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变速后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23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变速后桥,变速器和后桥总成制成一体,变速器又包括动力输入轴(9)、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可在拨叉(6)的操作下轴向滑动换档的主动齿轮(7、8)、从动齿轮轴(5、13)和安装在从动齿轮轴上的从动齿轮(4、10、11、12),前进档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4)分别安装在前进档从动齿轮轴(13)和倒档从动齿轮轴(5)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别对应啮合匹配构成三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后桥在从动齿轮的驱动下运转,其特征是在前进档从动齿轮轴上增设一个低速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匹配构成一个低速前进档,变速器总成为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变速后桥,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卧式单缸柴油机作动力,变速器与后桥制成一体的农用机动车变速后桥。现有技术以卧式单缸柴油机为动力的农用机动车变速后桥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采用双曲面齿轮副作主减速器的传动方式,其不足之处是整车传动系统比用多缸发动机作动力的整车传动系统还复杂,且整车传动系统各部件间匹配性差。另一种是采用圆柱齿轮传动,变速器与后桥制成一体的传动方式。这是农用机动车变速后桥目前最广泛的结构型式。这种结构的变速后桥其变速方式又有两种,一种是3+1的变速方式,即3个前进档1个倒退档。这种变速方式的优点是变速及变速操作系统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但不足的地方是速比范围小,最大不超过4,由于农村机耕道路面差,坡度大,车辆在运行中不能充分的挥发动机动力。另一种是 (3+1)×2的变速方式,即6个前进档,2个倒退档,其优点是档位多,速比范围大,路况适应性强,不足的地方是变速及变速操纵系统复杂,可靠性差,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道路条件适应性强,能充分发挥发动机动力,变速器与后桥制成一体,采用圆柱齿轮传动,变速方式为4+1,装置结构简单的机动车变速后桥。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变速器和后桥总成制成一体,变速器又由动力输入轴,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可在拨叉的操纵下轴向滑动换档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和安装在从动齿轮轴上的从动齿轮构成,前进档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前进档从动齿轮轴上和倒档从动齿轮轴上,后桥在从动齿轮的带动下运转,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别对应啮合匹配,构成三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本技术是在上述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在前进档从动齿轮轴上增设一个低速从动齿轮,该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匹配,构成一个低速前进档,使变速器总成为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进一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低速从动齿轮单独安装在新增设的前进档从动齿轮轴上,该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同时也与倒档从动双联齿轮啮合,通过前进Ⅰ档从动齿轮的啮合构成低速前进档。低速前进档、前进Ⅰ档和倒档的主动齿轮为同一齿轮,该齿轮在与低速前进档从动齿轮啮合的同时,又可分别或与前进Ⅰ档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双联齿轮啮合,当档位处于低速前进档档位时,低速从动齿轮与倒档从动双联齿轮啮合,当档位处于前进Ⅰ档和倒档档位时,低速从动齿轮与倒档从动双联齿轮分离。低速前进档从动齿轮在拨叉操纵下可轴向滑动,该齿轮为宽齿齿轮,在轴向半侧与主动齿轮啮合的同时,另一半侧可与倒档从动双联齿轮啮合。安装低速前进档从动齿轮的从动齿轮轴为一短齿轮轴,其一端安装在箱体壁上,另一端安装在箱体内的支承耳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还采取了一些其他技术措施。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附图2是附图1的侧向局部视图。下面结合着附图图面说明给出本实用一个实施例,并进一步对本技术详细描述。