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家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轮胎充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934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轮胎充气器,它主要由外壳、气室壳体、手动凸轮、气阀顶针、密封圈、连接体等组成,它利用加装在外壳底部的连接体中的密封圈和连接体下部的螺孔,实现了与轮胎充气嘴的拧紧和密封,而连接体与气室壳体之间又通过气室橡胶密封圈,实现了充气室的密封,采用了气室壳体中安装弹簧以在充气结束时迅速关闭气门,又通过在轮胎充气器的进气口采用普通自行车式的进气嘴结构,避免了回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可靠程度高,可为广大摩托车拥有者解除日常充气之烦恼。(*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轮胎充气器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轮胎充气的装置。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为摩托车或自行车充气,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轮胎充气嘴结构不同,对自行车可以用普遍的自行车打气筒充气,而摩托车则必须要专用的充气装置,用自行车打气筒已不能解决问题。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为摩托车打气的充气装置,较为流行的一种凸轮式高压充气卡头(专利号:87205222),在该技术结构中,密封圈套在充气嘴的带有螺纹的表面上,当工作时,通过外力挤压密封圈使其径向变形,橡胶密封圈的径向变形方向和受力方向是相互垂直的,这必然会导致密封效果不尽理想,且橡胶密封圈内表面和螺纹反复接触、挤压,使得橡胶密封圈内表面很容易被疲劳损坏而漏气,导致失效;其选择的螺纹表面作为密封表面也不尽合理;此外,该技术的进气嘴无止回结构,当轮胎接近充足时回气现象严重,难以达到额定气压,充气效果不好。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密封效果不好,易疲劳损坏、漏气和回气的新型轮胎充气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轮胎充气器,它主要由外壳、气室壳体、手动凸轮、气阀顶针、密封圈、进气嘴等组成,气室壳体套装在外壳内,手动凸轮铰接在外壳上部,手动凸轮的工作面和气体壳室上部端面相接触,气体壳室内部中央位置安装有气阀顶针,气室壳体一侧安装有进气嘴,该轮胎进气嘴从外壳的U形槽中伸出,在外壳底部套装连接体,连接体的凸缘部分卡在外壳底部并与外壳成动配合,连接体为中空结构,下部加工有内螺纹,在该螺孔中放置连接体密封圈,联接体通过螺纹与轮胎的进气嘴拧紧,气室壳体下端压在气室密封圈上,该密封圈套装在连接体的上端,在气室壳体内装有弹簧,该弹簧压在连接体的上端面,安装在气室壳体内的气阀顶针通过连接体中间的孔,顶开轮胎气门,进气嘴的结构与普通自行车进气嘴的结构相同,包括进气嘴螺帽、气门芯、进气嘴本体、气门芯胶皮,可有效地防止气室内的气体外泄。附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详述,参照附图1,先将连接体7拧紧在摩托车轮胎充气嘴上,如此密封圈紧压在轮胎充气嘴的上端面,压下手动凸轮12,气室壳体11向下滑动,气阀顶针随之顶开轮胎充气嘴阀门,同时,气室壳体11的下端面紧-->压气室密封圈6,气室密封圈又压紧在连接体7的外凸缘上,实现了对气室的密封,此时气室回位弹簧13被压缩,将普通打气筒和进气嘴1连接即可进行充气。气体充足后,抬起手动凸轮,在回位弹簧13和气室密封圈6的共同推动下,气室壳体11向上滑动,气阀顶针10同时抬起,充气嘴1的阀门迅速关闭,完成充气。本技术,由于设计有连接体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和轮胎充气嘴连接,使连接更为牢固,设有两个密封圈,且密封方向、变形方向和受力方向相一致,不易损坏,密封效果好,寿命极大的延长。进气嘴结构采用普通自行车充气嘴,即避免了回气,又可与普通打气筒直接连接,回位弹簧使得轮胎气阀关闭迅速,避免了在拆除充气工具时轮胎漏气过多的问题。本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广大摩托车用户解决多年来充气难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轮胎充气器,它主要由外壳(5)、气室壳体(11)、手动凸轮(12)、气阀顶针(10)、密封圈(9)、进气嘴(1)等组成,气室壳体(11)套装在外壳(5)内,手动凸轮铰接在外壳(5)上部,手动凸轮(12)的工作面和气体壳室(11)上端面相接触,气体壳室(11)内部中央安装有气阀顶针(10),气室壳体(11)一侧安装有进气嘴(1),该进气嘴从外壳(5)的U形槽中伸出,其特征是在外壳(5)底部套装连接体(7),连接体(7)为一部分从外壳(5)下部圆孔穿出,连接体凸缘部分卡在外壳(5)底部并与外壳(5)成动配合,连接体(7)为中空结构,连接体(7)下部的内孔装有密封圈(9),连接体(7)凸缘上部装有密封圈(6),气室壳体(11)压在密封圈(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轮胎充气器,它主要由外壳(5)气室壳体(11)、手动凸轮(12)气阀顶针(10)、密封圈(9)进气嘴(1)等组成,气室壳体(11)套装在外壳(5)内,手动凸轮铰接在外壳(5)上部,手动凸轮(12)的工作面和气体壳室(11)上端面相接触,气体壳室(11)内部中央安装有气阀顶针(10)气室壳体(11)一侧安装有进气嘴(1),该进气嘴从外壳(5)的U形槽中伸出,其特征是在外壳(5)底部套装连接体(7)连接体(7)为一部分从外壳(5)下部圆孔穿出,连接体凸缘部分卡在外壳(5)底部并与外壳(5)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戟王正钧
申请(专利权)人:王家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