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6689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消音器底座、内消音筒、外消音筒、封盖和螺栓;消音器底座为一体化结构;螺栓通过固定孔与螺纹孔将封盖与消音器底座连接起来,并且使内消音筒和外消音筒被紧紧夹在消音器底座与封盖之间;内消音筒一端封闭,筒体上排列多组内消音孔;外消音筒上排列多组外消音孔,外消音孔的直径小于内消音孔的直径,外消音孔的数量大于内消音孔数量;内消音筒的非封闭端设置在凸台或者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内消声筒和外消声筒通过双层消声,在不减少排气量的同时降低排气产生的噪声分贝,并且能够减少阻塞的几率,节能降耗;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消音器底座、内消音筒、外消音筒、封盖和螺栓;消音器底座为一体化结构;螺栓通过固定孔与螺纹孔将封盖与消音器底座连接起来,并且使内消音筒和外消音筒被紧紧夹在消音器底座与封盖之间;内消音筒一端封闭,筒体上排列多组内消音孔;外消音筒上排列多组外消音孔,外消音孔的直径小于内消音孔的直径,外消音孔的数量大于内消音孔数量;内消音筒的非封闭端设置在凸台或者凹槽内。本技术利用内消声筒和外消声筒通过双层消声,在不减少排气量的同时降低排气产生的噪声分贝,并且能够减少阻塞的几率,节能降耗;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专利说明】—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气消声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
技术介绍
环保、节能、降耗、降低电解槽生产成本是铝电解生产企业重要课题,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打壳气缸做功后有一部分压缩空气需要排除,此压缩空气中混合有油污,使用老式消声装置,经常出现消声器阻塞、气缸打壳无力、消声器使用寿命短等情况,对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换向阀排气十分不利,同时使得电解车间的工作环境恶化。因此,采用铝电解槽换向阀的排气消声装置,可以降低排气时产生的噪声分贝,并且独特的结构设计可以降低阻塞的几率,起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该装置可以安装在铝电解槽打壳气缸的设有外螺纹或者内螺纹的排气管上,使得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降低排气噪声的分贝数值,减少阻塞的几率。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安装在设有螺纹的排气管上,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内消音筒、外消音筒、封盖和螺栓。 所述底座为包括连接部、夹持部、固定部一体化结构,底座中部设有通孔;连接部设有与排气管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或者外螺纹;夹持部邻接连接部,夹持部外缘设有对称夹持平面;固定部邻接夹持部;固定部远离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外消音筒相配合的凸缘或者凹槽;凸缘或者凹槽可以固定外消音筒并限制外消音筒在底座上的滑动;固定部的内部空间设有与内消音筒相配合的凸台或者凹槽;凸台或者凹槽可以固定内消音筒并限制内消音筒在底座上的滑动;凸台或者凹槽的外缘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螺纹孔。 所述封盖为设有外凸缘的圆形结构,外凸缘的内径大于外消音筒的外径;封盖上设有与底座的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 所述内消音筒为一端封闭的筒形结构,筒体上排列多组内消音孔;封闭端和筒体上靠近封闭端处不设消音孔;这样可以保持底部密封端的强度;内消音筒的非封闭端设置在凸缘或者凹槽内。 所述外消音筒为管状结构筒体,筒体上排列多组外消音孔,外消音孔的直径小于内消音孔的直径,外消音孔的数量大于内消音孔数量;外消音筒的一端设置在凸台或者凹槽内。 螺栓通过固定孔与螺纹孔将封盖与底座连接,使内消音筒和外消音筒被固定在底座与封盖之间。 具体的:在内消音筒的筒体上靠近封闭端的二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处不设消音孔。 具体优选的:底座的夹持部为六边形结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的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其夹持部为六边形结构;固定部远离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内径与外消音筒外径配合的凸缘;凸缘内部设置与内消音筒外缘配合的凹槽;凹槽与凹槽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螺纹孔。 