本技术由安装在同一箱体(1)上的变速器和后桥总成构成,变速器又包括动力输入轴9、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对应匹配,构成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主动齿轮7同为低速前进档、前进Ⅰ档和倒档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8为双联齿轮,可分别为前进Ⅱ、Ⅲ档的主动齿轮,两主动齿轮与动力输入轴9为花键联接,在换档拨叉6的操纵下可轴向滑动实现换档。前进Ⅰ、Ⅱ、Ⅲ档的从动齿轮10、11、12固定安装在同一从动齿轮轴13上,倒档从动双联齿轮4空套在从动齿轮轴5上。该齿轮为双联齿轮,可与主动齿轮7和前进Ⅰ档从动齿轮10构成两对齿轮副。低速前进档从动齿轮3空套在新增设从动齿轮轴2上,该齿轮为宽齿轮,在换档拨叉6的操纵下可轴向滑动实现换档,它与主动齿轮7啮合,当变速器处于低速前进档位时,在轴线方向,半侧齿面与主动齿轮7啮合的同时,另一半侧齿面与倒档从动双联齿轮4啮合,处于其它档位时,则与倒档从动双联齿轮4分离。安装低速前进档从动齿轮2的从动齿轮轴3为一短轴,其一端安装在箱体壁上,另一端安装在特别设制的支承耳21上,以避免对主动齿轮8的干涉。变速器的各档位的动力和运动经从动齿轮轴13上的末端传动主动齿轮14和中间齿轮轴16上的中间齿轮15传递给后桥壳体齿轮17,再经后桥半轴齿轮18、半轴19传给制动鼓(车轮)。20是后桥的差速器。本技术工作时,变速后桥各档的动力传递过程如下前进Ⅰ档动力输入轴9→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轴13→末端传动主动齿轮14→中间齿轮15→壳体齿轮17→半轴齿轮18→半轴19→制动鼓(车轮)。前进Ⅱ档动力输入轴9→Ⅱ、Ⅲ档主动双联齿轮8→Ⅱ档从动齿轮11→从动齿轮轴13,后与前进Ⅰ档同。前进Ⅲ档动力输入轴9→Ⅱ、Ⅲ档主动双联齿轮8→Ⅲ档从动齿轮12→从动齿轮轴13,后与前进Ⅰ档同。倒档动力输入轴9→主动齿轮7→倒档从动双联齿轮4→Ⅰ档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轴13,后与前进Ⅰ档同。低速前进档→动力输入轴9→主动齿轮7→低速从动齿轮2→倒档从动双联齿轮4→Ⅰ档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轴13,后与前进Ⅰ档同。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动机左置的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发动机右置的情况。当发动机右置时,可通过改变末端传动主动齿轮14和后桥壳体齿轮17的参数,去掉中间齿轮轴16和中间齿轮15,可获得同样的动力传递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采用圆柱齿轮传动,制造工艺简单,变速方式在现有技术3+1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低速前进档成为4+1方式,而在结构上只增加一个低速从动齿轮和一根低速齿轮轴,就增加了一个低速前进档,且可根据用户需要很容易将4+1改为3+1变速方式。变速后桥有了低速前进档后,速比范围由现有技术的4增至7.5~8.5,从而大大增强了整车的爬坡能力及对道路条件的适应性。且结构简单,运转可靠,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变速后桥,变速器和后桥总成制成一体,变速器又包括动力输入轴(9)、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可在拨叉(6)的操作下轴向滑动换档的主动齿轮(7、8)、从动齿轮轴(5、13)和安装在从动齿轮轴上的从动齿轮(4、10、11、12),前进档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4)分别安装在前进档从动齿轮轴(13)和倒档从动齿轮轴(5)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别对应啮合匹配构成三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后桥在从动齿轮的驱动下运转,其特征是在前进档从动齿轮轴上增设一个低速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匹配构成一个低速前进档,变速器总成为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低速从动齿轮(2)单独安装在新增设的前进档从动齿轮轴(3)上,该齿轮与主动齿轮(7)啮合的同时,也与倒档双联齿轮(4)啮合,通过前进档从动齿轮(10)的啮合构成低速前进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低速前进档、前进Ⅰ档和倒档的主动齿轮为同一齿轮(7),该齿轮在与低速前进档从动齿轮(2)啮合的同时,又可分别或与前进Ⅰ档从动齿轮(10)和倒档从动双联齿轮(4)啮合,当档位处于低速前进档档位时,低速从动齿轮(2)与倒档从动双联齿轮(4)啮合,当档位处于前进Ⅰ档和倒档档位时,低速从动齿轮(2)与倒档从动双联齿轮(4)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徐声超陈万雄王小林王友成冯青谢丕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拖拉机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