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轴式轴传动连体后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92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纵轴式轴传动连体后桥,由变速箱总成11、差速器总成14及制动总成8顺序联接组成。变速箱体9中装有与制动总成8中的半轴12成90°角度排列的变速输入轴5。变速传动轴18和变速输出轴1。变速输入轴的前端依次通过固定联轴器19。传动轴20、离合器21及发动机22纵向直线轴传动联接。变速输出轴1的头部为螺旋锥齿轮1-1,该齿轮和差速器总成14中的被动螺旋锥齿轮10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械传动时噪声小,后桥整体布置合理,传动效率高,发动机功率因素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纵轴式轴传动连体后桥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运输车的机械传动装置,属于运输机械
目前,农用运输车(含三轮和四轮)的连体后桥由离合器、变速箱、差速器及制动总成四大部分组成。其中离合器轴(变速输入轴)与变速传动轴及半轴为相互平行布置,其动力传递方式为发动机扭矩通过皮带传给离合器皮带轮,并通过摩擦片及花键套传给离合器轴,再通过变速齿轮将扭矩传给半轴,该扭矩能驱动车轮前进或后退。因动力传递方式采用皮带传动,皮带传动存在打滑现象,效率低,这不仅影响发动机功率,而且影响到农用运输车的爬坡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输入轴、变速传动轴与半轴垂直布置的纵轴式轴传动连体后桥,使用该连体后桥后能降低运行时的噪音,使后桥整体布置合理,能提高传动效率及发动机的功率因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由变速箱总成11、差速器总成14及制动总成8顺序联接组成,变速箱体9中装有变速输入轴5、变速传动轴18和变速输出轴1,上述三轴均通过轴承2支承在变速箱体9的前壁9-2和中壁9-1上。上述三轴和制动总成8中的半轴12成90°角度排列(即成丁字形排列)。变速输入轴5伸出变速箱体9的前壁9-2的轴端依次通过固定联轴器19、传动轴20、离合器21及发动机22纵向直线轴传动联接。这种传动轴传动代替皮带传动,避免原皮带传动打滑现象,提高了传动效率,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因素。变速输出轴1中伸出中壁9-1后的头部为螺旋锥齿轮1-1,该齿轮和差速器总成14中的被动螺旋锥齿轮10相啮合,上述结构使机械传动时的噪声小,连体后桥整体布置更加合理。-->变速输入轴5上从前至后分别装有Ⅳ档Ⅰ轴齿轮4、Ⅰ-Ⅲ档齿轮6和Ⅱ-R档滑动齿轮7。变速传动轴18的后端部齿轮18-1与变速传动轴18为一整体的齿轮轴,中部装有Ⅰ档滑动齿轮16。变速输出轴1装在变速箱体9的中间下部位置处,轴上从前至后依次装有Ⅲ-Ⅳ档滑动齿轮3、Ⅰ-Ⅲ档传动齿轮17及Ⅱ-R档传动齿轮15。变速输出轴1上的Ⅱ-R档传动齿轮15分别和变速输入轴6的Ⅱ-R档滑动齿轮7及变速传动轴18的后端部的齿轮18-1相啮合,变速输出轴1上的Ⅰ-Ⅲ档传动齿轮17分别和变速输入轴5上的Ⅰ-Ⅲ档齿轮6及变速传动轴18上的Ⅰ档滑动齿轮16相啮合,变速输出轴1上的Ⅲ-Ⅳ档滑动齿轮3与变速输入轴5上的Ⅳ档Ⅰ轴齿轮4相啮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机械传动时噪声小,连体后桥整体布置更加合理。采用轴传动代替皮带传动,避免了原皮带传动打滑现象,提高了传动效率,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因素。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注符号为:1.变速输出轴  2.轴承  3.Ⅲ-Ⅳ档滑动齿轮  4.Ⅳ档Ⅰ轴齿轮  5.变速输入轴  6.Ⅰ-Ⅲ档齿轮  7.Ⅱ-R档滑动齿轮  8.制动总成  9.变速箱体  10.被动螺旋锥齿轮  11.变速箱总成 12.半轴 13.半轴套管 14.