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飞舟专利>正文

防爆堵漏车轮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81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轮内胎,它在基本胎体内设有环形分隔层,该环形分隔层与基本胎体之间有一环形体径向纵间隔层和多个月牙状径向横间隔层,它们相互纵横交错,使得基本胎体被分隔为一个内气腔和多个小外气腔,各小外气腔设有各自的单向分气嘴,在径向纵间隔层的一圈内表设有一环状输气管,它与各单向分气嘴连通,并与基本胎体内缘处伸入设置的气门嘴连通。(*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堵漏车轮内胎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内胎。现在各种车辆所使用的内胎,胎体就是由一个环形贮气腔和一只气嘴组成,这种内胎充足气后,完全受外胎约束,缺乏自身的向心拉力,这样一但外胎磨损发热变形破裂,内胎的相应部位都会紧随其后地出现漏洞或裂口,而由于其内部的整体贯通,局部的漏裂就会使胎内全部气体压力消失,导致车体失去平衡和应有的承载力,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带来时间、人力以及资金的消耗。如果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发生爆胎,那么后果往往是车毁人亡。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轮胎爆裂,大量减少补胎次数的防爆堵漏车轮内胎。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防爆堵漏车轮内胎,其特征在于在基本胎体(1)内设有环形分隔层(2),该环形分隔层(2)与基本胎体(1)之间有一径向纵间隔层(3)和多个径向横间隔层(4),它们相互纵横交错,径向纵间隔层(3)为环形体,它的外表与基本胎体(1)外缘内壁中部连为一体,各径向横间隔层(4)为月牙状,它们的外端与基本胎体(1)各对应处的外缘弧形内壁连为一体,它们的内端与环形分隔层(2)的各对应位置相连,使得基本胎体(1)被分隔为一个内气腔(5)和多个小外气腔(6),各小外气腔(6)设有各自的单向分气嘴(9),在径向纵间隔层(3)的一圈内表设有一圈环状输气管(8),它与各单向分气阀(9)连通,并与基本胎体(1)内缘处伸入设置的气门嘴(15)连通。本技术采用的这种间隔式结构,使内胎增加了自身的抗压强度。即使外胎损坏较严重、受压不均衡,其内胎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自身完好。在出现破漏时,相应的间隔结构一方面控制了裂口的扩大,另一方面也大大限制了气体的泄漏量。小气腔的泄漏,也不会造成相应局部气压空缺而出现的凹陷,这是因-->为内气腔的气压及时将相应一段的环形分隔层顶出,填补了空缺。由于环形分隔层的实际面积大于受保护的基本胎体的外圈面积,如遇尖锐物体刺入不脱落,就有充分的避让余地,能将刺入物包裹住,以此来保证内气腔不被刺破。在正常行驶情况下,一个小气腔受两次以上尖锐物体刺入的概率很小,所以本技术保证在车辆每年年检时进行一次修补当不成问题,甚或在其使用寿命内不用修补。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及其a、b、c、d四个断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径向横间隔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环形输气管及单向分气嘴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气门嘴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4,本技术保持现有车轮内胎的基本胎体(1)结构和外形,在其内部增设间隔式结构及其与之相连接对应的输气机构。间隔结构构成各大小功用不同的气腔,输气机构由输气管和各种气嘴组成。间隔结构分环形分隔层(2)和径向纵、横间隔层(3)、(4)。环形分隔层(2)位于外圈和内圈之间,两侧与基本胎体(1)密封连接,将贮气腔分隔为内气腔(5)和多个小外气腔(6),内气腔(5)容纳大部分气体,起主要的支撑作用,各小外气腔(6)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气腔不破损。径向间隔分为径向纵间隔层(3)和径向横间隔层(4),径向纵间隔层(3)与车轮转动方向一致呈环形,外端与基本胎体(1)密封连接;径向横间隔层(4)与车轴方向一致呈月牙形,外端与基本胎体(1)密封连接。