使用时,可用手或者帮扳手等工具利用本装置的加持部将本装置安装在铝电解槽打壳气缸的排气管上,因为内外消音筒具有直径差,在内外消音筒之间构成了消音空间,使得在不减少排气量的同时,降低排气产生的噪声分贝;并且利用内消音筒的消音孔大,夕卜消音筒的消音孔小的优点,能够减少阻塞的几率;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当内消音筒内产生油污需要清洗或者内消音筒被腐蚀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松开螺栓便可以很方便的从本装置中拆卸内消音筒并对其进行清洗或者更换,这样只对本装置的部分零件予以更换,起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利用自身内部内消声筒和外消声筒通过双层消声,在不减少排气量的同时,降低排气产生的噪声分贝,并且能够减少阻塞的几率,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另外本专利可以重复使用,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外消音管的示意图。 图3是内消音管的示意图。 图4是底座的整体不意图。 图5是底座的俯视图。 图6是底座的主视图。 图7是底座的仰视图。 图8是封盖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内消音筒,3-外消音筒,4-封盖,5-螺栓,11-连接部,12-夹持部,13-凸缘,14-凹槽,15-通孔,16-螺纹孔,21-内消音孔,31-外消音孔,41-外凸缘,4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专利的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安装在铝电解槽打壳气缸的设有内螺纹的排气管上,包括底座1、内消音筒2、外消音筒3、封盖4和螺栓5。 所述内消音筒2为筒形结构,内消音筒2的筒体排列多组内消音孔21 ;内消音筒2底部为封闭端,不设内消音孔21 ;在筒体上靠近封闭端的二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处不设内消音孔21 ;这样可以保持底部密封端的强度。 所述外消音筒3为管状结构,外消音筒3的筒体上排列多组外消音孔31,且外消音孔31直径小于内消音孔21直径,外消音孔31的数量比内消音孔21多。 所述底座I为一体化结构,底座I中部设有通孔15,该通孔15的直径小于内消音筒2的直径;底座I的上表面设有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设有与铝电解槽打壳气缸的排气管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底座I的下表面设有与外消音筒3相配合的凸缘13 ;这样可以固定外消音筒3并限制外消音筒3在底座I上的滑动;底座I的下表面设有与内消音筒2相配合凹槽14 ;这样可以固定内消音筒2并限制内消音筒2在底座I上的滑动;底座I的下表面在固定外消音筒3的凸缘13与固定内消音筒2的凹槽14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螺纹孔16,所述三个螺纹孔16位于与外消音筒3相配的凸缘和与内消音筒2相匹配的凹槽之间;底座I的侧面设有六边形夹持部12。 所述封盖4为设有外凸缘41的圆形结构,所述外凸缘41与外消音筒3相配合;封盖4上设有与底座I的螺纹孔16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42。 螺栓5通过固定孔42与螺纹孔16将封盖4与底座I连接起来,并且使内消音筒2和外消音筒3被紧紧夹在底座I与封盖4之间。 使用时,可用手或者帮扳手等工具利用本装置的加持部将本装置安装在铝电解槽打壳气缸的排气管上,因为本装置利用内外消音筒3直径的差,在内外消音筒3之间构成了消音空间,使得在不减少排气量的同时,降低排气产生的噪声分贝;并且利用内消音筒2的消音孔大,外消音筒3的消音孔小的优点,能够减少阻塞的几率;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当内消音筒2内产生油污需要清洗或者内消音筒2被腐蚀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松开螺栓5便可以很方便的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排气消声装置,安装在设有螺纹的排气管上,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内消音筒、外消音筒、封盖和螺栓;所述底座为包括连接部、夹持部、固定部一体化结构,底座中部设有通孔;连接部设有与排气管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或者外螺纹;夹持部邻接连接部,夹持部外缘设有对称夹持平面;固定部邻接夹持部;固定部远离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外消音筒相配合的凸缘或者凹槽;固定部的内部空间设有与内消音筒相配合的凸台或者凹槽;凸台或者凹槽的外缘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螺纹孔;所述封盖为设有外凸缘的圆形结构,外凸缘的内径大于外消音筒的外径;封盖上设有与底座的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内消音筒为一端封闭的筒形结构,筒体上排列多组内消音孔;封闭端和筒体上靠近封闭端处不设消音孔;内消音筒的非封闭端设置在凸台或者凹槽内;所述外消音筒为管状结构筒体,筒体上排列多组外消音孔,外消音孔的直径小于内消音孔的直径,外消音孔的数量大于内消音孔数量;外消音筒一端设置在凸缘或者凹槽内;螺栓通过固定孔与螺纹孔将封盖与底座连接,使内消音筒和外消音筒被固定在底座与封盖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刚郭金虎凌怡于素萍张敏张智国孟书云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曦光气动液压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