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171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20:20
在充气轮胎的以胎面部为边界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半胎面区域的至少一方,具有:2根周向主槽;周向细槽,其设置在所述2根周向主槽之间,槽宽度窄,槽深度浅;以及倾斜槽,其在所述周向主槽中胎肩一侧的周向主槽与所述周向细槽之间连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在所述周向主槽中的中央侧的周向主槽与所述周向细槽之间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陆部。在所述周向细槽的两侧的侧壁的各个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中,第1侧壁的倒角随着从所述连接位置中的第1连接位置朝向第2连接位置行进而倒角角度逐渐变小,与第1侧壁相对的第2侧壁的倒角的该倒角角度逐渐变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在充气轮胎的以胎面部为边界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半胎面区域的至少一方,具有:2根周向主槽;周向细槽,其设置在所述2根周向主槽之间,槽宽度窄,槽深度浅;以及倾斜槽,其在所述周向主槽中胎肩一侧的周向主槽与所述周向细槽之间连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在所述周向主槽中的中央侧的周向主槽与所述周向细槽之间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陆部。在所述周向细槽的两侧的侧壁的各个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中,第1侧壁的倒角随着从所述连接位置中的第1连接位置朝向第2连接位置行进而倒角角度逐渐变小,与第1侧壁相对的第2侧壁的倒角的该倒角角度逐渐变大。【专利说明】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伴随近年来的车辆的低燃耗化的要求,对于充气轮胎(以后,简称为轮胎)也要求 滚动阻力的降低。通过改变一般来说对轮胎的滚动阻力影响最大的胎面橡胶的物理性质, 能够有效地减低轮胎的滚动阻力。 例如,在胎面橡胶中,作为加强材料,除了碳之外还含有二氧化硅,在使碳和二氧 化硅结合了的状态下,使加强材料配合于胎面橡胶。由此,既能减低滚动阻力,又能确保操 纵稳定性能(抓地力)。 另外,在乘用车用轮胎中,一般使用具有如下胎面花纹的轮胎:在以轮胎中央线为 边界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划分出的半胎面区域的各个,设置有2根在轮胎周向上延 伸的周向主槽,槽面积比例处于20?40%的范围。该周向主槽在确保包含排水性的在湿润 路面的操纵稳定性的方面是重要的。作为这样的胎面花纹的一例,例如可举出下述专利文 献1所述的轮胎。 另外,在乘用车用轮胎中,在轮胎制造工序的硫化工序中,使用具有上模以及下模 的对开式的模具来形成胎面花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435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用用于使滚动阻力降低的胎面橡胶来制造这样地具有在半胎面区域的各个 具有周向主槽的胎面花纹的轮胎的情况下,有时因轮胎硫化而产生胎面缺损。 具体而言,在使用对开式模具对轮胎进行硫化来形成胎面花纹时,会产生被2个 周向槽夹着的陆部的端附近损伤的胎面缺损。在硫化刚结束后,硫化使用的模具从轮胎拔 出,使模具相对于轮胎相对移动,以使得与胎面花纹的周向槽对应的模具的凸部沿槽宽度 方向从周向主槽强制脱离。此时,上述模具的凸部一边按压胎面花纹的陆部一边在轮胎宽 度方向上擦蹭该胎面花纹的陆部。另一方面,因为为了降低滚动阻力而使用的胎面橡胶的 断裂伸长率小,所以由于上述模具的凸部擦蹭胎面橡胶的表面,会对陆部作用轮胎宽度方 向上的大的力,尤其是在陆部的端附近容易缺损。 为了消除这样的胎面缺损,可使用将形成胎面花纹的模具在轮胎周向上分割成多 个区间的分割模具。但是,由于具有与胎面花纹对应的凹凸的分割模具会增加制作成本,所 以难以以低成本制造乘用车用轮胎。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如下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其不增加制作成本, 在轮胎制造过程中难以产生胎面缺损,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在胎面部具有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在该充气轮胎的胎面 部的以轮胎中央线为边界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半胎面区域的至少一方,具有: 2根周向主槽,其在轮胎周向上延伸; 沿所述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细槽,其设置在所述2根周向主槽之间,与所述周向 主槽相比,槽宽度细,槽深度浅; 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在轮胎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的倾斜槽,其将所述周向主 槽中位于胎肩一侧的胎肩侧主槽与所述周向细槽之间连接; 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陆部,其形成在所述周向主槽中位于轮胎中央线一侧的 中央侧主槽与所述周向细槽之间;以及 倒角部,其设置在所述倾斜槽中沿所述轮胎周向相邻的2个相邻的相邻倾斜槽的 各个与所述周向细槽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的、所述周向细槽的两侧的侧壁的各个,包含:第 1倒角,其在所述侧壁中的第1侧壁,随着从所述连接位置中的第1连接位置朝向第2连接 位置行进,相对于胎面法线方向的倒角角度逐渐变小;和第2倒角,其设置在所述侧壁中与 所述第1侧壁相对的第2侧壁,随着从所述第1连接位置朝向所述第2连接位置行进,相对 于胎面法线方向的倒角角度逐渐变大。 