径向间隔结构纵横交错,内端与环形分隔层(2)密封连接,形成各不相通的小外气腔(6),各小外气腔(6)将环形分隔层(2)等分成为各自与内气腔(5)的间隔层,这层间隔面积大于基本胎体(1)相应的局部面积,在各小外气腔(6)充气后,向内气腔(5)方向呈拱形凸起。各小外气腔(6)的输气由外腔气嘴(7),环状输气管(8)和单向分气嘴(9)来承担。外腔气嘴(7)与环状输气管(8)紧固配接相通,环状输气管(8)外侧与径向纵间隔层(3)内端位置相对应,处在两侧小外气腔(6)的纵向夹缝之中,并与之胶合固定。每个小外气腔(6)都有一个单向分气嘴(9)与环状输气管(8)连通。外腔气嘴(7)跟内腔气嘴(10)连通一体,并有堵头(11)分隔气压,内腔气嘴(10)穿过基本胎体(1)与外延气嘴(12)螺纹紧固配接,并将穿洞周边夹紧密封,外延气嘴(12)内有一气门芯(13),其结构和-->功用与现有的气门芯相同。本技术使用时,先装入外轮胎内。本技术的气门嘴(15)由气门芯(13)、外延气嘴(12)、内腔气嘴(10)、外腔气嘴(7)、堵头(11)及输气螺杆(14)组成,外延气嘴(12)通过并帽(16)连接在基本胎体(1)的内缘处,它的内腔气嘴(10)位于内气腔(5)中,其外壁设有出气孔(17),气门嘴(15)的外腔气嘴(7)与环形输气管(8)连通,且外腔气嘴(7)和内腔气嘴(10)之间设有一螺孔(18),用于旋置堵头(11),输气螺杆(14)的外径与内腔气嘴(10)的内径相吻合,且输气螺杆(14)下端外壁有一段与堵头(11)螺纹相同的外螺纹,其下端底口有一与堵头(11)上端凸头相吻合的卡口,用于卡住堵头(11)。充气时,先旋下外延气嘴(12),用输气螺杆(14)穿入内腔气嘴(10),靠其下端底口的卡口卡住堵头(11)上端的凸头而将堵头(11)旋出,堵头(11)取出后再次放入输气螺杆(14),且将其下端外螺纹与内、外腔气嘴(10)、(7)之间的螺孔(18)旋接,则将内腔气嘴(10)外壁上的出气孔(17)挡住,此时旋上外延气嘴(12)即可用气筒向气门嘴(15)充气了,气体通过内、外腔气嘴(10)、(7)的通道经环状输气管(8)及各单向分气嘴(9)向各小外气腔(6)充气,充气时可用手探测各小外气腔(6)的气压,要求充气均匀。充完各小外气腔(6)后,取出输气螺杆(14),并再用它将堵头(11)旋置在内、外腔气嘴(10)、(7)之间的螺孔(18)上,则将外腔气嘴(7)的通道封死,取出输气螺杆(14)后,内腔气嘴(10)的出气孔(17)打开,此时再对气门嘴(15)充气,气体就通过内腔气嘴(10)的通道及出气孔(17)充至内气腔(5)中,内气腔(5)的充气可与现用轮胎一样参看气压指数。平时充气也只需对内气腔(5)补气。本技术的内胎一旦某一小外气腔(6)被戳破漏气时,该小外气腔(6)的相应一段环形分隔层(2)在内气腔(5)的气压作用下向外拱起,使整个车轮内胎几乎不受什么影响,仍可继续行驶,直到到达目的地后才修补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堵漏车轮内胎,其特征在于在基本胎体(1)内设有环形分隔层(2),该环形分隔层(2)与基本胎体(1)之间有一径向纵间隔层(3)和多个径向横间隔层(4),它们相互纵横交错,径向纵间隔层(3)为环形体,它的外表与基本胎体(1)外缘内壁中部连为一体,各径向横间隔层(4)为月牙状,它们的外端与基本胎体(1)各对应处的外缘弧形内壁连为一体,它们的内端与环形分隔层(2)的各对应位置相连,使得基本胎体(1)被分隔为一个内气腔(5)和多个小外气腔(6),各小外气腔(6)设有各自的单向分气嘴(9),在径向纵间隔层(3)的一圈内表设有一圈环状输气管(8),它与各单向分气阀(9)连通,并与基本胎体(1)内缘处伸入设置的气门嘴(1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堵漏车轮内胎,其特征在于在基本胎体(1)内设有环形分隔层(2),该环形分隔层(2)与基本胎体(1)之间有一径向纵间隔层(3)和多个径向横间隔层(4),它们相互纵横交错,径向纵间隔层(3)为环形体,它的外表与基本胎体(1)外缘内壁中部连为一体,各径向横间隔层(4)为月牙状,它们的外端与基本胎体(1)各对应处的外缘弧形内壁连为一体,它们的内端与环形分隔层(2)的各对应位置相连,使得基本胎体(1)被分隔为一个内气腔(5)和多个小外气腔(6),各小外气腔(6)设有各自的单向分气嘴(9),在径向纵间隔层(3)的一圈内表设有一圈环状输气管(8),它与各单向分气阀(9)连通,并与基本胎体(1)内缘处伸入设置的气门嘴(15)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飞舟
申请(专利权)人:顾飞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