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336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包括踏板臂和踏板支架,所述踏板臂一端设有踏板面,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支架通过转轴组件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包括:导向管、弹簧圈、套管和滚针,所述导向管与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圈具有固套在所述导向管上的圈体和从所述圈体延伸出的压臂,所述压臂与所述套管间隙配合,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与所述套管之间的压臂凹陷部内,初始状态下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凹陷部的顶端并将所述压臂压向所述圈体从而提供张紧力,随着所述踏板臂旋转所述滚针向所述压臂凹陷部的底端滚动使所述张紧力逐渐变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解决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的下踏初始阶段的踏空感及松开踏板后回位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包括踏板臂和踏板支架,所述踏板臂一端设有踏板面,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支架通过转轴组件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包括:导向管、弹簧圈、套管和滚针,所述导向管与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圈具有固套在所述导向管上的圈体和从所述圈体延伸出的压臂,所述压臂与所述套管间隙配合,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与所述套管之间的压臂凹陷部内,初始状态下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凹陷部的顶端并将所述压臂压向所述圈体从而提供张紧力,随着所述踏板臂旋转所述滚针向所述压臂凹陷部的底端滚动使所述张紧力逐渐变小。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解决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的下踏初始阶段的踏空感及松开踏板后回位不良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传动领域,具体涉及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
技术介绍
对于手动变速的汽车,离合器是进行车速变化的重要部件,同时,离合器的使用也起到了分配动力,保障制动等多种重要用途。 目前对汽车操纵系统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离合踏板作为换挡时频繁操纵的装置之一,其操纵舒适性对驾驶员而言显然非常重要,若具备良好的操纵性能,一方面能够降低驾驶员的操纵强度,另一方面能够给人以操纵高级感和舒适性。 传统离合踏板一般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阻力结构,另外一种是助力结构。阻力结构仅适用于离合系统分离力较小情况(一般是小型车),适用范围较小,同时更多时候将带来更大操纵力,舒适性欠佳。助力结构离合踏板依靠助力泵或者电机或者扭簧来提供助力,能够具备较小操纵力,多用于中型及大型车。但对于助力型离合踏板来说,在下踏的初始阶段很容易由助力结构导致“踏空感”,而在完成下踏后又出现“踏板回位滞后或无法回位”问题。现有技术中有在离合器踏板总成上安装扭簧的技术方案,在下踏过程中,在扭簧的扭矩拐点之前为踏板臂提供阻力,到达扭矩拐点之后提供助力,但首先,扭簧结构存在使用疲劳后性能下降,影响操纵舒适性及可靠性问题,特别是扭矩拐点在使用疲劳后会发生变化甚至失效,因此现有的离合踏板总成在车辆行驶一定时期后,仍然会出现“踏空”或者“回位滞后”甚至无法回位的问题。其次,增加扭簧对布置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考虑避让踏板臂周边结构并且避免扭簧本身卡死踏板臂造成踏板臂无法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的下踏初始阶段的踏空感及松开踏板后回位不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包括踏板臂和踏板支架,所述踏板臂一端设有踏板面,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支架通过转轴组件连接,所述转轴组件包括:导向管、弹簧圈、套管和滚针,所述导向管与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圈具有固套在所述导向管上的圈体和从所述圈体延伸出的压臂,所述压臂与所述套管间隙配合,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与所述套管之间的压臂凹陷部内,初始状态下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凹陷部的顶端并将所述压臂压向所述圈体从而提供张紧力,随着所述踏板臂旋转所述滚针向所述压臂凹陷部的底端滚动使所述张紧力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弹簧圈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导向套轴向紧密排列。 