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1812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08:53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可以配备有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并且可以将在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选择性地供应至高压部分或者供应至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在第一泵室处产生的液压可以通过高压调节阀供应至高压部分,在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可以通过低压调节阀供应至低压部分,或者可以根据转换阀的转换操作供应至高压调节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3年7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89489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完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通过在半排放模式下将再循环的液压供应至低压部分来提高低压部分的油量,并且通过根据高压部分的液压减少低压部分的液压并且降低用于进入半排放模式的旋转速度来提高燃料经济性。
技术介绍
齿轮泵主要用作应用至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的液压泵。但是,近来使用的是能够在低速区域处供应足够的油的叶轮泵。 叶轮泵与其旋转速度成比例的提高排放量。如果在低速区域处控制叶轮泵以供应足够的油,则供应了大量不必要的油,从而造成泵在高速区域处的驱动损失。 因此,叶轮泵包括设置在转子的轴上的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以便在高速区域处再循环剩余油。 第一泵室为主泵室,并且在第一泵室处产生的液压被供应至换档部分(摩擦元件、变扭器、冷却设备、润滑设备等等)。 第二泵室为泵室,并且在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被供应至换档部分或被再循环。 在进一步细节中,如果发动机速度较低,则在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被供应至换档部分,但是如果发动机速度较高,则在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被再循环至进口侧。因此,可以最小化泵的驱动损失,并且可以提高燃料经济性。 图1为用于具有叶轮泵的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传统液压供应系统的示意图,并且示出在完全排放模式下的油流。 参考图1,叶轮泵包括在其中形成的第一泵室4和第二泵室6。第一泵室4和第二泵室6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转子2对称地形成。 第一泵室4连接至第一输入口如和第一排放口 4)3,第二泵室6连接至第二输入口6已和第二排放口 6)3。第一输入口如和第二输入口 63分别通过第一输入管线和第二输入管线6(3连接至油盘8,并且第一排放口 4)3和第二排放口 6)3分别通过第一排放管线4(1和第二排放管线6(1连接至换档部分10。 另外,通过电磁阀301控制的转换阀12设置在第二排放管线6(1上。 转换阀12选择性地切断第二排放管线6(1。如果第二排放管线6(1切断,则第二排放管线6(1连接至再循环管线14。 如图1所示,在低速区域处在第一泵室4和第二泵室6处产生的液压通过第一排放管线4(1和第二排放管线6(1供应至换档部分10。 图2为用于具有叶轮泵的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传统液压供应系统的示意图,并且示出在半排放模式下的油流。 参考图2,在高速区域处电磁阀30[控制转换阀12以切断第二排放管线6(1。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泵室6处产生的液压通过转换阀12和再循环管线14再循环。因此,仅在第一泵室4处产生的液压供应至换档部分10。因此,可能减少由于过量液压的产生造成的泵损失。 由于通过根据传统液压供应系统的在半排放模式下的仅在第一泵室4处产生的液压应当满足变速器所需的油量,因此叶轮泵应该以高于预先确定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进行操作。另外,如果油温升高,则变速器所需的油量进一步增加。因此,用于进入半排放模式的旋转速度也提高。 公开于本专利技术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已经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具有以下的优点:在半排放模式下通过将再循环的液压供应至低压部分来提高低压部分的油量,并且通过降低用于进入半排放模式的旋转速度来提高燃料经济性。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可以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配备有在其中形成的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并且排放在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高压管线,所述高压管线将从第一泵室排放的液压供应至高压部分;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将从第二泵室排放的液压选择性地供应至高压管线或第一低压管线;低压调节阀,所述低压调节阀将从第一低压管线供应的液压调节为稳定并且通过第二低压管线将调节的液压供应至低压部分;高压调节阀,所述高压调节阀将供应至高压管线的液压调节为稳定并且将调节的液压供应至高压部分;以及第一再循环管线,所述第一再循环管线将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供应至低压部分。 高压调节阀可以通过电磁阀的控制压力和抵消控制压力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控制。 转换阀可以由通过从所述第一再循环管线分叉的第二再循环管线供应的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和抵消所述再循环的液压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控制。 孔口可以设置在第二再循环管线的分叉点下游的第一再循环管线上。 转换阀可以通过控制高压调节阀的电磁阀的控制压力和抵消控制压力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控制。 低压调节阀的液压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三再循环管线再循环至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 转换阀可以由从第三再循环管线分叉的控制压力管线的液压和抵消液压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控制。 