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荣宇专利>正文

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120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包括船体及设置在船体的艉部的艉部动力装置。于远离艉部动力装置的区域,关船体的中纵剖面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舷内井,每个舷内井内或近旁安装有一台井内动力装置,井内动力装置的螺旋桨位于敞口处。舷内井为自船体的底部向甲板方向凹进,由顶板及周壁围成的下端敞口的井状空间。具有可以将船体的长宽比设计得较大,以获得更高航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包括船体及设置在船体的艉部的艉部动力装置。于远离艉部动力装置的区域,关船体的中纵剖面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舷内井,每个舷内井内或近旁安装有一台井内动力装置,井内动力装置的螺旋桨位于敞口处。舷内井为自船体的底部向甲板方向凹进,由顶板及周壁围成的下端敞口的井状空间。具有可以将船体的长宽比设计得较大,以获得更高航速的优点。【专利说明】 灼口月H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动力装置布置及船体结构的改进,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将部分动力装置设置在船体结构中特别设计的舷内井中或近旁的船舶。
技术介绍
现有以水下螺旋桨为推进动力的船舶,其螺旋桨都设置在艉部。 船舶总体设计中,船体的船长和型宽尺寸取决于该船舶的设计排水量,或者当船舶动力装置体积较大和需要几台动力装置时,需要的船体空间较大,设计者只能考虑加大船体尺寸,来满足船舶的动力需求而安装动力装置。 小型高速船舶的动力装置多采用舷内外挂机或舷外挂机,为达到设计航速,常采用尽可能多的动力装置并按一字排列设置在平型艉,如图1所示,该船舶的动力装置是在船艉设置了三台舷外挂机。而图2所示的船舶,其动力装置是在船艉设置了二台舷内外机。 现实中,存在建造航速有很高要求船舶的需求,而由于诸多因素限制无需或不宜采用较大船体尺寸,即船舶的船长和船宽受到限制,但为尽可能高的航速,需要布置几台动力装置,如此一来,产生了船体空间小,无法在船宽有限的情形下,一字布置多台动力装置的矛盾,因船宽增大将导致兴波阻力的陡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船宽受限情形下,具有动力装置布局更合理的船舶。 为了实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舶包括船体及设置在船体的艉部的艉部动力装置。于远离艉部动力装置的区域,关船体的中纵剖面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舷内井,每个舷内井内或近旁安装有一台井内动力装置,井内动力装置的螺旋桨位于敞口处。舷内井为自船体的底部向甲板方向凹进,由顶板及周壁围成的下端敞口的井状空间。本专利技术所称的远离艉部动力装置的区域,是指根据整船的重心分布需求,向艏离开艉部动力装置一段距离,以及布置上和结构上符合舷内井及井内动力装置的设计安装等常规要求而确定。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中纵剖面上设置一个舷内井。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艉部动力装置和井内动力装置均采用舷外挂机。 另一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艉部动力装置和井内动力装置均采用舷内外机。 由以上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由于在船体远离艉部动力装置的区域设置了安装有井内动力装置的舷内井,使得在船宽不增加的前提下设置了多台动力装置。解决了多动力装置情形下,船体设计时需要较大船宽而导致兴波阻力大的矛盾。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在船艉设置有三台舷外挂机的现有船舶的甲板平面示意图; 图2是在船艉设置有二台舷内外机的现有船舶的甲板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甲板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中纵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甲板平面示意图;图6是图5的中纵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甲板平面示意图;图8是一个现有技术比较例的甲板平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参见图3、图4,本例船舶在船体I的艉部设置了二台作为艉部动力装置的舷外挂机2,而在中纵剖面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了二个舷内井4,在每个舷内井4内安装了作为井内动力装置的一台舷外挂机3。舷内井4的底部敞口,由顶板41及周壁42围成了一个自船体I的底板向甲板方向内凹的井状空间,舷外挂机3设置在井内。 第二实施例参见图5、图6,本例船舶在船体I的艉部设置了二台作为艉部动力装置的舷内外机5,而在中纵剖面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了二个舷内井7,在每个舷内井7近旁安装了作为井内动力装置的一台舷内外机6。舷内井7的底部敞口,由顶板71及周壁72围成了一个自船体I的底板向甲板方向内凹的井状空间,舷内外机6设置在舷内井7旁的舱内,而其轴和螺旋桨位于舷内井7的敞口处。 第三实施例参见图7,本例船舶在船体I的艉部设置了二台作为艉部动力装置的舷外挂机8,而在中纵剖面上设置了一个舷内井10,在舷内井10内安装了作为井内动力装置的舷外挂机9。舷内井10的底部敞口,由顶板及周壁围成了一个自船体I的底板向甲板方向内凹的井状空间,舷外挂机9设置在舷内井10内。 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对比例,参见图8,如果不采用舷内井的设计方案,同样排水量,同样型号四台舷外挂机的情形下,图8示的对比例本例的船宽达到了 4.2米,而而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3示的船宽仅需2.2米就可以布置下四台舷外挂机,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可以将船体的长宽比设计得较大,获得更高的航速。【权利要求】1.船舶,包括 船体及设置在所述船体的艉部的艉部动力装置; 其特征在于: 舷内井,所述舷内井为自所述船体的底部向甲板方向凹进,由顶板及周壁围成的下端敞口的井状空间; 于远离所述艉部动力装置的区域,关所述船体的中纵剖面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所述舷内井,每个舷内井内或近旁安装有一台井内动力装置,所述井内动力装置的螺旋桨位于所述敞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其特征在于: 所述舷内井为一个,设置在中纵剖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船舶,其特征在于: 所述艉部动力装置和所述井内动力装置均为舷外挂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船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井内动力装置均为舷内外机。【文档编号】B63H20/04GK104229112SQ201410336730【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专利技术者】梁荣宇, 梁明森 申请人:梁荣宇, 梁明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船舶,包括船体及设置在所述船体的艉部的艉部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舷内井,所述舷内井为自所述船体的底部向甲板方向凹进,由顶板及周壁围成的下端敞口的井状空间;于远离所述艉部动力装置的区域,关所述船体的中纵剖面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所述舷内井,每个舷内井内或近旁安装有一台井内动力装置,所述井内动力装置的螺旋桨位于所述敞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荣宇梁明森
申请(专利权)人:梁荣宇梁明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