优选地,上述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还包括减磨套,所述导向管或所述踏板臂套在所述减磨套上。 优选地,所述压臂为多个且沿着周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踏板臂上具有销孔。 优选地,当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凹陷部的底端时,所述滚针保持将所述压臂压向所述圈体。 本专利技术对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的转轴进行改进,以导向管为踏板臂的转轴,通过导向管上的弹簧圈的压臂和滚针来为下踏初始阶段提供阻力,避免踏空感产生,并且随着下踏使弹簧圈的张紧力变小,下踏阻力变小,这对现有的助力结构的助力作用基本不产生阻碍,而踏板臂回位过程正好相反,弹簧圈能够驱使踏板臂及时回位。而且,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对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的转轴结构进行的改进,将弹簧结构集成在踏板臂转轴中,与在其它位置增加扭簧等结构相比,占用空间小。并且,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滚针的运动轨迹变化对弹簧圈的压臂施加平稳的变形从而输出平稳的阻力,所以具备更高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中的踏板支架去除后剩余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的结构的爆炸图,并去除了螺栓; 图4是图2中的结构的左侧视图,并去除了螺栓; 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导向管旋转一定角度后的视图。 上图中标记说明:1、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2、踏板臂;3、踏板面;4、转轴组件; 4.1、螺栓;5、销孔;6、踏板支架;7、第一减磨套;8、套管;9、弹簧圈;9.1、圈体;9.2、压臂; 9.3、压臂凹陷部;9.4、顶端;9.5、底端;10、第二减磨套;11、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I包括踏板臂2和踏板支架6,踏板臂2 —端设有踏板面3,另一端与踏板支架6通过转轴组件4连接。从外部结构上看,该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I与现有技术并无多大的区别。 图2至图6示出了转轴组件4的内部结构。转轴组件4包括导向管11、弹簧圈9、套管8和滚针12、第一减磨套7、第二减磨套10。导向管11通过焊接等方式与踏板臂2固定连接,导向管11既起到弹簧圈9的旋转导向作用,还起到踏板臂2的转轴的作用。从图6更清晰可见,弹簧圈9具有固套(过盈配合)在导向管11上的圈体9.1,和从圈体9.1开始先沿径向再沿周向延伸出的多个压臂9.2,因此当下踏踏板面3使踏板臂2旋转时,导向管11旋转,带动弹簧圈9旋转。压臂9.2与圈体9.1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压臂9.2能够向着圈体9.1形变从而提供弹力。从图3、图5可见,弹簧圈9为多个,沿着导向套11的轴向紧密排列,即使得图5中的δ =O0从图6更清晰可见,压臂9.2上设有压臂凹陷部9.3,用于容纳滚针12。弹簧圈9套在导向管11上后,将套管8套在弹簧圈9的外面,并且使压臂9.2与套管8间隙配合,然后插入滚针12使得滚针12位于压臂9.2与套管8之间的压臂凹陷部9.3内。然后如图3和图5所示,从图5中的左侧将第一减磨套7插入到导向管11,从图5中的右侧将第二减磨套10插入导向管11。第一减磨套7和第二减磨套10的作用之一是使得导向管11及踏板臂2套在减磨套上能够自由转动减少摩擦,另一方面是防止套管8内的滚针12及弹簧圈9脱出。最后,以螺栓4.1穿过踏板支架6和第一减磨套7、导向管11、踏板臂2和第二减磨套10,用螺母紧固。套管8固定在第一减磨套7上或者直接固定在踏板支架6上,使得套管8不随踏板臂2转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想象,还能够取消减磨套使导向管11直接在螺栓4.1上转动,并以踏板支架6来阻挡套管8的内部零件的脱出。踏板臂2上的销孔5用于连接离合主缸推杆,当踏板臂2向下运动时将踏板力通过销孔5处传递给离合器,从而实现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 结合图6、图7,初始状态下,即未下踏踏板面3时,滚针12位于压臂凹陷部9.3的顶端9.4处,将压臂9.2压向圈体9.1从而提供张紧力,这样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力型离合器踏板总成,包括踏板臂和踏板支架,所述踏板臂一端设有踏板面,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支架通过转轴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导向管、弹簧圈、套管和滚针,所述导向管与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圈具有固套在所述导向管上的圈体和从所述圈体延伸出的压臂,所述压臂与所述套管间隙配合,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与所述套管之间的压臂凹陷部内,初始状态下所述滚针位于所述压臂凹陷部的顶端并将所述压臂压向所述圈体从而提供张紧力,随着所述踏板臂旋转所述滚针向所述压臂凹陷部的底端滚动使所述张紧力逐渐变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李光明马成汪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