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789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调压机、升降装置、若干个套管座、若干个堵头、若干个屏蔽抱箍、若干个应力锥,套管座设于柜体内,升降装置设于柜体上部,堵头数目与套管座相同且设于套管座上方的升降装置对应位置上,套管座包括套管座内芯和套管座外壳,套管座内芯通过导线于调压机相连,所述的柜体、套管座外壳、堵头、屏蔽抱箍通过导线接地。该装置采用全自动气动驱动机构,节省人力成本,可同时试验大量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效率高,相比手工操作,自动化操作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是一种用于方便电缆线进出的插头,为保证设备安全稳定性,设备出厂前需进行耐压试验。传统的耐压试验,需将电缆与双通套管内芯连接,再将连接器的安装口安装于试验装置的双通套管上,在接线口装上应力锥并锁紧电缆线铜线耳,最后再将安装堵头安装于母口并锁紧,进行耐压试验后,将堵头从母口拆下,在拆电缆头铜线耳锁在双通套管上的螺丝,取下接线口的应力锥,最后再从安装口取下连接器。传统的耐压试验为人工手工操作,至少需要两人协同操作且每次试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供货需求,在多次安装与拆卸后容易造成电缆、双通套管、堵头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调压机、升降装置、若干个套管座、若干个堵头,所述的套管座设于柜体内,所述的升降装置设于柜体上部,所述的堵头数目与套管座相同且设于套管座上方的升降装置对应位置上,所述的套管座包括套管座内芯和套管座外壳,所述的套管座内芯通过导线于调压机相连,所述的柜体、套管座外壳、堵头通过导线接地。进一步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进一步的,驱动机构为气动驱动机构。进一步的,套管座内芯通过铜排相连。进一步的,套管座为双通套管座。进一步的,双通套管座底部设有绝缘套管。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采用全自动气动驱动机构,节省人力成本,每次可同时试验大量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效率高,相比手工操作,自动化操作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同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包括柜体1、调压机2、升降装置3、若干个双通套管座4、若干个堵头5、若干个屏蔽抱箍6、若干个应力锥7,双通套管座4设于柜体1上,升降装置3设于柜体1上部,升降装置3包括升降板31、气动驱动机构32,气动驱动机构32带动升降板31上下移动,堵头5的数目与双通套管座4的数目相同且设于双通套管座4上方升降板31的对应位置上,双通套管座4底部设有绝缘套管41,双通套管座4包括套管座内芯42和双通套管座外壳43,套管座内芯42通过铜排44相连且铜排44与调压机2通过导线连接,柜体1、套管座外壳43、堵头5、屏蔽抱箍6通过导线接地。该设备试验步骤如下:实施例一:试验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前插头。步骤一:将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的前插头100的安装口依次插入每个双通套管座4上;步骤二:将应力锥7插入前插头100接线口中;步骤三:在前插头100适当位置装上屏蔽抱箍6,接好屏蔽接地线并可靠接地;步骤四:通过气动驱动机构32降下升降板31,直到升降板31上的堵头5插入前插头100的母口中并将其固定在柜体1上;步骤五:启动调压机2,输出42KV-48KV的电压,试验1分钟后关闭;步骤六:试验结束后,未出现击穿则证明产品合格,通过气动驱动机构32升起升降板31,取下屏蔽抱箍6、应力锥7,将前插头100取下,回到步骤一进行下一批产品试验;出现击穿则证明产品存在缺陷,通过气动驱动机构32升起升降板31,取下屏蔽抱箍6、应力锥7,将前插头100取下,将有缺陷的产品挑出,回到步骤一进行下一批产品试验。实施例二:试验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后插头。步骤一:将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的前插头100的安装口依次插入每个双通套管座4上;步骤二:在前插头100的母口上安装连接螺柱再安装上后插头200的公口;步骤三:将应力锥7插入后插头200接线口中;步骤四:在后插头200适当位置装上屏蔽抱箍6,接好屏蔽接地线并可靠接地;步骤五:通过气动驱动机构32降下升降板31,直到升降板上的堵头5插入后插头200的母口并将后插头与前插头固定在柜体1上;步骤六:启动调压机2,输出42KV-48KV的电压,试验1分钟后关闭;步骤七:试验结束后,未出现击穿则证明产品合格,通过气动驱动机构32升起升降板31,取下屏蔽抱箍6、应力锥7,将后插头200取下,回到步骤二进行下一批产品试验;出现击穿则证明产品存在缺陷,通过气动驱动机构32升起升降板31,取下屏蔽抱箍6、应力锥7,将后插头200取下,将有缺陷的后插头200挑出,回到步骤二进行下一批产品试验。实施例三:同时试验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前插头与后插头。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四:在前插头100和后插头200的适当位置都装上屏蔽抱箍6,接好屏蔽接地线并可靠接地;步骤七:试验结束后,未出现击穿则证明产品合格,通过气动驱动机构32升起升降板31,取下屏蔽抱箍6、应力锥7,将后插头200和前插头100取下,回到步骤一进行下一批产品试验;出现击穿则证明产品存在缺陷,通过气动驱动机构32升起升降板31,取下屏蔽抱箍6、应力锥7,将后插头200和前插头100取下,将有缺陷的后插头200与前插头100挑出,回到步骤一进行下一批产品试验。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上述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采用全自动气动驱动机构,节省人力成本,每次可同时试验大量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效率高,相比手工操作,自动化操作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同时降低成本。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调压机、升降装置、若干个套管座、若干个堵头,所述的套管座设于柜体内,所述的升降装置设于柜体上部,所述的堵头数目与套管座相同且设于套管座上方的升降装置对应位置上,所述的套管座包括套管座内芯和套管座外壳,所述的套管座内芯通过导线于调压机相连,所述的柜体、套管座外壳、堵头通过导线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调压机、升降装置、若干个套管座、若干个堵头,所述的套管座设于柜体内,所述的升降装置设于柜体上部,所述的堵头数目与套管座相同且设于套管座上方的升降装置对应位置上,所述的套管座包括套管座内芯和套管座外壳,所述的套管座内芯通过导线于调压机相连,所述的柜体、套管座外壳、堵头通过导线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耐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勇刘志强王长寿
申请(专利权)人:七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