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0326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主要包括一自动卷帘装置以及复数个相对应的可调吸盘组;该每个可调吸盘组均包括有由二个吸盘固定装置及一长形金属框架。而上述吸盘固定装置则依序由一吸盘本体、一可作三百六十度旋转的滑动板、一抵顶栓块、一缓冲垫圈、一套环及一螺栓等构件所组合而成;该二个可调吸盘组是对称地首先吸固于汽车车顶的二侧部位上,再将自动卷帘装置架设固定于该二个可调吸盘组上,以供户外遮阳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于户外的遮阳篷装置,其能简单且随意地架设于汽车车顶上使用,以供人们户外活动时能有一可遮阳之处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每当假期来临,全家人或邀亲唤友一同架车齐赴郊野户外进行观景、垂钓、露营野炊、休闲度假等活动,已渐风行且受人喜爱,俾期能抒解日常繁忙及紧张情绪,但于一般郊野户外场所而言,其多属空旷辽阔而较少有荫凉可供以遮阻炎热阳光的建物,故于炎热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时,不免令人难受且难以尽兴,故汽车本身若能配备有遮阳设备时,则即能克服上述架车户外活动时的不便。虽市售有各式可供户外用的遮阳篷装置,然其却装设于车顶上时,需备妥各式工具及许多螺丝才能将用以固定遮阳篷的四组固定装置锁固于车顶边缘(如导水沟槽),再将笨重的遮阳篷螺设锁固于该四组固定装置上,才完成遮阳篷的安装,此显然手续琐碎与麻烦。当该遮阳篷一旦被固定安装于车顶上之后,即不能随意卸下,故车主在不需使用该遮阳篷时,亦得无奈地载运该一遮阳篷四处游走,招摇过市而显然不雅,同时,该不拆卸的遮阳篷易遭日晒雨淋而减损其使用寿命,然而,车主若为了能随时卸下该遮阳篷时,则需随时备妥工具且需耗时费力地才能完成拆卸,非常不便。再者,现有遮阳篷的设计均无法作自由升降调整该遮阳篷的高度,致使遮阳篷难以闪避车顶的灯罩、天线架或载物架而致难以随意安装。以上均是现有遮阳篷于使用上的不便,实有待改善。有鉴于上述现有遮阳篷设备于使用上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使其借该遮阳篷设备所设的吸盘装置,能简便地且可随意地架设于汽车车顶上使用,且不需任何工具即能随意拆卸,以改善现有遮阳篷设备于使用上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包括由一自动卷帘装置以及复数个相对应的可调吸盘组,而该每一个可调吸盘组又包括由二个吸盘固定装置及一长形金属框架所构成,其中,上述的吸盘固定装置,其由下列各构件所组成:一吸盘本体,在其顶部的中央部位一体成型有一固定基座,而该固定基座的顶部表面形成具有内凹弧状的圆形浅滑槽,且该固定基座的中央轴部一体地镶嵌固设有一抵顶用的套筒;及一可作三百六十度旋动的滑动板,于其中央部位形成有一圆形内凹状滑块,该圆形内凹状滑块是与上述固定基座顶部表面所形成的圆形浅滑槽相对应,以使该圆形内凹状滑块可于该圆形浅滑槽上作三百六十度的随意地滑移动作者;及一抵顶栓块,其底面是形成为一圆形锥体部,该圆形锥体部是与上述滑动板的圆形内凹状滑块相对应,恰可将该抵顶栓块予以放置入该圆形内凹状滑块的内部;及一缓冲垫圈;及一套环,其底部是被上述抵顶套筒的顶端抵顶;以及一螺栓,其是可螺入上述抵顶套筒筒内部所设的内螺孔;而上述的长形金属框架,于其底部以及顶部各分别一体成型形成有二道相对应的下框槽及上框槽,该二道下框槽是可供滑动板的二个翼片予以套穿进入;借由上述构造,当本专利技术二个吸盘固定装置分别与长形金属框架完成接合而组合成一个可调吸盘组之后,可将二个可调吸盘组分别吸固于汽车车顶的二侧,此时即可将自动卷帘装置架设固定于上述左、右二个可调吸盘组之上,以供户外遮阳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基座所设的抵顶套筒,其是可分别穿越滑动板中央所开设的长形孔、抵顶栓块中-->央所开设的轴孔及一缓冲垫圈,该抵顶套筒的顶端抵顶于该套环的底部。前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中所述滑动板中央部位设有圆形内凹状滑块,该圆形内凹状滑块开设有一供上述的抵顶套筒予以贯穿入的长形孔。前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中所述的滑动板,在其左右二侧分别形成有二片向外延伸的左翼片及右翼片,其中,该右翼片的中央部开设有一方形孔,而右翼片的下方则另设有一开有穿孔的下夹片。前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中所述滑动板所设的右翼片,其是可顺沿着上述长形金属框架底部的二道下框槽予以套穿进入,并借由下夹片将该右翼片夹持后,而可以一螺栓及一螺丝而将该右翼片锁固于长形金属框架的底部。前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中所述的抵顶栓块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一可供上述固定基座所设的抵顶套筒予以穿入的轴孔。前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基座所设的抵顶套筒,其凸伸出于上述圆形浅滑槽的高度总长,乃是大于上述滑动板及抵顶栓块以及缓冲垫圈三者厚度相加的总长度,使滑动板的圆形内凹状滑块与固定基座表面的圆形浅滑槽二者之间,形成有一间隔缝隙,借此间隔缝隙而能令使圆形内凹状滑块可于圆形浅滑槽上作随意地三百六十度的旋动滑移动作。前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中所述的长形金属框架,在其中央二侧部位开设有二个相对应的可供螺栓予以穿入的贯通孔。