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的分离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5844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6 00:37
描述了具有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的分离方法。该方法消除不理想的夹带,同时容许增强的仅净液体汽提。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将热分离器与热汽提塔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优先权陈述 本申请要求2012年5月1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 13/475,075的优先权,通过引 用将其内容全部并入本文中。 专利
本专利技术一般性地涉及氨加工技术,更特别地,涉及包括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 统的分离方法。 专利技术背景 提出在反应器流出物系统中使用增强的热分离器巧服)的各种氨加工技术。E服 的功能是从液相反应器流出物流中汽提出一定量的轻材料。EHS通常结合在填充汽提培或 培板汽提培内将再循环蒸气与液体的粗分离,该实现另外的蒸气汽提。 然而,供入E服中的液体组分可包含不需要汽提的再循环液体。在该种情况下,所 需汽提蒸气的量可限制系统的性能。另外,存在来自粗分离段的液滴夹带的高风险。 专利技术概述 本专利技术一方面为分离第一反应区流出物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反应区流出物在第一蒸气-液体分离器中分离成蒸气流和液流。将液流划分成再循 环部分和产物部分。将液流的产物部分在汽提培中用汽提气汽提成顶部蒸气流和底部料 流。将底部料流引入第二反应区中,且液流的再循环部分再循环至第一反应区中。 附图简述 图1为对包含增强的热分离器的氨加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阐述。 图2为对图1的氨加工方法的阐述,包括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 图3为对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阐述。 图4为对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的另一实施方案的阐述。 专利技术详述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其消除不理想的夹带,同时容许增强的 仅净液体的汽提。该系统结合热分离器与热汽提培。 系统中的第一组件是热分离器(例如蒸气-液体分离器)W实现粗液体和蒸气分 离。通过具有分离的容器,可使用传统蒸气-液体分离设计操作W确保具有最小夹带的良 好分流。热分离器通常在40-35(TC,或者150-25(TC,或者180-22(TC的温度下操作。热分 离器理想地在会保持姪组分为液体形式的温度下操作。尽管热分离器可在低至4(TC的温度 下运行,较低的温度降低系统的能量效率。 然后将来自热分离器的液体分流成经再循环的再循环液流和供入热汽提培中的 净液流。对于固定量的汽提蒸气,热汽提培在汽提净液体方面与汽提经结合的再循环和净 液体相比更有效。 可将热汽提培的温度控制在有限范围内W实现所需分离,且在改良的增强的分 离器系统W前和W后可将压力保持在与反应区相同的压力下,W使投资和操作成本最小 化。热高压氨气汽提培可在689绝对kPa(lOOpsia)至13, 790绝对kPa(2000psia)的 压力和40-35(TC的温度下操作。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热高压氨气汽提培可在1379绝对 kPa(200psia)至 4826 绝对 kPa(700psia),或者 2413 绝对 kPa(350psia)至 4882 绝对 kPa(65化Sia)的压力W及50-35(TC的温度的条件下操作。热高压氨气汽提培可在与反应 区基本相同的压力下操作。基本意指热高压氨气汽提培的操作压力在反应区的操作压力 的1034绝对kPa(15化Sia)内。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热高压氨气汽提分离区比反应区 小不多于1034绝对kPa(ISOpsia)。[001引图1阐述了包括未改良邸S的氨加工方法的一个实例。如所示,方法W原料料流2 开始,其可传送通过任选进料平衡罐。将原料料流2与再循环气流68和再循环料流16结 合W形成经结合进料料流20,使所述经结合进料料流20与反应器流出物热交换,然后引入 脱氧反应器4中。热交换可在再循环料流与进料结合W前或W后进行。脱氧反应器4可包 含图1中显示为4a、4b和4c的多个床。脱氧反应器4包含至少一种能够催化原料的脱駿 化和/或加氨脱氧W除去氧的催化剂。将包含脱駿化和/或加氨脱氧反应产物的脱氧反应 器流出物流6从脱氧反应器4中移除并与包含脱氧反应器4的进料的料流20热交换。料 流6包含主要含有柴油沸程的正链焼姪的液体组分和主要含有氨气、蒸气态水、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丙焼W及可能的氨的气体组分。 