优选,在所述胎面部的以轮胎中央线为边界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半胎面区 域的各个,具有所述周向主槽、所述周向细槽、所述陆部以及所述倒角部。 另外,优选,所述周向细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胎肩侧主 槽与所述中央侧主槽之间的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靠所述轮胎中央线一侧。 此时,更加优选,在将所述胎肩侧主槽与所述中央侧主槽之间的所述区域的沿所 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设为A时,所述周向细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从所述中心位置 以宽度A的30%?40%的范围向所述轮胎中央线一侧偏置。 优选,所述第1倒角以及所述第2倒角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最大宽度是所 述陆部的宽度的20?30%。 优选,所述第1倒角以及所述第2倒角的深度是所述中央侧主槽的槽深度的15? 25%。 优选,所述胎面部的胎面橡胶的KKTC下的断裂伸长率(JIS K6251)为300? 400%。 优选,所述胎面部的胎面橡胶的60°C下的tan δ为〇. 18以下。 优选,还在设置于所述胎肩侧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陆部的区域,具有: 在轮胎周向上设置多个的胎肩耳槽,其从胎面花纹的花纹端部朝向所述胎肩侧主槽延伸, 不与所述胎肩侧主槽连接而在中途封闭;和在轮胎周向上设置多个的刀槽花纹,其从所述 胎肩侧主槽朝向花纹端部延伸,在中途封闭。 所述胎面部例如是使用一对模具形成的,该一对模具分别形成以轮胎中央线为边 界而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胎面花纹。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不增加制作成本、在轮胎制造过程中 难以产生胎面缺损、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优异的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轮廓剖视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轮胎的胎面部形成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展开图。 图3(a)是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的周向细槽的周围的放大平面图,(b)、(c)是周向 细槽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以往例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展开图。 图5(a)?(C)是示出比较例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除 了乘用车用轮胎之外,还能够应用于小型卡车用轮胎或者公共汽车(bus)/卡车用轮胎。乘 用车用轮胎例如是由JATM YEAR B00K2011(日本机动车轮胎协会标准)的A章确定的轮 胎,小型卡车用轮胎是由JATM YEAR BOOK 2011的B章确定的轮胎,公共汽车/卡车用轮 胎是由JATM YEAR BOOK 2011的C章确定的轮胎。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是 乘用车用轮胎。 此外,轮胎宽度方向是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轮 胎宽度方向上的2个方向中离开轮胎中央线CL的一侧。另外,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花纹的以所述胎面部的轮胎中央线为边界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半胎面区域的至少一方,具有:2根周向主槽,其在轮胎周向上延伸;沿所述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细槽,其设置在所述2根周向主槽之间,与所述周向主槽相比,槽宽度细,槽深度浅;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在轮胎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的倾斜槽,其将所述周向主槽中位于胎肩一侧的胎肩侧主槽与所述周向细槽之间连接;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陆部,其形成在所述周向主槽中位于轮胎中央线一侧的中央侧主槽与所述周向细槽之间;以及倒角部,其设置在所述倾斜槽中沿所述轮胎周向相邻的2个相邻的相邻倾斜槽的各个与所述周向细槽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的、所述周向细槽的两侧的侧壁的各个,包含:第1倒角,其在所述侧壁中的第1侧壁,随着从所述连接位置中的第1连接位置朝向第2连接位置行进,相对于胎面法线方向的倒角角度逐渐变小;和第2倒角,其设置在所述侧壁中与所述第1侧壁相对的第2侧壁,随着从所述第1连接位置朝向所述第2连接位置行进,相对于胎面法线方向的倒角角度逐渐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贺勇一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