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智军专利>正文

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1762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消声二合一式摩托车消声器,包括排气管、消声器筒体和尾管,所述消声器筒体的内部空间为消声腔,所述消声腔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隔板将消声腔分割成自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腔室,其中,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一谐振腔,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第二谐振腔,所述第四腔室内设有第三谐振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二、三、四腔室内均设置谐振腔,消声频率段较宽,消声量足,可针对某些噪声峰值频率进行衰减,得到较好的消声效果。

Split type motorcycle exhaust silen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rifying and silencing combo type motorcycle muffler, exhaust pipe, muffler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nd a tail pipe, the muffler tube interior for silencing chamber, which comprises a silenc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partition, second and third partition plates, wherei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will baffle the silencing chamber segmentation from front to back are arranged into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of the second chamber, th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sonant cavity, the third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avity, the fourth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third resonant cavity. The resonant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cavity chamber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noise elimination frequency section is wider, the noise reduction is sufficient, and the attenuation frequency can be attenuated according to certain noise peak frequency, so a better noise elimination effect can be ob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而衰减噪声的装置,是摩托车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消声器性能的好坏不仅影响摩托车噪声的大小,而且对发动机的功率、油耗、扭矩等性能都有较大影响。传统的摩托车消声器大多采用单筒式直排结构,其存在的问题是排放噪声大,排气消声装置受腐蚀速度快,使用寿命短。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899401A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包括有消声器、排气管、排气消声器固定板、排气消声器后体组件,在消声器与排气消声器后体组件之间设置有排气消声器隔热垫,排气消声器隔热垫与消声器和排气消声器后体组件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延长了消声器的使用寿命。但是该专利技术中并未公开消声器和排气消声器后体组件的内部具体结构,而且排气消声器后体组件一般为单层管体,噪声进入排气消声器后体组件后,直接撞击金属薄板,造成振动噪声较大,消音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消音及废弃净化效果好的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包括排气管、连接于排气管后端的前消声器筒体、通过弯管与前消声器筒体相连的后消声器筒体以及设于后消声器筒体尾端的尾管,所述后消声器筒体的远离弯管端通过卡箍与前消声器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后消声器筒体内设有连接弯管和尾管的直通管,所述直通管的外侧包覆有钢丝网和耐热吸音棉;所述前消声器筒体的前段为双层锥筒结构,所述双层锥筒结构的内、外层锥筒之间设有吸声材料,所述前消声器筒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前消声器筒体的内部空间被第一、第二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排气管的后端插入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连通管,其进气端位于第一腔室,出气端位于第三腔室;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连通管,其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出气端位于第二腔室;所述弯管的进气端穿过第二隔板伸到第二腔室。其中,所述排气管的后端设有触媒。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前侧自后往前依次设有絮状吸声垫和网板。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的后侧自前往后依次设有絮状吸声垫和网板。其中,所述排气管上设有与润滑油腔连通的防蚀孔。其中,所述前消声器筒体上设有消声器固定板,该消声器固定板上设有至少2个与摩托车车架相连的安装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中在后消声器筒体中的直通管外侧包覆钢丝网和耐热吸音棉,噪声进入后消声器筒体后不会直接撞击金属薄板,振动噪声较小,消音效果好。2.本技术在排气管的后端设置触媒,废气净化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后消声器筒体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前消声器筒体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排气管;10、触媒;11、防蚀孔;2、前消声器筒体;20、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第一腔室;23、第二腔室;24、第三腔室;25、第一连通管;26、第二连通管;27、吸声材料;3、弯管;4、后消声器筒体;40、直通管;41、钢丝网;42、耐热吸音棉;5、尾管;6、卡箍;7、消声器固定板;7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包括排气管1、连接于排气管1后端的前消声器筒体2、通过弯管3与前消声器筒体2相连的后消声器筒体4以及设于后消声器筒体4尾端的尾管5,所述后消声器筒体4的远离弯管3端通过卡箍6与前消声器筒体2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后消声器筒体4内设有连接弯管3和尾管5的直通管40,所述直通管40的外侧包覆有钢丝网41和耐热吸音棉42。如图3所示,所述前消声器筒体2内设有第一隔板20和第二隔板21,所述前消声器筒体2的内部空间被第一、第二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3和第三腔室24。所述排气管1的后端插入第一腔室22内。所述第一、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连通管25,其进气端位于第一腔室22,出气端位于第三腔室24。所述第二隔板21上设有第二连通管26,其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24,出气端位于第二腔室23。所述弯管3的进气端穿过第二隔板21伸到第二腔室23。所述排气管1的后端设有触媒10。所述第一隔板20的前、后侧均设有絮状吸声垫和网板。所述前消声器筒体2的前段为双层锥筒结构。所述双层锥筒结构的内、外层锥筒之间设有吸声材料27。所述排气管1上设有与润滑油腔连通的防蚀孔11。所述前消声器筒体2上设有消声器固定板7,该消声器固定板7上设有2个与摩托车车架相连的安装孔70。本技术中在后消声器筒体中的直通管外侧包覆钢丝网和耐热吸音棉,噪声进入后消声器筒体后不会直接撞击金属薄板,振动噪声较小,消音效果好。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连接于排气管后端的前消声器筒体、通过弯管与前消声器筒体相连的后消声器筒体以及设于后消声器筒体尾端的尾管,所述后消声器筒体的远离弯管端通过卡箍与前消声器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后消声器筒体内设有连接弯管和尾管的直通管,所述直通管的外侧包覆有钢丝网和耐热吸音棉;所述前消声器筒体的前段为双层锥筒结构,所述双层锥筒结构的内、外层锥筒之间设有吸声材料,所述前消声器筒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前消声器筒体的内部空间被第一、第二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排气管的后端插入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连通管,其进气端位于第一腔室,出气端位于第三腔室;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连通管,其进气端位于第三腔室,出气端位于第二腔室;所述弯管的进气端穿过第二隔板伸到第二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连接于排气管后端的前消声器筒体、通过弯管与前消声器筒体相连的后消声器筒体以及设于后消声器筒体尾端的尾管,所述后消声器筒体的远离弯管端通过卡箍与前消声器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后消声器筒体内设有连接弯管和尾管的直通管,所述直通管的外侧包覆有钢丝网和耐热吸音棉;所述前消声器筒体的前段为双层锥筒结构,所述双层锥筒结构的内、外层锥筒之间设有吸声材料,所述前消声器筒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前消声器筒体的内部空间被第一、第二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排气管的后端插入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连通管,其进气端位于第一腔室,出气端位于第三腔室;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智军
申请(专利权)人:陶智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