然后将脱氧反应器流出物流6送入热高压氨气汽提培8中。将管线10中的补充 氨气分成两个部分;料流IOa和10b。还将料流IOa中的补充氨气引入热高压氨气汽提培 8中。在热高压氨气汽提培8中,使用补充氨气IOa和再循环氨气28将脱氧反应器流出物 6的气体组分从脱氧反应器流出物6的液体组分选择性中汽提。包含氨气、蒸气态水、一氧 化碳、二氧化碳和氨的经溶解气体组分选择性地分离成热高压氨气汽提器顶部料流14。主 要包含具有8-24的碳数且具有60-100的十六焼值的正链焼姪的脱氧反应器流出物6的其 余液体组分作为热高压氨气汽提培底部料流12移除。 一部分热高压氨气汽提培底部产物12形成再循环料流16并与可再生原料料流2 结合W产生结合进料20。可将另一部分再循环料流16 ;任选料流16a,直接送入脱氧反应 器4中并在级间位置如床4a与4b之间和/或床4b与4c之间引入W帮助例如温度控制。 料流12中热高压氨气汽提培底部产物的其余部分与氨气流1化结合W形成结合料流18,将 所述结合料流18送入异构化反应器22中。料流18可与异构化反应器流出物24热交换。 包含氨气气态部分和富含支化链焼姪的液体部分的异构化反应器产物在管线24 中移取,并且在任选与料流18热交换W后,引入氨气分离器26中。来自氨气分离器26的顶 部料流28主要包含氨气,其可作为汽提气的一部分再循环返回热高压氨气汽提培8中。将 来自氨气分离器26的底部料流30使用空气冷却器32空气冷却并引入产物分离器34中。 在产物分离器34中,包含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氨、二氧化碳、丙焼和氨的料流的气体部分 在料流36中除去,同时料流的液态姪部分在料流38中除去。也可将水副产物料流40从产 物分离器34中除去。将料流38引入产物汽提器42中,在那里将具有较高相对挥发度的组 分分离成料流44,其中将其余柴油沸程组分在管线46中从产物汽提器42中取出。将料流 44引入分觸器48中,操作所述分觸器48 W将LPG分离成顶部产物50,留下石脑油底部产 物52。任选管线72、74或76中的任一个可用于使至少一部分异构化区流出物再循环返回 异构化区中W提高异构化成支化链焼姪的正链焼姪的量。 来自产物分离器34的蒸气流36包含异构化流出物的气体部分,其包含至少氨气、 一氧化碳、硫化氨和二氧化碳,并送入胺吸收器系统中W将二氧化碳和硫化氨与蒸气流分 离。由于氨气的成本,理想的是使氨气再循环至脱氧反应器4中,但不理想的是使二氧化碳 或过量含硫组分循环。为将含硫组分和二氧化碳与氨气分离,使蒸气流36通过区56中的 胺吸收器,也称为洗涂器。二氧化碳被胺吸收,同时氨气传送通过胺洗涂器区并进入管线68 中W再循环至第一反应区中。使胺再生,且二氧化碳释放并在管线62中移除。在胺洗涂器 区中,再生的胺可再循环W用于再次使用。 热汽提培可降低异构化反应器进料中所含的污染物。例如,表1显示对于包含 IlOOppm(重量)N和ISOOppm(重量)S的进料,使用热汽提培降低杂质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中等汽提是汽提气的基本流速,低汽提是基本的一半,且高汽提是基本的两倍。[00巧]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离第一反应区流出物的方法,其包括:将第一反应区流出物(6)在第一蒸气‑液体分离器(80)中分离成蒸气流(82)和液流(84);将液流(84)划分成再循环部分(88)和产物部分(90);将液流(84)的产物部分(90)在汽提塔(8)中用汽提气汽提成顶部蒸气流(14)和底部料流(12);将底部料流(12)引入第二反应区(22)中;和使液流(84)的再循环部分(88)再循环至第一反应区(4)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18 US 13/475,0751. 分离第一反应区流出物的方法,其包括: 将第一反应区流出物(6)在第一蒸气-液体分离器(80)中分离成蒸气流(82)和液流 (84); 将液流(84)划分成再循环部分(88)和产物部分(90); 将液流(84)的产物部分(90)在汽提塔(8)中用汽提气汽提成顶部蒸气流(14)和底 部料流(12); 将底部料流(12)引入第二反应区(22)中;和 使液流(84)的再循环部分(88)再循环至第一反应区(4)中。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将来自第二反应区(22)的流出物(24)在第二蒸气-液体分离器(26)中分离成第二 蒸气流(28)和第二液流(30); 将至少一部分第二蒸气流(28)作为至少一部分汽提气引入汽提塔(8)中。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汽提气由至少一部分第二蒸气流(28)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将来自第二蒸气-液体分离器(26)的第二液流(30)与来自第一蒸气-液体分离器 (80)的蒸气流(82)、来自汽提塔(8)的顶部蒸气流(14)或二者结合; 将经结合料流冷却; 将经冷却的经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A·艾岑加M·范维斯P·C·斯塔西
申请(专利权)人:环球油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