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国平专利>正文

汽车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除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0327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除霜方法,在挡风玻璃内侧设置一个除霜器,该除霜器头部的胶条与挡风玻璃内表面接触,在电能的驱动及控制下,除霜器的胶条在保持与挡风玻璃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刮去挡风玻璃内表面上的霜、雾及冰。该方法简单有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除霜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除霜方法--除去汽车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霜雾及冰的方法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之一,汽车的使用日益普及。汽车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类活动带来了明显的便利。尽管汽车的的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迄今为止,汽车的使用中仍有一个明显的不如人意之处,即在某些自然条件(如寒冷的冬天雨雾天气)下,车厢内空气中水蒸气会在挡风玻璃内表面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进而发展成水膜,而使挡风玻璃看上去象雾状。在车厢外温度很低时,这些水珠水膜甚至会变成霜或冰。上述这些情况下,原来透明的挡风玻璃的透光率大大降低,严重地影响和妨碍了驾驶员对前方路面的观察,给安全驾驶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对这一问题,迄今为止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种方法是驾驶员用抹布去擦,但擦完后往往会很快又出现,这使得驾驶员不得不频繁用手去擦挡风玻璃,这于交通安全是不利的。另外一种方法是打开汽车空调,降低车内温度及湿度。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有时会出现不希降低车内温度的情形。还有一种方法是提高挡风玻璃上的温度,但这种-->方法的使用并不总是适宜的。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一种在挡风玻璃上涂车窗除雾剂的方法,但因种种原因,该方法的使用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能不断去除汽车挡风玻璃内表面上的霜雾及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挡风玻璃内侧设置一个除霜器,除霜器的头部带有胶条且该胶条与挡风玻璃内表面保持接触,在电能驱动及控制下,该胶条在保持与挡风玻璃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不断刮去挡风玻璃内表面上的雾霜及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除霜器的胶条的左右运动既可以是左右摆动,也可以是左右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的除霜器,可以采用与挡风玻璃外表面上的公知的刮雨器基本相同的结构及工作方式。此时,除霜器与刮雨器所不同的主要是前者位于挡风玻璃内侧,而后者位于挡风玻璃外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除霜器的驱动及控制可以按如下方法来实现,即设置一个与用于通常的刮雨器的驱动及控制系统基本相同的驱动及控制系统,该驱动系统通常由驱动电路和执行单元(包括电机等)组成;为简化起见,除霜器也可以与刮雨器共用其驱动及控制系统中的某些单元,如共用其驱动电路等。-->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当除霜器在电能的驱动下,沿挡风玻璃内表面与挡风玻璃作相对运动时,除霜器的胶条就能方便地不断刮掉挡风玻璃内表面上的雾霜及冰,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图1是左右摆动式除霜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左右移动式除霜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左右移动式除霜器结构示意图;1-汽车挡风玻璃,2-驾驶台,3-仪表台4-支撑柱,5-摆动式除霜器,6-弹簧,7-胶条,8-上滑槽,9-下滑槽,10-移动式除霜器,11、12-移动式除霜器的两端,a、b-传动绳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在仪表台3与驾驶台2交界的部位附近,设置一个支撑柱4,支撑柱4近似垂直地指向挡风玻璃1,支撑柱4在驱动及控制系统作用下可绕其轴心往复转动,除霜器5的结构与公知的刮雨器的结构基本相同,除霜器5固定在支撑柱4上。与公知的刮雨器的原理一样,弹簧6使得除霜器5的端部胶条7压在挡风玻璃1的内表面上,并且由于除霜器5与刮雨器的结构基本相同,这使得除霜器5如刮雨器一样,其端面胶条7能与挡风玻璃1的内表面保持一种紧密接触状态。这样,当支撑柱4在电能作用下绕其轴心往复转动时,-->就带动除霜器5往复摆动。就象公知的刮雨器刮去挡风玻璃外表面上的雨水一样,除霜器5借助其端部的胶条能不断将挡风玻璃1的内表面上的霜雾及冰除去。实施例2在挡风玻璃1的内侧分别设置上滑槽8和下滑槽9,除霜器10的两端11、12分别置于滑槽8和滑槽9内并能沿滑槽左右移动,传动绳a、b接驱动及控制部分,胶条7与挡风玻璃1的内表面保持接触。在电能驱动及控制下,电机往复转动,通过传动绳a、b带动除霜器10左右移动,其原理如同公知的窗帘的开关一样。除霜器10左右移动时,其胶条7保持与挡风玻璃1内表面的接触状态,从而将挡风玻璃1内表面的霜、雾等除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除霜方法,其特征是在挡风玻璃内侧设置一个除霜器,除霜器的头部带有胶条且该胶条与挡风玻璃内表面保持接触,在电能驱动及控制下,该胶条在保持与挡风玻璃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不断刮去挡风玻璃内表面上的雾霜及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除霜方法,其特征是在挡风玻璃内侧设置一个除霜器,除霜器的头部带有胶条且该胶条与挡风玻璃内表面保持接触,在电能驱动及控制下,该胶条在保持与挡风玻璃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不断刮去挡风玻璃内表面上的雾霜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柯国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