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356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包括X导向轴、Y导向轴和Z导向轴,所述Y导向轴安装在所述X导向轴上,所述Z导向轴安装在所述Y导向轴上,所述Z导向轴下端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X轴上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盘自动吸取锯片,再由所述X导向轴、Y导向轴和Z导向轴配合移动将所述锯片运动到特定位置,可以全自动地完全上料抓取和卸料放置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包括X导向轴、Y导向轴和Z导向轴,所述Y导向轴安装在所述X导向轴上,所述Z导向轴安装在所述Y导向轴上,所述Z导向轴下端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X轴上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伺服电机。本技术通过吸盘自动吸取锯片,再由所述X导向轴、Y导向轴和Z导向轴配合移动将所述锯片运动到特定位置,可以全自动地完全上料抓取和卸料放置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专利说明】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 【
】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 【
技术介绍
】 锯片.刹车片,耐热片等是制造产业中一种重要的原材料,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 展,市场上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现有的生产和加工方式都是半自动或者手工 生产,而手动、半自动磨床依赖于操作员的熟练技能,但是熟练的设备技能需要时间积累, 因此也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没有配备机械手的设备则通常需要工人不停的重 复相同工作,生产效率低且会造成一定的劳动力浪费;同时按产品不同生产工艺要求,需要 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这样在人工操作时,很多环节无法 定时定量完成;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放射性和污染的加工环节,对人体的伤害是巨 大的。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有待开发一种全自动的上料和下料机 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 高,可节省劳动力的全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 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包括X导向轴、 Y导向轴和Z导向轴,所述Y导向轴安装在所述X导向轴上,所述Z导向轴安装在所述Y导 向轴上,所述Z导向轴下端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X轴上设置有用于 提供动力的伺服电机。 所述吸盘为圆形,所述电磁铁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电磁铁成圆形排列均匀 地设置所述吸盘上。 所述X导向轴包括X轴横梁、齿条、上导轨、下导轨和安装架,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 横梁内,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齿条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安装架由一个安装面和固定面成"L"形连接,所述固定面上端和下端分别卡 设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中,所述固定面的中部通过齿轮安装在所述齿条上;所述安装面 设置在所述X轴横梁的上方,所述Y轴导轨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 所述固定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伺服电机与减速器相连,所述减速器安装在法 兰上,所述法兰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Y导向轴包括Y轴横梁、线性导轨和第一气缸,所述Y轴横梁盖在所述线性导 轨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线性导轨内。 所述z导向轴包括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固定板、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 动块,所述固定板安装所述Y导向轴的末端,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滑槽。 所述第一活动块通过所述第二气缸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活动块通 过第三气缸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 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置有吸盘座,所述吸盘座的底部连接所述吸盘,所述吸盘上 设置有第四气缸。 所述气缸座的上端套设有弹簧。 本技术通过吸盘自动吸取锯片,再由所述X导向轴、Y导向轴和Z导向轴配合 移动将所述锯片运动到特定位置,可以全自动地完全上料抓取和卸料放置的过程,有效地 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X导向轴爆炸图。 图4为本技术X导向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Y导向轴爆炸图。 图6为本技术Y导向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Z导向轴爆炸图。 图8为本技术Z导向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包括X导向轴1、Y导向轴2和Z导 向轴3,所述X导向轴1内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伺服电机111 ;所述Υ导向轴2安装在所 述X导向轴1上,因此所述Υ导向轴2会随着X导向轴1而运动,所述Υ导向轴2在Υ轴方 向的运动则由气缸驱动;所述Ζ导向轴3安装在所述Υ导2向轴上,所述Ζ导向轴3随着Υ 导向轴的移动而移动,所述Ζ导向轴在Ζ方向上的移动也是通过气缸来驱动,在所述Ζ导向 轴3下端还设置有吸盘4,所述吸盘4上设置有电磁铁5,所述电磁铁5通电后带有磁性可 以吸住产品,吸附后可以对锯片进行检测,测试和研磨等一系列的操作。优选地,所述吸盘 4为圆形,所述电磁铁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电磁铁5成圆形排列均匀地设置所述吸 盘4上,电磁铁5成圆形排列可以增大对锯片的吸附力以及使锯片受力均匀。在所述X导 向轴1、Υ导向轴2、Ζ导向轴3上均设置有传感器,同时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并且带动电缆的 拖链6。在所述X导向轴1上还设置有两个支撑脚7,用于支撑整个机械手。 如图3-4所示,具体地,所述X导向轴1包括X轴横梁11、齿条12、上导轨13、下导 轨14和安装架16,所述齿条12设置在所述横梁11内,所述上导轨13和下导轨14分别设 置在所述齿条12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导轨13和下导轨14用于卡设安装架16,所述安装 架16可沿着所述上导轨13和下导轨14自由滑动。优选地,所述安装架16由一个安装面 17和固定面18成"L"形连接,所述安装面17和固定面18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导轨13和下 导轨14对应的卡口 15,所述卡口 15卡设在所述上导轨13和下导轨14中。所述固定面18 的中部通过齿轮19安装在所述齿条12上,所述齿轮19可以沿着齿条12滑动,所述齿轮19 的滑动可以带动所述安装架16滑动,而所述Υ导向轴2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面17上,所述 安装面17设置在所述X轴横梁11的上方,因此所述Y导向轴2可以随着所述安装架16运 动而运动。 另外在所述固定面18上开设有安装孔110,所述伺服电机111与减速器112相连, 所述减速器112安装在法兰113上,所述法兰113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0内, 这里所述伺服电机111通过传动带为齿轮19提供动力,所述减速器112对所述伺服电机 111有减速的功能。 如图5-6所示,所述Υ导向轴2包括Υ轴横梁21、线性导轨23、第一气缸22,所述 Υ轴横梁21盖在所述线性导轨23上,所述第一气缸22设置在所述线性导轨23内。所述Υ 轴横梁21通过所述第一气缸22的在作用在沿着所述线性导轨23在Υ轴方向移动。 如图7-8所示,所述Ζ导向轴3包括第二气缸31、第三气缸32、第四气缸33、固定 板34、第一活动块35和第二活动块36,所述固定板34安装所述Υ导向轴2的末端,所述固 定板34上设置有导轨37。所述第一活动块35通过所述第二气缸31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 板34上,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活动板会沿着所述导轨37上下滑动,即所述 第一活动块35可以随着所述第二气缸31的伸缩发生移动。所述第二活动块36通过第三 气缸32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板35上。在所述第二活动板36上还安装有吸盘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机械手,包括X导向轴、Y导向轴和Z导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Y导向轴安装在所述X导向轴上,所述Z导向轴安装在所述Y导向轴上,所述Z导向轴下端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X导向轴上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伺服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爱明涂达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恒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