孔口可以设置在控制压力管线的分叉点下游的第三再循环管线上。 第一再循环管线可以连接至位于转换阀和低压调节阀之间的低压管线。 液压供应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旁通管线,所述旁通管线连接所述孔口下游的第一再循环管线与高压调节阀。 第一再循环管线可以连接至位于低压调节阀和低压部分之间的低压管线。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可以配备有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并且可以将在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选择性地供应至高压部分或者供应至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 在第一泵室处产生的液压可以通过高压调节阀供应至高压部分,并且在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可以通过低压调节阀供应至低压部分,或者可以根据转换阀的转换操作供应至高压调节阀。 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可以额外地供应至所述低压部分。 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孔口减少,并且之后供应至低压部分。 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的一部分可以供应至转换阀作为控制压力。 高压调节阀可以通过电磁阀的控制压力进行控制。 转换阀可以通过电磁阀的控制压力进行控制。 所述低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可以再循环至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 所述低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的一部分可以供应至转换阀作为控制压力。 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可以在转换阀和低压调节阀之间供应。 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可以低压调节阀和低压部分之间供应。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具有叶轮泵的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传统液压供应系统的示意图,并且示出在完全排放模式下的油流。 图2为用于具有叶轮泵的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传统液压供应系统的示意图,并且示出在半排放模式下的油流。 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液压供应系统的示意图,并且示出在完全排放模式下的油流。 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配备有在其中形成的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并且排放在所述第一泵室和所述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高压管线,所述高压管线将从所述第一泵室排出的液压供应至高压部分;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将从所述第二泵室排出的液压选择性地供应至所述高压管线或第一低压管线;低压调节阀,所述低压调节阀将从所述第一低压管线供应的液压调节为稳定,并且通过第二低压管线将调节的液压供应至低压部分;高压调节阀,所述高压调节阀将供应至所述高压管线的液压调节为稳定,并且将调节的液压供应至所述高压部分;以及第一再循环管线,所述第一再循环管线将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供应至所述低压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29 KR 10-2013-00894891.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包括: 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配备有在其中形成的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并且排放在所述第一泵室和所述第二泵室处产生的液压; 高压管线,所述高压管线将从所述第一泵室排出的液压供应至高压部分; 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将从所述第二泵室排出的液压选择性地供应至所述高压管线或第一低压管线; 低压调节阀,所述低压调节阀将从所述第一低压管线供应的液压调节为稳定,并且通过第二低压管线将调节的液压供应至低压部分; 高压调节阀,所述高压调节阀将供应至所述高压管线的液压调节为稳定,并且将调节的液压供应至所述高压部分;以及 第一再循环管线,所述第一再循环管线将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供应至所述低压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中,所述高压调节阀通过电磁阀的控制压力和抵消所述控制压力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中,所述转换阀由通过从所述第一再循环管线分叉的第二再循环管线供应的所述高压调节阀的再循环的液压和抵消所述再循环的液压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中,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再循环管线的分叉点下游的所述第一再循环管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中,所述转换阀通过控制所述高压调节阀的电磁阀的控制压力和抵消所述控制压力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中,所述低压调节阀的液压的一部分通过第三再循环管线再循环至所述第一泵室和所述第二泵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中,所述转换阀通过从所述第三再循环管线分叉的控制压力管线的液压和抵消所述液压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控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其中,孔口安装在所述控制压力管线的分叉点下游的所述第三再循环管线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泰焕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