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西平专利>正文

可开式充气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93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充气内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开式充气内胎。其包括橡胶内胎体,特征是橡胶内胎体为两端封闭的环状体,内胎体的两端通过对接件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胎能方便的从车轮上剥离,修补内胎时不用拆卸车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广泛的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等领域。(*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开式充气内胎本技术属于车用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内胎。现行的轻型车辆(如自行车、摩托车)在修补内胎时,一般是先从外胎里剥出内胎,然后将内胎放入水中,检查内胎何处漏气后再进行修补。如果不拆卸车轮,则必须将各种维修工具(如水盆、锉刀、火补胶)放至车辆旁。但有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修补内胎时很难将所有的维修用品搬至车辆旁。例如:在野外行驶突然发生轮胎洒气时,为了对轮胎内胎进行检查,必须寻找水源(如小河),一般情况下,河水与车辆有一定距离,很难实现在出事现场修补车辆内胎。此时必须使车轮与车辆分离,而拆卸车轮是比较麻烦的。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使内胎方便的从车轮上剥离的可开式充气内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可开式充气内胎,包括橡胶内胎体,其特征在于橡胶内胎体为两端封闭的环状体,内胎体的两端通过对接件联接。本技术的对接件可以是尼龙搭袢或子母扣。对接件的两个部件分别固定在橡胶内胎体的两个端面上。橡胶内胎体的每一端面可呈直面设置或斜面设置。本技术的内胎能方便的从车轮上剥离,修补内胎时不用拆卸车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广泛的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等领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为充气嘴,2为内胎体,3、4为尼龙搭袢,尼龙搭袢3、4相互啮合在一起,内胎体2构成环形体。环形体内充满气体。当修补内胎时,将充气嘴1打开,内胎体2内的空气排出,拽动内胎体2,使尼龙搭袢3、4分离,将内胎体从车轮中分离,内胎修补好后,将内胎圈放在车轮外胎和轮毂之间,然后将尼龙搭袢3、4相互啮合,就可完成内胎的修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开式充气内胎,包括橡胶内胎体,其特征在于橡胶内胎体为两端封闭的环状体,内胎体的两端通过对接件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开式充气内胎,包括橡胶内胎体,其特征在于橡胶内胎体为两端封闭的环状体,内胎体的两端通过对接件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式充气内胎,其特征在于对接件可以是尼龙搭袢或子母扣。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西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西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