差速器总成15.Ⅱ-R档传动齿轮 16.Ⅰ档滑动齿轮 17.Ⅰ-Ⅲ档传动齿轮18.变速传动轴 19.固定联轴器 20.传动轴 21.离合器 22.发动机1-1。变速输出轴头部螺旋锥齿轮9-1。变速箱体中壁9-2。变速箱体前壁18-1。变速传动轴后端部齿轮本技术由变速箱总成11、差速器总成14及制动总成8顺序联接组成。变速箱体9中装有变速输入轴5、变速传动轴18和变速输出轴1,上述三轴均通过轴承2支承在变速箱体9的前壁9-2和中壁9-1上,上述三轴和制动总成8中的半轴12成90°角度排列(即丁字形排列)。变速输入轴1伸出变速箱体9的前壁9-2的轴端依次通过固定联轴器19、传动轴20、离合器21及发动机22纵向直线轴传动联接。变速输出轴1伸出中壁9-1后的头部为螺旋锥齿轮-->1-1,该齿轮和差速器总成14上的被动螺旋锥齿轮10相啮合。变速输入轴5上从前至后分别装有Ⅳ档Ⅰ轴齿轮4、Ⅰ-Ⅲ档齿轮6和Ⅱ-R档滑动齿轮7。变速传动轴18的后端部的齿轮18-1与变速传动轴18为一整体的齿轮轴,中部装有Ⅰ档滑动齿轮16,变速输出轴1装在变速箱体9的中间下部位置处,轴上从前至后依次装有Ⅲ-Ⅳ档滑动齿轮3,Ⅰ-Ⅲ档传动齿轮17及Ⅱ-R档传动齿轮15。变速输出轴1上的Ⅱ-R档传动齿轮15分别和变速输入轴5上的Ⅱ-R档滑动齿轮7及变速传动轴18的后端部的齿轮18-1相啮合。变速输出轴1上的Ⅰ-Ⅲ档传动齿轮16分别和变速输入轴5上的Ⅰ-Ⅲ档齿轮6及变速传动轴18上的Ⅰ档滑动齿轮16相啮合,变速输出轴1上的Ⅲ-Ⅳ档滑动齿轮3与变速输入轴5上的Ⅳ档Ⅰ轴齿轮相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纵轴式轴传动农用运输车连体后桥,由变速箱总成(11),差速器总成(14)及制动总成(8)顺序联接组成,其特征是:变速箱体(9)中装有变速输入轴(5),变速传动轴(18)和变速输出轴(1),上述三轴均通过轴承(2)支承在变速箱体(9)的前壁(9-2)和中壁(9-1)上,上述三轴和制动总成(8)中的半轴(12)成90°角度排列(即丁字形排列);变速输入轴(5)伸出变速箱体(9)的前壁(9-2)的轴端依次通过固定联轴器(19)、传动轴(20)、离合器(21)及发动机(22)纵向直线轴传动联接;变速输出轴(1)伸出中壁(9-1)后的头部为螺旋锥齿轮(1-1),该齿轮和差速器总成(14)中的被动螺旋锥齿轮(10)相啮合;变速输入轴(5)上从前至后分别装有Ⅳ档Ⅰ轴齿轮(4)、Ⅰ-Ⅲ齿轮(6)和Ⅱ-R档滑动齿轮(7);变速传动轴(18)后端部的齿轮(18-1)与变速传动轴(18)为一整体的齿轮轴,其中部装有Ⅰ档滑动齿轮(16);变速输出轴(1)装在变速箱体(9)的中间下部位置处,轴上从前至后依次装有Ⅲ-Ⅳ档滑动齿轮(3)、Ⅰ-Ⅲ档传动齿轮(17)及Ⅱ-R档传动齿轮(15);变速输出轴(1)上的Ⅱ-R档传动齿轮(15)分别和变速输入轴(5)上的Ⅱ-R档滑动齿轮(7)及变速传动轴(18)的后端部齿轮(18-1)相啮合,变速输出轴(1)上的Ⅰ-Ⅲ档传动齿轮(17)分别和变速输入轴(5)上的Ⅰ-Ⅲ档齿轮(6)及变速传动轴(18)上的Ⅰ档滑动齿轮(16)相啮合;变速输出轴(1)上的Ⅲ-Ⅳ档滑动齿轮(3)与变速输入轴(5)上的Ⅳ档Ⅰ轴齿轮(4)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纵轴式轴传动农用运输车连体后桥,由变速箱总成(11),差速器总成(14)及制动总成(8)顺序联接组成,其特征是:变速箱体(9)中装有变速输入轴(5),变速传动轴(18)和变速输出轴(1),上述三轴均通过轴承(2)支承在变速箱体(9)的前壁(9-2)和中壁(9-1)上,上述三轴和制动总成(8)中的半轴(12)成90°角度排列(即丁字形排列);变速输入轴(5)伸出变速箱体(9)的前壁(9-2)的轴端依次通过固定联轴器(19)、传动轴(20)、离合器(21)及发动机(22)纵向直线轴传动联接;变速输出轴(1)伸出中壁(9-1)后的头部为螺旋锥齿轮(1-1),该齿轮和差速器总成(14)中的被动螺旋锥齿轮(10)相啮合;变速输入轴(5)上从前至后分别装有Ⅳ档Ⅰ轴齿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长生陈昆山刘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力士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