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4557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9 01:35
一种船舶,在船舶中通过设置第一船底(21)和第二船底(22),该第一船底(21),其处于船体(11)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位置的船底(13)向后上方倾斜;所述第二船底(22),其在从船尾端(12a)向前方移动预定的规定距离L的位置与第一船底(21)连续,而形成为与设计吃水线(S)平行的角度以上且比从第一船底(21)的后方延长线的角度小的角度,由此可以降低航行时的船体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船、渡轮、集装箱船、滚装船(Roll-on/Roll-off Ship)、作为汽车专用船的 PCC (Pure Car Carrier)>PCTC (Pure Car/Truck Carrier 汽车 / 卡车运输船)等一般的船舶
技术介绍
在作为客船及渡轮等瘦型的高速船使用的船舶中,在航海速度区航行时,由于船尾的流速快,因此船尾的负压增大,船尾的下沉量增大。因此,从船体阻力的观点考虑时,成为船尾肥大的状态,船体整体的阻力急剧增加。这种趋势在弗鲁德数为规定数(例如,0.3)以上的高速船中特别明显。作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下述专利文献I中有记载。在该专利文献I记载的方艉型(卜9 'y vT 7- ^ > Transom stern)船尾形状是具有方艉的一般商船的船尾部的船体中心线的船底面形状,在从船尾端至一定距离前方的位置设有应产生伴随流速变化的流场变化的变曲点,以从该变曲点向后方生成用于形成加速流动的区域的向下流动的方式设有向后方下方倾斜的船底面,可以降低船尾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90392号公报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2.02 JP 2010-269504;2010.12.02 JP 2010-26950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船底,其处于船体的宽度方向中心线位置的船底向后上方倾斜; 第二船底,其在从船尾端向前方移动预定的规定距离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船底连续,而形成为与设计吃水线平行的角度以上且比从所述第一船底的后方延长线的角度小的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船底相对于设计吃水线设定为O度以上且20度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船底形成平面或平滑曲面形状,所述第二船底形成与设计吃水线平行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大辅武田信玄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