶剂等挥发性成分后的不挥发性的成分。固形物的重量如实施例所示,是对糊成分液、纤维用糊剂进行加热及/或干燥后残留的成分的重量。在以下的说明中,糊成分的重量是指在糊成分的制造后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的固形物的重量。对于糊成分液、纤维用糊剂的黏度,也与上述详细说明的pH同样地,是指在20℃下测定将糊成分液、纤维用糊剂中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20%后的水溶液的黏度而得到的值。将重量浓度调整成20%的方法也与上述相同。针对纤维用糊剂的表面张力,也与上述同样地,是指在20℃下测定将纤维用糊剂中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2%后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而得到的值。将重量浓度调整成12%的方法也与上述相同。(糊成分A)糊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用糊剂,其中,含有对含有(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及苯乙烯系单体的聚合性成分进行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及/或其中和物、蜡和水作为必要成分,将该糊剂中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2%后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0至60mN/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29 JP 2012-1472291.一种纤维用糊剂,其中,含有对含有(甲基)丙烯酸、(甲基)丙
烯酸烷基酯系单体及苯乙烯系单体的聚合性成分进行共聚而得到的共
聚物及/或其中和物、蜡和水作为必要成分,
将该糊剂中含有的固形物的重量浓度调整成12%后的水溶液的表
面张力为30至60m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用糊剂,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在
聚合性成分中占有的重量比例为1至30重量%,所述(甲基)丙烯酸烷
基酯系单体的重量比例为40至95重量%,所述苯乙烯系单体的重量比
例为1至30重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用糊剂,其中,所述共聚物的
重均分子量为80000至200000。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用糊剂,其中,所述
共聚物的酸价为90至200。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用糊剂,其中,所述(甲
基)丙烯酸、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和所述苯乙烯系单体的总量在
所述聚合性成分中占有的重量比例为95重量%以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用糊剂,其中,所述
共聚物的中和物在所述纤维用糊剂的固形物中占有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塚淳一,池本央辅,东光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