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全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352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三轮农用运输车的三轮全浮结构,是对原后桥的改进,即轮毂为一体,端盖由螺柱装在半轴端头的轮毂上,轮毂内在半轴上并排装有2个轴承,外有螺旋面及锁片锁紧,内有孔用档圈限位,使两个轴承不能窜动,保证了传递扭矩的可靠性,在半轴损坏时,可卸去螺柱,拔出半轴进行修理,方便而省时,成本低,性能好,用户称心如意,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农用运输车后桥三轮全浮结构。随着三轮农用运输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用户对三轮农用运输车整机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运输过程中起很重要作用的后桥的改进尤为重要。目前三轮农用运输车后桥是属于半浮式,半轴不但承受扭矩,而且还受一定量的剪切,所以在长时间的行驶中,若装载多,路面复杂且振动又大的情况下,半轴和轴承都易损坏特别是维修时损坏半轴或轴承不易更换,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甚而影响正常生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三轮全浮结构,以满足和解决农用运输车后桥损坏和维修不便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在现有后桥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制动毂与后轮毂合为一体,轮毂内并排有两个轴承,外有螺旋面及锁片锁紧,内有孔用挡圈限位,端盖由螺柱固定,半轴可拆装。本技术传递扭矩可靠,维修方便,半轴和轴套不易损坏,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剖面主视图。由附图给出,本技术是轮毂1上经制动底板10装有制动凸轮12,其上有制动提板13,轮毂1另侧上经制动底板10装有制动偏心轴8,轮毂1内同制动偏心轮轴8相连有制动蹄9,其旁有制动弹簧7,轮毂1内的半轴4上有半轴套11,轮毂1为一体,端盖14由螺柱5装在半轴4端头的轮毂1上,轮毂1内在半轴4上并排装有2个轴承15,外有螺旋面及锁片3锁紧,内有孔用挡圈6限位,锁片3由圆螺母2固定。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技术是将原后桥的制动毂与后轮毂合为一体,轮毂内并排了两个向心球轴承或两轴承隔开,外有螺旋面及锁片锁紧,内有孔用挡圈限位,使两个轴承不能窜动,保证了传递扭矩的可靠性,在半轴损坏时可将半轴端盖上的双头螺柱卸掉即可将半轴拔出,这样就避免了维修半轴时必须将车轮去除的弊端,大大减短了维修时间,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整机性能,为用户解决了后桥半轴易断、轴承易坏和维修不便等问题,使用户买得更为称心如意,企业和社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三轮全浮结构,是轮毂(1)上经制动底板(10)装有制动凸轮(12),其上有制动摆板(13),轮毂(1)另侧经制动底板(10)装有制动偏心轴(8),轮毂(1)内同制动偏心轮轴(8)相连有制动蹄(9),其旁有制动弹簧(7),轮毂(1)内的半轴(4)上有半轴套(11),其特征在于轮毂(1)为一体,端盖(14)由螺柱(15)装在半轴(4)端头的轮毂(1)上,轮毂(1)内在半轴(4)上并排装有2个轴承(15),外有螺旋面及锁片(3)锁紧,内有孔用挡圈(6)限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三轮农用运输车的三轮全浮结构,是对原后桥的改进,即轮毂为一体,端盖由螺柱装在半轴端头的轮毂上,轮毂内在半轴上并排装有2个轴承,外有螺旋面及锁片锁紧,内有孔用档圈限位,使两个轴承不能窜动,保证了传递扭矩的可靠性,在半轴损坏时,可卸去螺柱,拔出半轴进行修理,方便而省时,成本低,性能好,用户称心如意,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60B35/00GK2380414SQ9920014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王瑞谦, 邢丙银, 吕风岭, 邢会敏, 陈永升, 李秋阁 申请人:河南奔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轮全浮结构,是轮毂(1)上经制动底板(10)装有制动凸轮(12),其上有制动摆板(13),轮毂(1)另侧经制动底板(10)装有制动偏心轴(8),轮毂(1)内同制动偏心轮轴(8)相连有制动蹄(9),其旁有制动弹簧(7),轮毂(1)内的半轴(4)上有半轴套(11),其特征在于轮毂(1)为一体,端盖(14)由螺柱(15)装在半轴(4)端头的轮毂(1)上,轮毂(1)内在半轴(4)上并排装有2个轴承(15),外有螺旋面及锁片(3)锁紧,内有孔用挡圈(6)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谦邢丙银吕风岭邢会敏陈永升李秋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奔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