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00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改进,构造包括围绕胎圈钢丝(1)的胎体帘布(2)和子口加强层(3);子口加强层(3)呈“U”形包裹在胎体帘布(2)的外层,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和外端点(5)高度基本一致,并低于胎体帘布(2)的反包端点(6);在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外设有一层纤维帘布(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轮胎胎圈的刚性,减小了变形,降低了胎体帘布反包端点对轮胎橡胶的剪切力,大幅提高了轮胎胎圈部位的承载能力,而且可以防止子口加强层内端点开裂,彻底杜绝因内端点开裂刺破内胎而带来的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较简单、易于实施,使用效果好,制作成本较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技术介绍
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胎圈结构相对于斜交轮胎来讲要简单得多,但其抵抗高载荷的能力确比较低,经常在高载荷条件下出现胎圈部位的裂口、鼓包以及爆破等现象,从而导致轮胎的过早损坏。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胎圈结构通常包括围绕胎圈钢丝的胎体帘布和围绕胎体帘布的子口加强层。现有的胎圈结构中,子口加强层的内端点比外端点低很多。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子口部分会产生很大的变形,由于胎体帘布的钢丝帘线刚度较大,而轮胎的橡胶较软,因此在相同压力下两者之间的变形不一样。从而在胎体帘布的钢丝帘线端点(胎体帘布的反包端点)和轮胎的橡胶之间产生很大的剪切力,轮胎的橡胶在钢丝帘线端点的高频率剪切力的作用下将很快产生裂口,从而导致轮胎损坏。在普通设计的结构中,为了减小钢丝帘线端点的剪切力,一般是在胎体帘布外增加一个子口加强层,通过加强胎圈部位的强度,减小胎圈变形,来减小剪切力。这种结构虽然对解决胎体帘布反包端点处的裂口有所改进,但是由于其子口加强层的内端点比外端点要低很多,因此整体的刚度还不够,所以还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胎体帘布反包端点的裂口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胎体帘布反包端点的裂口问题,又设计出了增加子口加强层内端点高度的轮胎,这种结构对胎体帘布反包端点的裂口问题所改进,但由于增高了的轮胎子口加强层内端点,往往在使用中产生轮胎子口加强层内端点处早期开裂,刺破内胎造成轮胎漏气,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胎圈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这种胎圈结构实施成本低,可以有效地解决胎体帘布反包端点和子口加强层内端点处的裂口等问题,大幅提高全钢子午线轮胎特别是胎圈部位的承载能力。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围绕胎圈钢丝1的胎体帘布2和子口加强层3;子口加强层3呈“U”形包裹在胎体帘布2的外层,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和外端点5高度基本一致,并低于胎体帘布2的反包端点6;在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外设有一层纤维帘布7。上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胎圈结构,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和外端点5低于胎体帘布2的反包端点5~100mm。前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胎圈结构,子口加强层3内端点4和外端点5的高度差为0~5mm。前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胎圈结构,纤维帘布7的宽度在10mm~200mm之间。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提高子口加强层内端点高度,使之与外端点高度保持基本一致,并在子口加强层内端点外增设了纤维帘布层以保护子口加强层内端点。这种胎圈结构不但大大增加了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区域的刚性,减小负荷下该区域的变形,降低了胎体帘布反包端点处对轮胎橡胶的剪切力,大幅提高了全钢子午线轮胎特别是胎圈部位的承载能力,而且可以防止子口加强层内端点开裂,彻底杜绝因内端点开裂刺破内胎而带来的安全事故。本技术具有结构较简单、易于实施,使用效果好,制作成本较低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3是现有胎圈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4是现有胎圈结构承重后的变形状态示意图;附图的标记为1-轮胎钢圈,2-胎体帘布,3-子口加强层,4-子口加强层的内端点,5-子口加强层的外端点,6-胎体帘布反包端点,7-纤维帘布,8-轮胎受力变形后钢丝帘线端点与橡胶之间的剪切力,9-轮胎受力变形后的轮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它包括围绕胎圈钢丝1的胎体帘布2和子口加强层3;子口加强层3呈“U”形包裹在胎体帘布2的外层,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和外端点5高度基本一致,高度差为0~5mm。并低于胎体帘布2的反包端点5~100mm;在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外设有一层纤维帘布7。它的宽度在10mm~200mm之间。在图3所示的几种普通的传统胎圈结构中,图3-1结构只是在胎圈的外侧有加强层,对胎圈的支撑刚度不够,轮胎在大载荷下容易出现早期损坏;图3-2结构的子口加强层采取了”U”形结构,与图3-1相比提高了一定的刚度,但是由于子口加强层的内端点比较低,一般比外端点至少低15mm以上,因此刚度的提高仍然不足;图3-3结构则是在图3-2基础上的改进,虽然在胎圈的外侧增加了纤维加强层,但是还是不能有效提高胎圈的刚度,承载能力提高的幅度仍然十分有限。本技术的结构中,子口加强层的外端点与胎体帘布反包端点高度差要求的公差可以较大,一般是±5mm,这样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轮胎性能的稳定性,更容易满足生产,同时由于使用了较细的钢丝作为子口加强层,还可以降低轮胎的重量和成本。权利要求1.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改进,包括围绕胎圈钢丝(1)的胎体帘布(2)和子口加强层(3);其特征在于子口加强层(3)呈“U”形包裹在胎体帘布(2)的外层,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和外端点(5)高度基本一致,并低于胎体帘布(2)的反包端点(6);在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外设有一层纤维帘布(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和外端点(5)低于胎体帘布(2)的反包端点(6)5~1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子口加强层(3)内端点(4)和外端点(5)的高度差为0~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纤维帘布(7)的宽度在10mm~200mm之间。专利摘要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改进,构造包括围绕胎圈钢丝(1)的胎体帘布(2)和子口加强层(3);子口加强层(3)呈“U”形包裹在胎体帘布(2)的外层,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和外端点(5)高度基本一致,并低于胎体帘布(2)的反包端点(6);在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外设有一层纤维帘布(7)。本技术增强了轮胎胎圈的刚性,减小了变形,降低了胎体帘布反包端点对轮胎橡胶的剪切力,大幅提高了轮胎胎圈部位的承载能力,而且可以防止子口加强层内端点开裂,彻底杜绝因内端点开裂刺破内胎而带来的安全事故。本技术具有结构较简单、易于实施,使用效果好,制作成本较低的优点。文档编号B60C15/00GK2880553SQ20062010925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5日专利技术者黄舸舸, 张甲, 向宗义, 胡湘琦, 蒋中凯 申请人: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改进,包括围绕胎圈钢丝(1)的胎体帘布(2)和子口加强层(3);其特征在于:子口加强层(3)呈“U”形包裹在胎体帘布(2)的外层,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和外端点(5)高度基本一致,并低于胎体帘布(2)的反包端点(6);在子口加强层(3)的内端点(4)外设有一层纤维帘布(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舸舸张甲向宗义胡湘琦蒋中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