-->前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中所述长形金属框架顶部设有二道相对应的上框槽,其是可供车主直接框设另设的自行车车架或旅行箱架或雪橇架之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主要包括一自动卷帘装置以及复数个相对应的可调吸盘;每个可调吸盘组均包括有由二个吸盘固定装置及一长形金属框架。而上述吸盘固定装置则依序由一吸盘本体、一可作三百六十度旋动的滑动板、一抵顶栓块、一缓冲垫圈、一套环及一螺栓等构件所组合而成;该二个可调吸盘组是对称地首先吸固于汽车车顶的二侧部位上,再将自动卷帘装置驾设固定于该二个可调吸盘组上,其可简单且随意地架设于汽车车顶上使用,以供人们户外活动时能有一可遮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卷帘装置架设于二个可调吸盘组上的实施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调吸盘组的外观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调吸盘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调吸盘组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可调吸盘组的另一剖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户外遮阳篷装置的实施例,其主要包括一自动卷帘装置200以及复数个相对应的可调吸盘组300所构成。本实施例是以二个为例作说明,该二个可调吸盘组300-->是对称地先吸固于汽车车顶的二侧部位上,再将自动卷帘装置200架设固定于该二个可调吸盘组300上,以供户外遮阳使用。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其二个可调吸盘组300,其每个可调吸盘组300均包括有由二个吸盘固定装置100’及一长形金属框架90所构成。而上述吸盘固定装置100’则依序由一吸盘本体100’、一可作三百六十度旋动的滑动板50’、一抵顶栓块60’、一缓冲垫圈63、一套环72及一螺栓70’等构件所组合而成。上述吸盘本体10’亦外设有一摇柄11’,借该摇柄11’而可操控吸盘本体10’底面的橡胶吸盘12’可强力地吸固于汽车车顶上。如图所示的吸盘本体10’,在其顶部的中央部位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基座20’,而该固定基座20’的顶部表面形成具有内凹弧状的圆形浅滑槽21’;该圆形浅滑槽21’是恰与下述可作三百六十度旋动的滑动板50’中央部位所形成的圆形内凹状滑块51’相对应。请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包括一自动卷帘装置以及复数个相对应的可调吸盘组(300),而每一个可调吸盘组(300)又包括由二个吸盘固定装置(100’)及一长形金属框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吸盘固定装置,其由下列各构件所组成:一吸 盘本体(10’),在其顶部的中央部位一体成型有一固定基座(20’),而该固定基座(20’)的顶部表面形成具有内凹弧状的圆形浅滑槽,且该固定基座的中央轴部一体地镶嵌固设有一抵顶用的套筒;及一可作三百六十度旋动的滑动板(50’),在其中央部 位形成有一圆形内凹状滑块,该圆形内凹状滑块是与上述固定基座顶部表面所形成的圆形浅滑槽相对应;一抵顶栓块(60’),其底面形成为一圆形锥体部,该圆形锥体部是与上述滑动板(50’)的圆形内凹状滑块相对应,恰可将该抵顶栓块(60’)予以放置入 该圆形内凹状滑块的内部;一缓冲垫圈;一套环,其底部是被上述抵顶套筒的顶端抵顶;一螺栓(70’),其是可螺入上述抵顶套筒筒内部所设的内螺孔;而上述的长形金属框架,在其底部以及顶部各分别一体成型形成有二道相对应的可供滑动板的二个 翼片予以套穿进入的下框槽及上框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包括一自动卷帘装置以及复数个相对应的可调吸盘组(300),而每一个可调吸盘组(300)又包括由二个吸盘固定装置(100’)及一长形金属框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吸盘固定装置,其由下列各构件所组成:一吸盘本体(10’),在其顶部的中央部位一体成型有一固定基座(20’),而该固定基座(20’)的顶部表面形成具有内凹弧状的圆形浅滑槽,且该固定基座的中央轴部一体地镶嵌固设有一抵顶用的套筒;及一可作三百六十度旋动的滑动板(50’),在其中央部位形成有一圆形内凹状滑块,该圆形内凹状滑块是与上述固定基座顶部表面所形成的圆形浅滑槽相对应;一抵顶栓块(60’),其底面形成为一圆形锥体部,该圆形锥体部是与上述滑动板(50’)的圆形内凹状滑块相对应,恰可将该抵顶栓块(60’)予以放置入该圆形内凹状滑块的内部;一缓冲垫圈;一套环,其底部是被上述抵顶套筒的顶端抵顶;一螺栓(70’),其是可螺入上述抵顶套筒筒内部所设的内螺孔;而上述的长形金属框架,在其底部以及顶部各分别一体成型形成有二道相对应的可供滑动板的二个翼片予以套穿进入的下框槽及上框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阳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设有抵顶套筒,其是可分别穿越滑动板中央所开设的长形孔、抵顶栓块中央所开设的轴孔及一缓冲垫圈,该抵顶套筒的顶端抵顶于该套环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顶上的户外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舜
申请(专利权)人:圣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