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329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和车辆,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框架,驾驶室框架中连接有局部框架,该局部框架具有将碰撞过程中在所述驾驶室框架内传递的力卸载到车架上的支撑点,并且进一步地设置有用于卸载B柱的力的传力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局部框架和传力结构可以设计出合理的力学传递路径,改善驾驶室碰撞变形模式,达到乘员最佳保护效果,优化效果显著。尤其是在轻卡车型中,相对于全体框架式结构的中重卡,可以降重、降低油耗,同时可以保证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对相同模具生产的驾驶室进行不同碰撞安全性的优化,无需变更大量模具,经济效益巨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和车辆,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框架,驾驶室框架中连接有局部框架,该局部框架具有将碰撞过程中在所述驾驶室框架内传递的力卸载到车架上的支撑点,并且进一步地设置有用于卸载B柱的力的传力结构。因此,本技术通过设置局部框架和传力结构可以设计出合理的力学传递路径,改善驾驶室碰撞变形模式,达到乘员最佳保护效果,优化效果显著。尤其是在轻卡车型中,相对于全体框架式结构的中重卡,可以降重、降低油耗,同时可以保证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并且本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对相同模具生产的驾驶室进行不同碰撞安全性的优化,无需变更大量模具,经济效益巨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专利说明】驾驶室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驾驶室碰撞安全性的优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驾驶室和使用该驾驶室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工程高速发展的今天,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有利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以及汽车的装配质量,同时可以增强产品之间的差异化特点和保持产品技术升级的便利性,并且可以缩短汽车的开发、生产周期。所谓模块化设计,就是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在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把整车按照功能分解为几大独立的模块,然后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通过对功能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快速开发出不同系列、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各种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市场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 为了保证重点市场客户需求,在确定产品开发批次时一般会考虑重点市场、重点需求,以保证产品可以快速重点市场,这样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模块化、通用化,某些零部件的设计就会出现过量设计,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例如车身和车架等通用性非常高的零部件。 周知,在汽车碰撞安全领域,用户对碰撞安全性能的要求愈发关注,各类碰撞安全法规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如卡车领域的ECER29系列法规。因此,如何对相同模具生产的模块进行不同碰撞安全性优化则成为一个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否则了满足不同的碰撞安全性的要求,将造成模具开发的时间和成本的巨大浪费,并与现阶段中模具共用常态化的趋势相违背。 例如,卡车等车辆的驾驶室通常为一个模块,例如传统的轻卡驾驶室是薄片钣金结构,耐撞性较差,在采用结构耐撞性评价方法对其分析时,如图1所示,其力学传递路径基本上可以简化为沿侧向框架12传递的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承载能力差变形严重。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优化驾驶室安全性的技术,尤其是能够用于对相同模具生产的驾驶室进行不同碰撞安全性的优化的技术具有积极意义。局部框架结构在驾驶室碰撞安全性能设计优化方法是在基于结构力学承载力路径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受力分析设计出合理局部框架结构,有效改善驾驶室的整体受力状态,从而达到优化结构耐撞安全性的要求。在设计开发卡车驾驶室结构的时候,采用局部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在后续改进时迅速实现产品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形象更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室,该驾驶室的碰撞安全性得到优化,并且优化效果好。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框架,所述驾驶室框架中连接有局部框架,该局部框架具有将碰撞过程中在所述驾驶室框架内传递的力卸载到车架上的支撑点。 优选地,所述局部框架通过在所述驾驶室框架上连接钣金件而形成。 优选地,所述局部框架的所述支撑点与所述驾驶室框架的后悬置支座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并连接。 优选地,所述局部框架连接在所述驾驶室框架的后侧框架上,该局部框架包括与所述驾驶室的B柱大致平行的纵向支架,该纵向支架的下端为所述局部框架的所述支撑点。 优选地,所述纵向支架为两个,并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后悬置支座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局部框架还包括横穿并连接所述两个纵向支架的横向支架,以使得所述局部框架在所述后侧框架内关于宽度方向对称地呈双十字格局布置。 优选地,所述驾驶室框架的下表面外设置有将所述驾驶室的B柱的力传递到后悬置支座上的传力结构。 优选地,所述传力结构包括所述驾驶室的底板纵梁和侧向框架以及连接在该底板纵梁和所述侧向框架之间的传力件,所述后悬置支座安装在所述底板纵梁的后端,所述B柱的根部连接在所述侧向框架的后端。 优选地,所述传力件形成为抗扭转梁结构,该抗扭转梁结构连接在所述底板纵梁和所述侧向框架接近所述B柱的区域之间,并作为所述驾驶室框架的后挡泥板基体。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 优选地,所述车辆为轻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原有驾驶室框架的基础增加了局部框架,因此可以多样化碰撞过程中驾驶室框架内力的传递路径,并且还能够通过局部框架的支撑点将这些力卸载到车架上,从而有效优化了驾驶室的碰撞安全性,并有效控制了驾驶室在高速碰撞过程中的变形模式,人员安全性更高。另外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设计行车局部框架的优化方法实施方便、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不会对原有驾驶室框架造成影响,通过设计的局部框架的不同位置、规格、结构和/或布置方式等参数,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方法尤其适用于对相同模具生产的驾驶室进行不同碰撞安全性的优化,经济效益巨大。 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在发生前方撞击时,未进行优化的驾驶室框架内的力学传递路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驾驶室框架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驾驶室框架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驾驶室框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I 驾驶室框架 2 局部框架 3后悬置支座4传力结构 5B柱6底板纵梁 11后侧框架12侧向框架 21纵向支架22横向支架 41传力件42前挡泥板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本技术提供的车辆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定义的,“前、后”则以车辆正常行驶的方向为基准,“内、外”则是指相应部件的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碰撞安全性的优化方法,应用该优化方法的驾驶室,和使用该驾驶室的车辆。尤其是强度较软的轻卡车型的驾驶室。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除轻卡的驾驶室外,其他能够应用本技术进行碰撞安全性优化的车辆也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中。 首先,作为本技术的构思,本技术提供的优化方法包括在驾驶室的驾驶室框架I上连接局部框架2,以通过该局部框架2的支撑点将碰撞过程中在驾驶室框架内传递的力卸载到车架上。即,在应用该优化方法的驾驶室中,驾驶室框架I中连接有局部框架2,该局部框架2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框架(1)中连接有局部框架(2),该局部框架(2)具有将碰撞过程中在所述驾驶室框架内传递的力卸载到车架上的支撑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勇周静郎志奎曾庆烨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